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学习 > 正文内容

如何开启ipv6(如何开启iptables日志记录)

2023-04-18 20:10:15自我学习1

如何开启iptables日志记录

1,修改主机名,并做相关初始化(磁盘,时间,nrpe,snmp等)

2,备份并修改机器列表

3,增加信任关系

4,增加防火墙配置

5,增加cacti监控

6,增加nagios监控

7,时间服务器

8,crontab检查

9,关联关系更新

10,文档更新

11,日志检查,负载检查

12,单点备份及预案

13,搭建好环境测试后,再加相关监控。

14,注意服务器情况

15,早上或者晚上操作数据库或者线上业务 低峰期

16,配置时间服务器

17,确认主从是否同步

18,确认在线人数统计是否能出现

19,检查确认iptables

20,任何步骤都需要先备份

21,确认日志正常滚动,无错误日志

22,确认supervisor正常

23,确认进程全部起来

24,确认无遗漏机器

25,数据库操作早上来做,下午高峰不建议操作

26,确认运营邮件开服变化。并做相关修正

27,日志备份,日志切割脚本修改

28,修改wiki上机器列表,及文档

29,系统服务开启检查

30,网卡 路由检查

31,磁盘检查

32,一个虚拟机上的offset不要配置成有相同的

iptables

本帖最后由 jack_xuwei 于 2012-02-07 11:00 编辑

iptables -A INPUT -p tcp -s 113.10.1.44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dport 80 -i 119.10.4.15 -j ACCEPT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s 113.10.1.44 -d 119.10.4.15 -p tcp --dport 80 -j DNAT --to 192.168.1.100:80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s 113.10.1.44 -d 192.168.1.100 -p tcp --dport 80 -j SNAT --to lan_ip

iptables -A FORWARD -o eth0 -d 192.168.1.100 -p tcp --dport 80 -j ACCEPT

iptables -A FORWARD -i eth0 -s 192.168.1.100 -p tcp --sport 80 -j ACCEPT

iptables destination

是因为只有虚拟机上装的TOMCAT,端口是8080能PING通,但是用telnet IP 端口就不通,在虚拟机上用netstat -pan|grep 8080查看是监听状态,在虚拟机中该端口是可以访问的

root用户查看端口的防火墙是这样的

[root@localhost ~]# service iptables status

Table: filter

Chain INPUT (policy ACCEPT)

num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1 tcp -- 0.0.0.0/0 0.0.0.0/0 tcp dpt:8080

2 tcp -- 0.0.0.0/0 0.0.0.0/0 tcp dpt:8080

3 tcp -- 0.0.0.0/0 0.0.0.0/0 tcp dpt:8080

4 tcp -- 0.0.0.0/0 0.0.0.0/0 tcp dpt:8080

在虚拟机上telnet自己的9000端口可以通

在主机上可以ping通虚拟机

能telnet虚拟机的22端口

这个就是目前通不了的9000端口,其实是有一部分能通,一部分通不了,像22,8088能通,80,8080,9000这些通不了 。

上一下端口netstat环境

iptables在哪个目录

1、查看哪些端口被打开netstat -anp。

2、关闭端口号:iptables -AINPUT -ptcp --drop 端口号-jDROP,iptables -AOUTPUT -ptcp --dport

端口号-jDROP。

3、打开端口号:iptables -AINPUT -ptcp --dport 端口号-jACCEPT。

4、以下是linux打开端口命令的使用方法。nc -lp22&(打开22端口,即telnet),netstat -an| grep 22 (查看是否打开22端口)。

5、linux打开端口命令每一个打开的端口。

关闭端口号:iptables -AINPUT -ptcp --drop 端口号-jDROP,iptables -AOUTPUT -ptcp --dport

端口号-jDROP。

扩展资料:

liunx常见端口详细说明 :

1、端口:7

服务:Echo

说明:能看到许多人搜索Fraggle放大器时,发送到X.X.X.0和X.X.X.255的信息。

2、端口:21

服务:FTP

说明:FTP服务器所开放的端口,用于上传、下载。最常见的攻击者用于寻找打开anonymous的FTP服务器的方法。这些服务器带有可读写的目录。木马Doly Trojan、Fore、Invisible FTP、WebEx、WinCrash和Blade Runner所开放的端口。

3、端口:22

服务:Ssh

说明:PcAnywhere建立的TCP和这一端口的连接可能是为了寻找ssh。这一服务有许多弱点,如果配置成特定的模式,许多使用RSAREF库的版本就会有不少的漏洞

存在。

4、端口:23

服务:Telnet

说明:远程登录,入侵者在搜索远程登录UNIX的服务。大多数情况下扫描这一端口是为了找到机器运行的操作系统。还有使用其他技术,入侵者也会找到密码。木马Tiny Telnet Server就开放这个端口。

5、端口:25

服务:SMTP

说明:SMTP服务器所开放的端口,用于发送邮件。入侵者寻找SMTP服务器是为了传递他们的SPAM。入侵者的帐户被关闭,他们需要连接到高带宽的E-MAIL服务器上,将简单的信息传递到不同的地址。木马Antigen、Email Password Sender、Haebu Coceda、Shtrilitz Stealth、WinPC、WinSpy都开放这个端口。

6、端口:53

服务:Domain Name Server(DNS)

说明:DNS服务器所开放的端口,入侵者可能是试图进行区域传递(TCP),欺骗DNS(UDP)或隐藏其他的通信。因此防火墙常常过滤或记录此端口。

7、端口:80

服务:HTTP

说明:用于网页浏览。木马Executor开放此端口。

8、端口:102

服务:Message transfer agent(MTA)-X.400 over TCP/IP

说明:消息传输代理。

9、端口:110

服务:pop3

说明: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服务器开放此端口,用于接收邮件,客户端访问服务器端的邮件服务。POP3服务有许多公认的弱点。关于用户名和密码交换缓冲区溢出的弱点至少有20个,这意味着入侵者可以在真正登陆前进入系统。成功登陆后还有其他缓冲区溢出错误。

10、端口:137、138、139

服务:NETBIOS Name Service

说明:其中137、138是UDP端口,当通过网上邻居传输文件时用这个端口。而139端口:通过这个端口进入的连接试图获得NetBIOS/SMB服务。这个协议被用于windows文件和打印机共享和SAMBA。还有WINS Regisrtation也用它。

11、端口:143

服务:Interim Mail Access Protocol v2

说明:和POP3的安全问题一样,许多IMAP服务器存在有缓冲区溢出漏洞。

记住:一种LINUX蠕虫(admv0rm)会通过这个端口繁殖,因此许多这个端口的扫描来自不知情的已经被感染的用户。当REDHAT在他们的LINUX发布版本中默认允许IMAP后,这些漏洞变的很流行。这一端口还被用于IMAP2,但并不流行。

12、端口:161

服务:SNMP

说明:SNMP允许远程管理设备。所有配置和运行信息的储存在数据库中,通过SNMP可获得这些信息。许多管理员的错误配置将被暴露在Internet。Cackers将试图使用默认的密码public、private访问系统。他们可能会试验所有可能的组合。

SNMP包可能会被错误的指向用户的网络。

13、端口:389

服务:LDAP、ILS

说明:轻型目录访问协议和NetMeeting Internet Locator Server共用这一端口 。

14、端口:443

服务:Https

说明:网页浏览端口,能提供加密和通过安全端口传输的另一种HTTP。

15、端口:993

服务:IMAP

说明:SSL(Secure Sockets layer)

16、端口:1433

服务:SQL

说明:Microsoft的SQL服务开放的端口。

17、端口:1503

服务:NetMeeting T.120

说明:NetMeeting T.120

18、端口:1720

服务:NetMeeting

说明:NetMeeting H.233 call Setup。

19、端口:1731

服务:NetMeeting Audio Call Control

说明:NetMeeting音频调用控制。

20、端口:3389

服务:超级终端

说明:WINDOWS 2000终端开放此端口。

21、端口:4000

服务:QQ客户端

说明:腾讯QQ客户端开放此端口。

22、端口:5631

服务:pcAnywere

说明:有时会看到很多这个端口的扫描,这依赖于用户所在的位置。当用户打开pcAnywere时,它会自动扫描局域网C类网以寻找可能的代理(这里的代理是指agent而不是proxy)。入侵者也会寻找开放这种服务的计算机。所以应该查看这种扫描的源地址。一些搜寻pcAnywere的扫描包常含端口22的UDP数据包。

23、端口:6970

服务:RealAudio

说明:RealAudio客户将从服务器的6970-7170的UDP端口接收音频数据流。这是由TCP-7070端口外向控制连接设置的。

24、端口:7323

服务:[NULL]

说明:Sygate服务器端。

25、端口:8000

服务:OICQ

说明:腾讯QQ服务器端开放此端口。

26、端口:8010

服务:Wingate

说明:Wingate代理开放此端口。

27、端口:8080

服务:代理端口

说明:WWW代理开放此端口。

iptables log

实现两个Mysql数据库之间同步同步原理:

MySQL 为了实现replication 必须打开bin-log 项,也是打开二进制的MySQL 日志记录选项。MySQL 的bin log 二

进制日志,可以记录所有影响到数据库表中存储记录内容的sql 操作,如insert / update / delete 操作,而不记录

select 这样的操作。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二进制日志把某一时间段内丢失的数据可以恢复到数据库中(如果二进制日

志中记录的日志项,包涵数据库表中所有数据,那么, 就可以恢复本地数据库的全部数据了)。 而这个二进制日志,

如果用作远程数据库恢复,那就是replication 了。这就是使用replication 而不用sync 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要设

置bin-log = 这个选项的原因。

在同步过程中,最重要的同步参照物,就是同步使用那一个二进制日志文件,从那一条记录开始同步。下面就介绍

下怎样实现两个Mysql数据库之间的主从同步。

一、 概述

MySQL从3.23.15版本以后提供数据库复制(replication)功能,利用该功能可以实现两个数据库同步、主从模式、

互相备份模式的功能。本文档主要阐述了如何在linux系统中利用mysql的replication进行双机热备的配置。

二、 环境

操作系统:Linux 2.6.23.1-42.fc8 # SMP(不安装XEN)

Mysql版本:5.0.45-4.fc8

设备环境:PC(或者虚拟机)两台

三、 配置

数据库同步复制功能的设置都在MySQL的配置文件中体现,MySQL的配置文件(一般是

my.cnf

):在本环境下

为/etc/my.cnf。

3.1 设置环境:

IP的设置:

A主机 IP:10.10.0.119

Mask:255.255.0.0

B主机 IP:10.10.8.112

Mask:255.255.0.0

在IP设置完成以后,需要确定两主机的防火墙确实已经关闭。可以使用命令service iptables status查看防火墙状态

。如果防火墙状态为仍在运行。使用service iptables stop来停用防火墙。如果想启动关闭防火墙,可以使用setup命

令来禁用或定制。

最终以两台主机可以相互ping通为佳。

3.2 配置A主(master) B从(slave)模式

3.2.1 配置A 为master

1、增加一个用户同步使用的帐号:

GRANT FILE ON *.* TO ‘backup’@'10.10.8.112' IDENTIFIED BY ‘1234’;

GRANT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backup’@'10.10.8.112' IDENTIFIED BY ‘1234’;

赋予10.10.8.112也就是Slave机器有File权限,只赋予Slave机器有File权限还不行,还要给它REPLICATION SLAVE的权

限才可以。

2、增加一个数据库作为同步数据库:

create databbse test;

3、创建一个表结构:

create table mytest (username varchar(20),password varchar(20));

4、修改配置文件:

修改A的/etc/

my.cnf

文件,在

my.cnf

配置项中加入下面配置:

server-id = 1 #Server标识

log-bin

binlog-do-db=test #指定需要日志的数据库

5、重起数据库服务:

service mysqld restart

查看server-id:

show variable like ‘server_id’;

实例: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server_id';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server_id | 1 |

+---------------+-------+

1 row in set (0.00 sec)

6、用show master status/G命令看日志情况。

正常为:

mysql> show master status/G

*************************** 1. row ***************************

File: mysqld-bin.000002

positiion: 198

Binlog_Do_DB: test,test

Binlog_Ignore_DB:

1 row in set (0.08 sec)

3.2.2 配置B 为slave

1、增加一个数据库作为同步数据库:

create databbse test;

2、创建一个表结构:

create table mytest (username varchar(20),password varchar(20));

3、修改配置文件:

修改B的/etc/

my.cnf

文件,在

my.cnf

配置项中加入下面配置:

server-id=2

master-host=10.10. 0.119

master-user=backup #同步用户帐号

master-password=1234

master-port=3306

master-connect-retry=60 #预设重试间隔60秒

replicate-do-db=test #告诉slave只做backup数据库的更新

5、重起数据库服务:

service mysqld restart

查看server-id:

show variables like ‘server_id’;

实例: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server_id';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server_id | 2 |

+---------------+-------+

1 row in set (0.00 sec)

6、用show slave status/G命令看日志情况。

正常为:

mysql> show slave status/G

*************************** 1. row ***************************

Slave_IO_State: Waiting for master to send event

Master_Host: 10.10.0.119

Master_User: backup

Master_Port: 3306

Connect_Retry: 60

Master_Log_File: mysqld-bin.000001

Read_Master_Log_Pos: 98

Relay_Log_File: mysqld-relay-bin.000003

Relay_Log_Pos: 236

Relay_Master_Log_File: mysqld-bin.000001

Slave_IO_Running: Yes

Slave_SQL_Running: Yes

Replicate_Do_DB: test,test

Replicate_Ignore_DB:

Replicate_Do_Table:

Replicate_Ignore_Table:

Replicate_Wild_Do_Table:

Replicate_Wild_Ignore_Table:

Last_Errno: 0

Last_Error:

Skip_Counter: 0

Exec_Master_Log_Pos: 98

Relay_Log_Space: 236

Until_Condition: None

Until_Log_File:

Until_Log_Pos: 0

Master_SSL_Allowed: No

Master_SSL_CA_File:

Master_SSL_CA_Path:

Master_SSL_Cert:

Master_SSL_Cipher:

Master_SSL_Key:

Seconds_Behind_Master: 0

1 row in set (0.01 sec)

3.2.3 验证配置

分别使用insert, delete , update在A主机进行增删改查数据库;查看B主机的数据库是否与A主机一致;若一致,则配

置成功。

3.3双机互备模式

如果在A主机加入slave设置,在B主机加入master设置,则可以做B->A的同步。

1、在A主机的配置文件中 mysqld配置项加入以下设置:

master-host=10.10.8.112

master-user=backup

master-password=1234

replicate-do-db=test

master-connect-retry=10

2、在B的配置文件中 mysqld配置项加入以下设置:

log-bin

binlog-do-db=test

注意:当有错误产生时,*

.err

日志文件同步的线程退出,当纠正错误后,要让同步机制进行工作,运行slave

start。

重起A、B机器,则可以实现双向的热备份。

总之,成功完成以上配置后,在主服务器A的test库里添加数据或删除数据,在从服务器B的test库里马上也能

看到相应的变更。两台服务器的同步操作可以说是瞬间完成的。

iptables永久生效

xshell连接不上虚拟机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如下,

1、关闭本地防火墙

2、关闭linux系统的防火墙

  临时关闭: service iptables stop

  永久关闭:chkconfig iptables off (重启后生效)

3、检查虚拟机的服务是否开启(全部开启就完了)

4、网络适配器可以选择NET模式,也可以选择自定义,虚拟机和本地连通就好

5、检查ssh服务是否启动

iptables怎么看

ifconfig –a 。 在 CentOS 7 minimal 系统中,可以用 “ip addr”、“ip link”查看网络连接及其状态,使用“ip –s link”还可以查看统计信息。如果还是想使用 ifconfig 的话就需要自己安装了。 先得知ifconfig 指令是哪个软件包提供的,yum provides ifconfig 或者,yum whatprovides ifconfig 可以查询到对应的软件包为 net-tools,安装它,yum install net-tools 安装好了就可以用 ifconfig –a 查看网络状态。   当然这样的方法也适用于查询其它想用但是又找不到对应指令的安装软件包的情况。   将 Linode VPS 也部署成 CentOS 7 了,才发现 Linode 上的 CentOS 7 已经定制过,包含了常用的但是在 7 版中已经废弃的指令,如 ifconfig、netstat、iptables等。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784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