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工费如何计算(工程赶工费如何计算)
工程赶工费如何计算
冬
季
指建设项目的某些工程,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需在冬季施工,以致引
起需采取的防寒保温设施、人工与机械的工效降低以及技术作业过程的改变等,
所增加的有关费用。
(1)
冬季施工增加费的内容
①因冬季施工所需增加的一切人工、机械与材料的支出。
②施工机具所需修建暖棚
(
包括拆、移
)
,增加油脂及其他保温设备。
③因施工组织设计确定,需增加的一切保温、加温及照明等有关支出。
④与冬季施工有关的其他各项费用,如清除工作地点的冰雪等费用。
(2)
冬季施工增加费的计算期限
以工程所在地区连续
5
年以上的气象资料为依据,按工程类别分别确定如下:
①桥、隧等工程的圬工,从每年第一次连续
5
天出现室外日平均温度在+5℃以
下或日最低温度在-3℃以下的第一天起,至最后一次连续
5
天出现同样温度的
最后一天止。
②路基土方工程,从每年第一次连续
15
天出现室外日平均温度在
0℃以下的第
一天起,至土壤连续冻结的最后一天止。
③其他工程,可参照桥隧工程的期限计算。
(3)
冬季施工增加费计费标准
工程赶工费计算文件
1)人工索赔:停工损失费和工作效率降低的损失费按窝工费计算,窝工费的标准双方应在合同中约定;
2)因窝工引起的设备费索赔:当施工机械属于施工企业自有时,按照机械折旧费计算索赔费用。当施工机械是施工企业从外部租赁时,索赔费用的标准按照设备租赁费计算;
3)工期索赔:如果延误的工作为关键工作,则总延误的时间为批准顺延的工期;如果延误的工作为非关键工作,当该工作由于延误超过时差限制而成为关键工作时,可以批准延误时间与时差的差值;若该工作延误后仍为非关键工作,则不存在工期索赔问题。具体要看承包合同的约定
赶工费的计价依据
赶工费全称赶工措施费,就是因对方要求缩短工期而发生的费用。赶工费用是发包人要求的合同工期原则上不得小于现行国家定额工期的70%。 发包人要求的合同工期在国家定额工期的85%以内的原则上不计算赶工费。小于国家定额工期85%时,在编制施工图预算、招标标底、工程量清单控制价(拦标价)时,按单位工程(人工费+机械费)*4.6%计算。工程结算时,按合同约定计算。
工程项目赶工费
赶工费,是指要因为某种原因,需要加快施工进度,而增加的成本投入。赶工费率,是指要赶工时,增加的成本投入与正常施工时的成本投入的比。赶工措施费是指当发包方要求的工少于合理工期或者工程项目由于自然、质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工期延误,包方为满足发包方的工期要求,通过采相应的技术及组织措施所发生的,应由包方负担的费用,包括为赶工所额外增的人工、材料、机械费、劳务损失、加班班次奖金以及相应的规费和税金等。
工程赶工费计算案例
1、赶工措施费的计算基数为建安造价。
2、住宅工程:按文件规定调整以后的工期提前20%以内(不允许超过20%),则须增加2%~3%的赶工措施费。
3、高层建筑工程:按文件规定调整以后的工期提前25%以内(不允许超过25%),则须增加3%~4%的赶工措施费。
4、一般框架、工业厂房等其它工程:按文件规定调整后的工期提前20%以内(不允许超过20%),则须增加2.5%~3.5%的赶工措施费。 根据以上的规定:绝对可以计算赶工费的。 如果按工期定额需要900天,300天不可能完成啊。
工程赶工费计算公式
计算办法:
1.人工降效按规定工程项目的全部人工费用乘以人工施工降效率;
2.吊装机械降效率费用按规定项目中的“构件运输及安装”分部工程中的全部机械费乘以降效率;
3.其他机械降效费用按规定项目中的全部机械费用(不包括吊装机械)乘以降效率求;
4.超高降效泛指人工降效和机械降效,是指建筑物檐高超过20m时,因操作工人的工效降低,垂直运输距离加高而影响的时间,以及因操作工人降效而影响机械的降效。 人工降效: 因高度增加,工人上下班所用时间增多、高空作业难度增加引起休息时间增多、垂直运输时间增多等因素造成人工作业效率降低。
工程赶工费如何计算工程量
工程量计算的原则
工程量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基础数据,同时也是施工图预算中最繁琐、最细致的工作。而且工程量计算项目是否齐全,结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预算编制的质量和进度。为快速准确的计算工程量,计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熟悉基础资料
2.计算工程量的项目应与现行定额的项目一
3.工程量的计量单位必须与现行定额的计量单位一致
4.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定额规定的计算规则进行计算
5.工程量的计算应采用表格形式
工程量计算的一般方法
为了防止漏项、减少重复计算,在计算工程量时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计算。下面分别介绍土建工程中工程量计算通常采用的几种顺序。
1.按施工顺序计算
2.按定额顺序计算
3.按图纸拟定一个有规律的顺序依次计算
( 1)按顺时针方向计算
( 2)按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计算
( 3)按照图纸上的构、配件编号顺序计算
( 4)根据平面图上的定位轴线编号顺序计算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