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东数西算 > 正文内容

saas数据库物理隔离(数据库特性,隔离级别,事务是怎么实现的)

2023-05-08 11:00:06东数西算1

数据库特性,隔离级别,事务是怎么实现的

Read Uncommitted(读取未提交内容)

在该隔离级别,所有事务都可以看到其他未提交事务的执行结果。本隔离级别很少用于实际应用,因为它的性能也不比其他级别好多少。读取未提交的数据,也被称之为脏读(Dirty Read)。

Read Committed(读取提交内容)

这是大多数数据库系统的默认隔离级别(但不是MySQL默认的)。它满足了隔离的简单定义:一个事务只能看见已经提交事务所做的改变。这种隔离级别 也支持所谓的不可重复读(Nonrepeatable Read),因为同一事务的其他实例在该实例处理其间可能会有新的commit,所以同一select可能返回不同结果。

Repeatable Read(可重读)

这是MySQL的默认事务隔离级别,它确保同一事务的多个实例在并发读取数据时,会看到同样的数据行。不过理论上,这会导致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幻读 (Phantom Read)。简单的说,幻读指当用户读取某一范围的数据行时,另一个事务又在该范围内插入了新行,当用户再读取该范围的数据行时,会发现有新的“幻影” 行。InnoDB和Falcon存储引擎通过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机制解决了该问题。

Serializable(可串行化)

这是最高的隔离级别,它通过强制事务排序,使之不可能相互冲突,从而解决幻读问题。简言之,它是在每个读的数据行上加上共享锁。在这个级别,可能导致大量的超时现象和锁竞争。

数据库特性和隔离级别

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在信息系统的不同层次保护数据库,防止未授权的数据访问,避免数据的泄漏、不合法的修改或对数据的破坏。

安全性问题不是数据库系统所独有的,它来自各个方面,其中既有数据库本身的安全机制如用户认证、存取权限、视图隔离、跟踪与审查、数据加密、数据完整性控制、数据访问的并发控制、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等方面,也涉及到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操作系统、组件、Web服务、客户端应用程序、网络浏览器等。

数据库的完整性的基本含义是指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其主要目的是防止错误的数据进入数据库。正确性是指数据的合法性,例如数值型数据只能含有数字而不能含有字母。有效性是指数据是否属于所定义域的有效范围。相容性是指表示同一事实的两个数据应当一致,不一致即是不相容。

数据库事务特性和隔离级别

四大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

1.原子性是指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事务中的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2.一致性是指事务必须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换到另外一个一致性状态。

3.事务的隔离性是多个用户并发访问数据库时,数据库为每一个用户开启的事务,不能被其他事务的操作数据所干扰,多个并发事务之间要相互隔离。

4.持久性是指一个事务一旦被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是永久性的,接下来即使数据库发生故障也不应该对其有任何影响。

数据库隔离级别和事务

InnerDB是一个事务型的存储引擎,主要是目的是大数据时提供高性能的数据服务,在运行时在内存当中建立缓冲池,用来缓冲数据和索引。

InnerDB的特点:

1、支持事务处理、ACID事务特性

2、实现了SQL标准的四种隔离级别

3、支持行级锁和外键约束

4、可以利用事务日志进行数据恢复

5、不支持FullText类型的索引,没有保存数据库行数,计算count(*)需要全局扫描

6、支持自动增加列属性auto_increment

7、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InnerDB是为了处理大量数据时的最大性能设计,其CPU效率可能是其他基于磁盘的关系型数据库所不能匹敌的。

数据库事务 隔离性

1. Oracle三大规范分别是:ACID规范、CAP原则和BASE理论。2. ACID规范指的是数据库的事务应该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CAP原则指的是在分布式系统中,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区容错性无法同时满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BASE理论是对CAP原则的补充,指的是基本可用、柔性状态和最终一致性。3. 在实际的应用中,Oracle数据库需要遵循这些规范,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在分布式系统中进行权衡,选择最适合的策略来保证系统的可用性和性能。

数据库事务的四种隔离级别

密接人员分3类。

人群分类标准:密接、次密接、一般接触者。

密切接触者,是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4天开始,或者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4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密接的密接(次密),是指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病例发病前4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4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间内,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第一次接触)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一般接触者,是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乘坐飞机、火车和轮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以及共同暴露于商场、农贸(集贸)市场、公交车站、地铁内等公共场所的人员,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

数据库的四种隔离级别和解决的问题

mysql 的隔离就是指,SQL标准定义了四种隔离级别,用来限定事务内外的哪些改变是可见的,哪些是不可见的。

譬如,读取未提交的数据【Read Uncommitted】 在该隔离级别,所有的事务都可以看到其他事务没有提交的执行结果。

还有,读取提交的内容【Read Committed】 该隔离级别是大多数数据库的默认的隔离级别(不是 MySQL 默认的)。它满足了隔离的简单定义:一个事务只能看到其他的已经提交的事务所做的改变。这种隔离级别也支持不可重复读,即同一个 select 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等等

数据库的事务的隔离级别

数据幻读是指当计算机的事务不是独立执行时发生的一种现象。

事务A读取与搜索条件相匹配的若干行。事务B以插入或删除行等方式来修改事务A的结果集,然后再提交。

数据幻读是指当事务不是独立执行时发生的一种现象,例如第一个事务对一个表中的数据进行了修改,比如这种修改涉及到表中的“全部数据行”。

同时,第二个事务也修改这个表中的数据,这种修改是向表中插入“一行新数据”。

那么,以后就会发生操作第一个事务的用户发现表中还存在没有修改的数据行,就好象发生了幻觉一样。

一般解决幻读的方法是增加范围锁RangeS,锁定检索范围为只读,这样就避免了幻读。

在数据库定义的四种隔离级别中,最高隔离级别SERIALIZABLE_READ可以保证不出现幻读的问题。

针对当前读, RR隔离级别保证对读取到的记录加锁 (记录锁),同时保证对读取的范围加锁,新的满足查询条件的记录不能够插入 (间隙锁),不存在幻读现象。

数据库事务的隔离级别有哪些

第一步:就地隔离

当你独处时:立即戴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找一个相对独立、通风良好的房间或移步空旷无人区域。

如果正在单位或其他公共场所:立即戴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移步空旷通风处,在与他人无接触的情况下,告知现场工作人员相关情况,配合工作人员处置。

如果正在乘坐公交车、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立即戴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告知车上工作人员(如乘务员、司机等),等候下一步处置。

第二步:立即报告

如实向当地街道社区或疾控部门报告相关情况。

如果你和家人密切接触过,通知家人做好个人防护。

告知工作单位,说明相关情况。

第三步:耐心等待

等待街道社区或疾控部门核实。如确为密切接触者,疾控部门会安排车辆转运至指定集中隔离点。

第四步:配合流调

条件允许情况下,将手机充满电,如果判定为“密接”,流调过程会十分细致充分,防止流调半途手机断电延误“次密”追踪。

回忆行程、与人会面情况以及防护情况,以缩短流调过程,为进一步疫情防控赢得宝贵时间。

当然,成为“密接”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感染,如果您把佩戴口罩、社交距离、个人卫生这“防疫三件套”一件不落地穿起,相信更可能是虚惊一场。最后,长沙市疾控专家提醒,只有人人负起责、个个都警惕,才能让“新冠病毒”无所遁形!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23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