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部百科 > 正文内容

用户态和内核态区别(关于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关系)

2023-04-14 10:30:06西部百科1

关于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关系

(1) 系统调用这是用户态进程主动要求切换到内核态的一种方式,用户态进程通过系统调用申请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程序完成工作。而系统调用的机制其核心还是使用了操作系统为用户特别开放的一个中断来实现,例如Linux的int 80h中断。

(2) 异常当CPU在执行运行在用户态下的程序时,发生了某些事先不可知的异常,这时会触发由当前运行进程切换到处理此异常的内核相关程序中,也就转到了内核态,比如缺页异常。

(3) 外围设备的中断当外围设备完成用户请求的操作后,会向CPU发出相应的中断信号,这时CPU会暂停执行下一条即将要执行的指令转而去执行与中断信号对应的处理程序,如果先前执行的指令是用户态下的程序,那么这个转换的过程自然也就发生了由用户态到内核态的切换。比如硬盘读写操作完成,系统会切换到硬盘读写的中断处理程序中执行后续操作等。

这3种方式是系统在运行时由用户态转到内核态的最主要方式,其中系统调用可以认为是用户进程主动发起的,异常和外围设备中断则是被动的。

具体的切换步骤:

① 从当前进程的描述符中提取其内核栈的ss0及esp0信息。

②使用ss0和esp0指向的内核栈将当前进程的cs,eip,eflags,ss,esp信息保存起来,这个过程也完成了由用户栈到内核栈的切换过程,同时保存了被暂停执行的程序的下一条指令。

③ 将先前由中断向量检索得到的中断处理程序的cs,eip信息装入相应的寄存器,开始执行中断处理程序,这时就转到了内核态的程序执行了。

用户态与内核态的交互

内核线程只运行在内核态,不受用户态上下文的拖累。

扩展资料

内核线程与普通进程的异同:

1.跟普通进程一样,内核线程也有优先级和被调度。 当和用户进程拥有相同的static_prio时,内核线程有机会得到更多的cpu资源

2.内核线程的bug直接影响内核,很容易搞死整个系统, 但是用户进程处在内核的管理下,其bug最严重的情况也只会把自己整崩溃

3.内核线程没有自己的地址空间,所以它们的”current->mm”都是空的;

4.内核线程只能在内核空间操作,不能与用户空间交互;

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分界

三个圈层中,地核最厚。

地球内圈可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其中地壳为最薄的一层,地壳平均厚度约17公里。

地幔介于地壳与地核之间,又称中间层。自地壳以下至2900公里深处。

地幔以下大约5100公里处地震横波不能通过称为外核,5100—6371公里是内核。则地核的厚度超过3400公里,是地球内部圈层中最厚的一层。

关于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关系正确的是

在将CPU的执行状态分为用户态和核心态的系统中,应该在核心态下执行的指令依次为system idle processsystem!

关于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关系是什么

在处理器的存储保护中,核心态或者特权态,是操作系统内核所运行的模式。

运行在该模式的代码,可以无限制地对系统存储、外部设备进行访问。就是一二级缓存里存的东西。也就是说当CPU正在运行内核代码时我们就称系统处于内核态,而当CPU正运行...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777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