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正文内容

卸载水平杆(水平杆拆除规范)

2023-04-19 14:42:11教程1

水平杆拆除规范

螺旋杆桩头拆除方法:

1、测量放线

水准测量,放出实际的桩顶标高,统一用红漆标识。

2、无齿锯环切

用无齿锯绕桩头环向一周切割,深度3-4cm,用风镐沿桩头自上至下凿出V型槽剥离混凝土,环切时不得损伤主筋。

3、剥出桩头钢筋

采用风镐沿桩头自上至下将钢筋主筋剥离。

4、切断桩头

当全部钢筋凿出后,在桩顶标高以上3cm处水平环向间距20cm采用风钻钻出断桩孔,使用钢钎打入各个断桩孔中,来回反复敲击钢钎,使混凝土在环形断桩孔处断开。

5、吊离桩头

对已断开的桩头钻出吊装孔,插入钢钎,用起重设备将已断裂脱离的桩头吊出,起重设备应垂直起降,不能左右晃动避免桩头倾到将桩基主筋压成死弯。

6、桩头清理

桩头清理采用人工凿除多余混个凝土并清顶,桩顶形成中心略高、周边略低的断面,确保桩顶面平整、密实。

水平杆高度多少

1、全框架:是最常用的一款镜架类型,特点是牢固、易于定型,可遮掩一部分的镜片厚度。

2、尼龙丝架:用一条很细的尼龙丝作部分框缘,镜片经特殊磨制将其下缘磨平,下缘中有一条窄沟,使尼龙丝嵌入沟中,形成无底框的式样,因而重量很轻,给人以轻巧别致之感,也较为牢固。

3、无框架:这类镜架没有镜圈,只有金属鼻梁和金属镜脚,镜片与鼻梁和镜脚是直接由螺丝紧固连接,一般要在镜片上打孔。无框架比普通镜架更加轻巧、别致,但强度稍差。

4、组合架:前框处有两组镜片,其中一组可上翻,通常为户内户外两用。

5、折叠架:镜架可以折成四折或六折,多为阅读镜。

6、半框镜架:半框架是用一条很细的尼龙丝作部分框缘,特点是重量轻,给人以轻巧别致之感,也较为牢固。

7、眉毛架:眉毛架与半框镜架类似,上半框只有一条类似眉毛的圈丝,用一条很细的尼龙丝作下部分框缘,款式比较时尚。

规格尺寸

眼镜架的规格尺寸是由镜框、鼻梁和镜腿三部分组成。每部分的规格尺寸又分单数和双数两种。

镜框尺寸单数为33~59mm,双数为34~60mm

鼻梁尺寸单数为13~21mm,双数为14~22mm

镜腿尺寸单数为125~155mm,双数为126~156mm

眼镜架规格尺寸的表示方法

眼镜架规格尺寸的表示方法均采用方框法和基准线法两种形式。

1、方框法

方框法是指在镜框内缘(亦可用镜片的外形来表示)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最外缘处分别作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切线,由水平和垂直切线所围成的方框,称为方框法。左右眼镜片在水平方向的最大尺寸为镜框尺寸,左右眼镜片边缘之间最短的距离为鼻梁尺寸。

眼镜架的规格尺寸通常均表示在镜腿的内侧。标有“□”记号时表示采用方框法。如56□14-140表示采用方框法,镜框尺寸56mm,鼻梁尺寸14mm,镜腿长度140mm。我国大部分镜架采用方框法来表示。

2、基准线法

基准线法是指在镜框内缘(即左右眼镜片外形)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做水平切线,取其垂直方向上的等分线为中心点再做水平切线的平行连线(即通过左右眼镜片几何中心的连线)作为基准线,上述方法也是基准线的测量方法。

进口镜架或一些高档镜架多采用基准线法来表示。也标记在镜腿的内侧,标有“-”记号时表示采用基准线法,如56-16-135,表示。镜框尺寸56mm,鼻梁尺寸16mm,镜腿长度135。

水平杆连接要求

一、外脚手架搭设尺寸是多少?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外脚手架应随结构上升而加高,保持在工作面1.20m以上,随外排架的升高在脚手架外侧挂设满铺安全网,并拉结牢固,安全网搭接不小于100mm。

二、外脚手架搭设规范有哪些?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尺寸符合下表时,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计算,但对脚手架进行的计算必须符合脚手架规范的有关规定,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2、当搭设高度在25-50m时应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从构造上进行加强,如纵向剪刀撑必须连续设置,增加横向剪刀撑以及在多风地区对搭设高度超过40m的脚手架。

3、当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可采用双立杆加强或采用分段卸荷,或采用分段搭设,将各段脚手架载传给由建筑物伸出的悬挑梁、架承担,并经设计计算。

三、脚手架工作条件的特点有哪些?

1、所受荷载变异性较大;

2、扣件连接节点属于半刚性,且节点刚性大小与扣件质量、安装质量有关,节点性能存在较大变异;

3、脚手架结构、构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杆件的初弯曲、锈蚀,搭设尺寸误差、受荷偏心等均较大;

4、与墙的连接点,对脚手架的约束性变异较大。对以上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积累和统计资料,不具备独立进行概率分析的条件,故对结构抗力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其值系通过与以往采用的安全系数进行校准确定。因此,本规范采用的设计方法在实质上是属于半概率、半经验的。脚手架满足本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是设计计算的基本条件。

四、脚手架搭设如何验收?

脚手架搭设和组装完毕后,应经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应逐层、逐流水段内主管工长、架子班组长和专职安全技术人员一起组织验收,并填写验收单。验收要求如下:

1、脚手架的基础处理、作法、埋置深度必须正确可靠。

2、架子的布置、立杆、大小横杆间距应符合要求。

3、架子的搭设和组装,包括工具架和起重点的选择应符合要求。

4、连墙点或与结构固定部分要安全可靠;剪刀撑、斜撑应符合要求。

5、脚手架的安全防护、安全保险装置要有效;扣件和绑扎拧紧程度应符合规定。

6、脚手架的起重机具、钢丝绳、吊杆的安装等要安全可靠,脚手板的铺设应符合规定。

水平杆设置规范

为避免高空坠落,以下楼层和部位需设置水平挑网:

4#、8#、11#楼的标准三层,1#、2#、3#楼的标准二层顶需设置6米宽水平安全网在搭设6米宽水平挑网之后的每隔四层需设置3米宽水平安全网。

3、安全挑网的具体设置:

1、3米宽水平安全网的设置:将一根6米长的钢管一端固定在楼层上(可利用连墙件或钢管顶撑在顶板上加固或用旋转扣件固定在外架立杆上),另一端向外上平挑(外挑安全网与外架或在建工程垂直面成60度夹角),每隔3米设置一根平挑钢管,然后将平挑钢管的挑出部位用通长水平杆进行连接,最后在该区域满铺密目安全网。

6米宽水平安全网的设置:用6米长的钢管及扣件制成正方形边框、在边框区域内满铺密目安全网。端头横杆→挑出杆(同时挑出5~7根)→扣件连接→钢丝绳与端头拉接→绑大眼网→绑密目网→沿墙横杆→扣件连接→钢丝绳与上部穿墙孔拉接,水平兜网应沿建筑物周圈交圈封闭,建筑物大角处另设6X6的平网与两侧平网固定。大眼网、密目网用绑绳与架管绑扎牢靠,绑扎点间距≤200mm。

2、安全挑网需铺设两层安全网。上面铺设一层阻燃型密目式安全网,下面铺设一层阻燃型大眼网。在安全网的下面不准存放构件或其它材料设备,保证人员落入安全网后有效缓冲高度,安全网接口处必须连接严密。

3、在安全挑网端设置6×19 Φ14.3钢丝绳进行卸荷,每间隔3米设置一道钢丝绳连接至建筑物上部,钢丝绳必须张紧受力。

4、φ16圆钢锚环或穿钢管,间距3000㎜,用于固定钢丝绳。

5、搭设期间架子工必须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否则禁止施工作业。

水平杆搭接规范

挡土墙钢筋接头位置规定:挡土墙内皮水平和竖向钢筋接头位置设在支座处,挡土墙外皮水平和竖向钢筋接头设在跨中1/3范围内。钢筋设计时,受力筋一般是放在里侧(例如箍筋在外围,受力纵筋在里侧)。由于挡土墙主要承受外土的侧向压力,所以水平筋才是主要受力筋,因此水平筋是放在纵筋的里侧。而剪力墙主要承受剪切力,因此纵筋才是主要受力筋,它的水平筋是放在外侧的。

水平杆拆除时间

塔吊一般是在房面施工完后拆除,在建筑施工中,塔吊由于具备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在多层、高层施工中不可或缺,从地基与基础、主体施工、装饰装修、房面分部完后拆除。

水平杆拆除规范要求

1)、模板拆除要求

1)、模板的拆除措施应经技术主管部门或负责人批准。

2)、对不承重模板的拆除应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对承重模板的拆除要有同条件养护试块的试压报告,≤8m的梁板结构,强度要≧75%方可拆模;>8m的梁板和悬臂结构,强度要达到100%方可拆模。

3)、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宜在施加预应力前拆除,底模应在施加预应力后拆除。设计有规定时,应按规定执行。

4)、拆模的顺序和方法应按模板的设计规定进行。当设计无规定时,可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扔,应按指定地点堆放。

 5)、已拆除了模板的结构,若在未达到设计强度以前,需在结构上加置施工荷载时,应另行核算,强度不足时,应加设临时支撑。

(2)、支架立柱拆除

1)、当拆除4~8m跨度的梁下立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对称地分别向两端拆除。拆除时,严禁采用连梁底板向旁侧一片拉倒的拆除方法。

2)、当立柱的水平拉杆超出2层时,应首先拆除2层以上的拉杆。当拆除最后一道水平拉杆时,应和拆除立柱同时进行。 

(3)、普通模板拆除

1)、柱模拆除应分别采用分散拆和分片拆两种方法。其分散拆除的顺序应为:拆除拉杆或斜撑、自上而下拆除柱箍或横楞、拆除竖楞,自上而下拆除配件及模板、运走分类堆放、清理、拔钉、钢模维修、刷防锈油或脱模剂、入库备用。

2)、分片拆除的顺序应为:拆除全部支撑系统、自上而下拆除柱箍及横楞、拆掉柱角U型卡、分二片或四片拆除模板、原地清理、刷防锈油或脱模剂、分片运至新支模地点备用。

3)、拆除墙模顺序应为:拆除斜撑或斜拉杆、自上而下拆除外楞及对拉螺栓、分层自上而下拆除木楞或钢楞及零配件和模板、运走分类堆放、拔钉清理或清理检修后刷防锈油或脱模剂、入库备用。

(4)、爬升模板拆除

1)、 拆除爬模应有拆除方案,且应由技术负责人签署意见,拆除前应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后,方可实施。

2)、拆除时应设专人指挥,严禁交叉作业。拆除顺序应为:悬挂脚手架和模板、爬升设备、爬升支架。

(5)、飞模拆除

1)、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75%时,方准脱模。

2)、飞模拆除必须有专人统一指挥,飞模尾部应绑安全绳,安全绳的另一端应套在坚固的建筑结构上,且在推运时应徐徐放松。

(6)、隧道模拆除

1)、拆除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

2)、拆除导墙模板应在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1.0N/mm2后,方准拆模。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786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