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和保函区别(关于信用证和保函的区别)
关于信用证和保函的区别
信用证和保函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五点:
银行付款责任不同
在信用证业务中,开证行承担第一性付款责任;在银行保函业务中,见索即付保函银行承担第一性付款责任,而有条件保函银行则承担第二性付款责任。
适用范围不同
信用证业务一般只适用于货物买卖,而银行保函除适用货物买卖国际工程承包、投标招标、借款贷款等业务。
对单据要求不同
信用证项下货运单据是付款的依据,银行保函项下单据不是付款的依据。
能否融资不同
信用证项下受益人可通过议付取得资金融通,银行保函不能取得资金融通。
与合同关系不同
信用证与合同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契约。
关于信用证和保函的区别和联系
跟单信用证是指凭跟单汇票或仅凭货运单据付款的信用证。这里的货运单据是指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单据,如海运提单、多式联运提单,或证明货物已经发运的单据,如铁路运单、航空运单、邮包收据等。在贸易结算中,大多使用跟单信用证。备用信用证,又称商业票据信用证、担保信用证或保证信用证,是指开证行根据开证人的请求开立的对受益人承诺某项义务的凭证,或者开证行对开证人不履行合同义务予以一般性付款担保的信用凭证。备用信用证实质上就是保函,是在开证人不履约或违反约定时才使用的,因而也称为担保信用证。在一般情况下,备用信用证并不被使用,具有备用性质,这就是常说的“备而不用”。 备用信用证可适用于除货物买卖之外的其他多种交易,如劳务贸易、工程项目承包等,其目的是为了融通资金或保证付款。跟单信用证则不同,它一般只适用于货物买卖,以清偿货款为目的。备用信用证具有保函的性质,只有在开证人未履行合同义务时才能行使信用证规定的权利。跟单信用证不具有保函的性质,即只要受益人履行了信用证规定的条件,开证行必须付款。在备用信用证项下,受益人可凭其出具的汇票或证明开证人违约的证明书,并向开证行索偿债款。跟单信用证项下,受益人向开证行索偿,要以其提交符合信用证规定的货运单据为依据。银行保函和信用证的区别:
1)信用证下银行是第一付款人,而保函是申请人先付,他不付时银行才付。
2)信用证下付款条件是单据相付,保函付款条件则是委托人设立
信用证和保函都是常见的结算方式
信用证结算方式、汇付和托收结算方式、银行保证函、各种结算方式的结合使用
1、信用证结算方式
信用证(letter ofcredit)简称L/C)方式是银行信用介入国际货物买卖价款结算的产物。它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卖双方之间互不信任的矛盾,而且还能使双方在使用信用证结算货款的过程中获得银行资金融通的便利,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之中,以致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主要的结算方式。
信用证是银行作出的有条件的付款承诺,即银行根据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和指示,向受益人开具的有一定金额、并在一定期限内凭规定的单据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或者是银行在规定金额、日期和单据的条件下,愿代开证申请人承购受益人汇票的保证书。属于银行信用,采用的是逆汇法。
2、汇付与银行保函或信用证结合
汇付与银行保函或信用证结合使用的形式常用于成套设备、大型机械和大型交通运输工具(飞机、船舶等)等货款的结算。这类产品,交易金额大,生产周期大,往往要求买方以汇付方式预付部分货款或定金,其余大部分货款则由买方按信用证规定或开加保函分期付款或迟期付款。
此外,还有汇付与托收结合、托收与备用信用证或银行保函结和等形式。我们在开展对外经济贸易业务时,究竟选择那一种结合形式,可酌情而定。
关于信用证和保函的区别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相同之处:都属于银行出具的有效担保凭证。
不同之处:
一、保函有从属性保函和独立性保函之分,备用信用证无此区分。
保函在性质上有从属性保函和独立性保函之分,备用信用证作为信用证的一种形式,并无从属性与独立性之分,它具有信用证的“独立性、自足性、纯粹单据交易”的特点,受益人在该信用证为准,开证行只根据信用证条款与条件来决定是否偿付,而与基础合约并无关。
二、保函和备用信用证适用的法律规范和国际惯例不同。
由于各国对保函的法律规范各不相同的,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个可为各国银行界和贸易界广泛认可的保函国际惯例。独立性保函虽然在国际贸易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但大多数国家对其性质在法律上并未有明确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保函的发展。
关于信用证和保函的区别是什么
1)备用信用证如同保函,往往备而不用的的文件。即受益人一般先向开证申请人要求履行其义务,只有当开证申请人不履行其义务时,该备用信用证才被使用。 而跟单信用证,只要受益人履行了信用证规定的条件,即可想开证行要求付款。
2)备用信用证通常适用于货物以外的多方面的交易,如保证投标人履行其职责,或保证借款人到期付款等。因此使用范围很广。
3)备用信用证一般仅凭受益人所出具的证明开证申请人已经违约的证明书付款; 而跟单信用证一般以符合信用证要求的货物单据作为付款依据。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