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学习 > 正文内容

投档与录取区别(投档和录取)

2023-05-04 10:24:05自我学习1

投档和录取

  高考志愿拟录取和已投档的区别是录取信息单位不同。高考志愿录取过程是由省招办和参与录取的高校组成。  1.高考志愿拟录取。是来自录取院校的录取信息,“拟”是打算录取的意思,录取工作正在进行中,院校打算录取的信息,还未经省招办的正式审查批准,故称“拟录取”。  2.已投档。是来自省招办的投档信息。即省高招办将符合本批次录取的考生档案,按专业志愿投向符合录取线的高校,就是“已投档”。  3.录取进程中的规律是:先由省招办按录取批次进行投档,凡是符合本批次投档线的考生志愿,被投向对应的高校,即显示:已投档(来自招办的信息)。  高校接到志愿、分数档案后,进行专业分数水平筛选,淘汰0.1或0.2后,剩下就是拟录取对象,也就是学校打算录取的对象,但还必须上报省招办审批、备案,审批通过后,再通知学校正式录取。故省招办审批、备案期间,学校打算录取的对象,显示的就是“拟录取”或“预录取”(来自院校的信息)。所以,“拟录取”就是来自学校的意见。

投档和录取时间差

因为同一批次,填报志愿的学校提档时间不同,所以录取时间也不同,先提档先录取,根据高校的提档时间,如有的高校提档比较快,录取的也比较快,一般提前批次和一批次录取的都比较快,个人觉得可能录取的人比较少的原因,一般上午提档下午就可以看到录取结果。

投档和录取是什么意思

投档线是学校设定的最低投档标准,也就是说这个分数线对于这所大学而言只是一个合格学生的招生标准,不是达到这条线就一定能够录取的。

录取线是指在该年度的招生里,该学校该专业所录取的学生的最低分数,一般来说,这条线会比学校投档线稍微高一些。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投档和录取原则

回答。高考提档原则和录取规则。

高考提档的规则是。按照所有考生的高考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确定考生的位次。高考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按语文数学总成绩、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等级考试选考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等级考试选考科目单科次高成绩顺序排序,成绩高者位次在前。考生总成绩、语文数学总成绩及各单科成绩均相同时为同分同位次

高考领取的规则则遵循同分考生投档规则和考生的位次规则。领取规则想遵循位次规则,若位次规则不能判断出应录取哪一位考生,那么再通过同分考生投档规则按照所有考生的高考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确定考生的位次。高考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按语文数学总成绩、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等级考试选考科目单科最高成绩、进行录取。

投档和录取之间隔多久

     3天。投档后,到预录取一般不会超过3天。显示预录取后,只要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就基本可以看作被录取。从预录取直到可从网上查出录取结果需要时间较长,但考生不用着急。不过每个地区和每个学校投档后录取时间都不一样的,如果等候的时间太长,可以所在地区的招生办或者招生院校。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13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