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和酯反应机理(酯和醛发生缩合反应)
醛和酯反应机理
醛的通式为RCHO,-CHO为醛基。(R-可以不是烃基,但是与-CHO中的C原子直接相连的R-中的原子不能是O原子,否则就是甲酸或酯类)。
醛类的通式是RCHO。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nH2nO。乙醛分子式为C2H4O,结构简式为CH3CHO,官能团是醛基(-CHO)醛基是羰基(-CO-)和一个H原子连接而成的基团。
醛类分子的结构特点是含有醛基。醛类催化加氢还原成醇,易为强氧化剂甚至弱氧化剂所氧化,醛基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醛、酮分子中都含有羰基,均能还原成醇,但醇分子中的羟基在碳链上位置不同。酮分子中不含醛基,不能被银氨溶液和新制的Cu(OH)2氧化,因此,可用此来鉴别醛和酮
酯和醛发生缩合反应
醛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在稀碱的催化作用下,含α-氢原子的醛,可以发生自身的加成作用而生成β-羟基醛,称作羟醛缩合反应
HCHO+H2O==CH2(OH)2
Na与CH2(OH)2反应生成氢气.
碳酸钠不能直接和醛反应,但是在醛溶液中加入碳酸钠以后,溶液中的醛会自身发生反应,碳酸钠本身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原因是碳酸钠能给醛的缩合反应提供一个弱碱性条件,使醛聚合固化,但是碳酸钠本身不会反应。
醛与酯反应机理
酯与醛和醇钠生成内酯。
异丁醛里醛基的α-H在醇钠碱性条件下容易脱去使α-C变成碳负离子,然后对酯的羰基碳进行亲核进攻。进一步跟甲醛和氢氧化钠反应是歧化反应,再跟盐酸作用生成内酯,
醛酯缩合的机理是醛的碳负离子对酯进行亲核取代
醛和酯能相互转化吗
醇氧化变成醛,醛氧化变成酸,酸和醇反应生成酯,醇分子间脱水生成醚
醛与酯的区别
都含有羰基,羰基两侧都连接R基的是酮。一侧连接R基,另一测连接氢原子的是醛。
一侧连接R基,另一测连接羟基的是羧酸原来你问的是它们的转化关系哦,它们的转化关系是这样的,先是醇,醇经过不完全氧化会生成醛,继续氧化会生成羧酸。R-CH2OH + [O] = R-COH + H2OR-COH + [O] = R-COOH醇氧化成醛需要比较弱的氧化剂,因为生成的醛是一个很容易被氧化的物质,甚至在空气中就可以被氧化成羧酸。上述反应中如果醇是这种形式 R-COH-R 则氧化的产物就是酮2R-COH-R' + [O] = 2R-CO-R + H2O酮不会被继续氧化,它很稳定。这个反应可以在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完成。
醛和酯反应机理是什么
首先要看一个过程,有机物转化过程中
醇醛酸酯是一条线转化过来的,所以对应的
醛类物质要通过醇类氧化得到,醇类可以由水和烯烃加成的到所以有如下转化关系:
烯烃+水→醇,醇+氧气→醛
第一步CH2==CH2 + H2O--→ CH3CH2OH(条件:催化剂,加热加压) 乙烯C=C中的一个键断裂,形成两个断键-C-C- 而-C-C-在分别连接H2O形成的H键和羟基就变成了乙醇
第二步2CH3CH2OH+O2--→2CH3CHO+2H20(条件:催化剂,加热) 乙醇中的羟基之间的OH键断裂,CH2之间的其中一个CH键也断裂,C键恰好与O原子结合成C=O双键,而断去的2个H键恰好和氧气形成了水分子
醛和酯反应机理图
酸还原变成醛,再还原变成醇醇初步氧化变成醛酮,在氧化变成酸。酸和醇反应生成酯,醇和醇反应生成醚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