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低压区别(高压低压区别地理)
高压低压区别地理
因为低气压空气是往上升的,而往上升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温度高,高气压空气是往下的,冷空气比较沉,至于为什么,就像是烧开水一样,水蒸气呼呼往上升。也就气温低,故气流下沉,而形成高压,气温高,气流上升,而形成低压。不是形成高压后才气温降低的。
低压和高压地理
亚欧大陆上的高压中心主要就两个:冬季是亚洲高压,也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夏季是亚洲低压,也叫印度低压。阿留申低压位于太平洋上,当亚欧大陆上出现亚洲高压时,太平洋上盛行阿留申低压,大西洋上是冰岛低压。亚速尔高压位于大西洋上,夏季时基本上跟印度低压以及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同时出现。
高压低压区别在哪
答:
1,定义不同。按规定:1000V及以下为低压。高于1000V为高压。
2,电气设备制造标准不同。低压电气设备制造按照有关低压标准制造。高压电气设备按照有关高压标准制造。
高压与低压的分界线
低压电这个概念是相对而言的,低压电和高压电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根据实际情况划分。
由国家电力公司下发在电力系统中执行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规定:对地电压在1KV以下时称为“低压”,对地电压在1KV及以上时称为“高压”。
对电厂发电和供电来讲,以6000V~7000V左右为界,以上的为高压电,以下的为低压电。
在工业上:电压为380V或以上的称之为高压电。 习惯上所说220/380V是低压,高于这个电压都是高压,以前电业规程中规定高于250V电压就是高压 ,250V或以下的均为低电压,虽然新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已经出台,但很多地方执行的还是以前的标准。
高压和低压的区间
按照电力行业标准DL408-1991《电力安全工作规范(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规定:
低压:指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及250V以下。
高压:指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以上。
电压的适用范围:
220kV及其以上电压为输电电压,用来完成电能的远距离输送。110kV及以下电压,一般为配电电压,完成对电能进行降压处理并按一定的方式分配至电能用户。
35~110kV配电网为高压配电网;10~35kV配电网为中压配电网;1kV以下为低压配电网。3kV、6kV、10kV是工矿企业高压电气设备的供电电压。
工矿企业用户的供配电电压有高压和低压两种,高压供电通常指6~10kV及以上的电压等级。中、小型企业通常采用6~10kV的电压等级,当6kV用电设备的总容量较大,选用6kV就比较经济合理;大型工厂宜采用35~110kV电压等级,以节约电能和投资。
高压与低压
目前我国常用的电压等级:220V、380V、6kV、10kV、35kV、110kv、220KV、330KV、500kV。
电力系统一般是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所、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构成。通常将35kV及35kV以上的电压线路称为送电线路。10kV及其以下的电压线路称为配电线路。将额定1kV以上电压称为“高电压”,额定电压在1kV以下电压称为“低电压”。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