当前位置: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内容

自创骚体诗大全(自创骚体诗大全及作者)

2023-03-17 05:20:08云计算1

自创骚体诗大全

【古体诗】

古体诗是古代汉族诗歌体裁。一般又叫古风,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律诗】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律诗是汉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具有重要意义。

【绝句】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一词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就已出现。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诗,不知作者名字,题为“古绝句”。此时的绝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韵的小诗,并不要求平仄和谐。绝的意思是“断绝”,古人用四句一绝的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思想概念。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

【楚辞】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离骚体”。

【歌行体】

歌行是古代汉族诗歌体裁之一,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歌行体。是南朝宋的鲍照所创,鲍照模拟和学习乐府,经过充分地消化吸收和熔铸创造,不仅得其风神气骨,自创格调,而且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

【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

【骈体文】

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古代汉民族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词】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自创骚体诗大全及作者

骚体诗,就是指《离骚》一类的诗。这是因为屈原诸作为韵文,属于诗歌之范畴;况且古人认为屈原距古诗人未远,其作尚有古圣哲遗意,深得诗人之旨,或为变风变雅;而屈原之作《离骚》又是自创新体,即以骚体作“诗”,故称屈原之作为骚体诗。

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字句较长,形式较自由,句尾多带“兮”字。

骚体诗自创举例

柳宗元跟去也根本就不是一个时期的人物好吗

柳宗元(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祖籍河东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北魏侍中济阴公柳庆七世孙,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骚体诗是古体诗吗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1) 字数句数不限,可以是四、五、七言,也可以是杂言;最少可以是两句,如傅玄《杂言》;最多可以达三百多句,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共357句。(2)押韵不严格,可以换韵,可以通押,可以用平声韵,也可以用仄声韵。(3)不讲平仄。(4)不讲对仗。

2近体诗

1,字数和句式:字数分五言,六言,七言。绝句是四句,分古绝和律绝,律诗是八句,八句以上的是长律(排律)。

2,平仄,也就是四声的声调,平为平直(一二声),仄为曲折(三四),合称平仄,句式分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四种。绝句要求严格,律诗相对宽松。

3,对仗,分工对和宽对,就是词语在相同的位置上相互映衬,以增加词语的表现力和韵味的对偶。绝句要求严格,律诗相对宽松。

4,押韵,绝句是二四句和一二四句,必须押韵两种,律诗是绝句韵律的延伸,只是律诗相对来说宽松一些。

3古体诗

古体诗。古体诗也叫古风,从《诗经》的风雅颂到《楚辞》的骚体诗,及先秦两汉的赋体,乐府,民歌等统称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多种形式。古体诗不拘泥于平仄,不强求于押韵,不刻意于对仗,可长则长,可短则短,皆以诗意而为之。

骚体诗创作

新体赋   新体赋,即散体大赋,是汉初由骚体的楚辞演化而来的一种用韵散文。新体赋在内容上主要是对帝王的歌功颂德,劝百而讽一;形式上则改变了楚辞多用虚词、句末多用语气词的句式,进一步散体化,专事铺叙。其根本特征就是以铺张为能事,以适应统一帝国的需要。

骚体赋 是汉赋中的一类,它是从楚辞中发展而成的,形式上属于骚体,所以称为骚体赋。骚体赋的大都是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抒发一种不得帮闲的牢骚,代表作是《吊屈原赋》《鵩鸟赋》如贾谊的《吊屈原赋》、《服鸟赋》,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等。辞赋,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赋,是汉魏六朝时期文学创作的主要形式,故此刘勰把《诠赋》列为文体论的第四篇,全书的第八篇。诠,意为解释,“诠赋”就是对赋这种文体有关创作情况的阐释论述。《文心雕龙·诠赋》曰:「观夫荀结隐语,事数自环,宋发夸谈,实始淫丽。

枚乘《菟园》,举要以会新;相如《上林》,繁类以成艳;贾谊《鵩鸟》,致辨于情理;子渊《洞箫》,穷变于声貌;孟坚《两都》,明绚以雅赡;张衡《二京》,迅发以宏富;子云《甘泉》,构深玮之风;延寿《灵光》,含飞动之势:凡此十家,并辞赋之英杰也。」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说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骚体诗和骚体赋

辞赋和骚体赋是种属关系。

辞赋:古代出现的一种文体,是赋体文学的泛称。盛于汉代,故世称“汉赋”。

辞赋有不同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骚赋、散赋、骈赋、律赋、文赋五种。

骚体赋是汉赋中的一类,它是从楚辞中发展而成的,形式上属于骚体,所以称为骚体赋或骚赋。

因此,辞赋和骚体赋在“赋”这种文体上,是同一种文体,但骚体赋在具体形式上又有别于其他赋体。它们的关系类同于诗歌与古诗。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750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