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学习 > 正文内容

账是什么意思(贻是什么意思)

2023-05-18 21:00:15自我学习1

贻是什么意思

一、贻的汉字释义:1. 赠给。  2. 遗留,留下:~害。~误(使受到坏的影响)。~训。~笑大方(让内行见笑)。三、汉字结构:左右结构四、部首:贝五、相关词组:贻害、贻愆、贻谋、餽贻、贻燕扩展资料:一、汉字笔画:竖、横折、撇、点、撇折、点、竖、横折、横二、词语释义:1、贻害留下祸害。2、贻愆见“ 贻諐 ”。3、贻谋指父祖对子孙的训诲。4、餽贻馈赠。 餽,通“ 馈 ”。5、贻燕谓使子孙安逸。旧时商店自称价钱公道,不多赚钱。

贻误是什么意思

问题中的“勿务”在汉语词汇中没有这个说法,正确的应该是写作“勿误”。

“勿误”这个词的意思是:不要耽误,不能耽误。其中“勿”是“不、不要、不能”的意思,“误”是“耽误、贻误”的意思。

“勿误”这个词语在使用中,一般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叮咛、叮嘱。平辈或晚辈不能用“勿误”,而应用“拜托关照、拜托放在心上”等等。

美人之贻是什么意思

此句出自《诗经·邶风·静女》,全文如下: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最后两句的译文是: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谊。

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的贻是什么意思

原文   有富人出猎,偶得二狼子,归而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主人乃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环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佯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主人悟,遂杀之而取其革。曰:“狼子野心,诚不谬也!”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译文    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豢养,也和狗相安(无事)。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驯服。竟然(就)忘了它是狼。一天白天躺在客厅里,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再次就枕准备睡觉,狗又像前面一样(吼叫),(他)便假睡来等着(观察情况)。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没有察觉,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就杀(狼)取它们的皮。这事(是)堂侄虞敦说的。狼子野心,(是)真实(而)没有诬蔑(它们)啊!那凶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深深地隐藏罢了。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背地里却心怀不轨,更不是只有凶恶罢了。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字词解释   杂畜:混在一起喂养   畜:饲养   稍:渐渐地   驯:顺从,驯服   为狼:是狼   作:发出   伺:等到   未觉:没有醒   逸:逃走   阳:表面上   阴:背地里   不测:险恶难测的居心   颇:很   厅事:大厅,厅堂   偶:偶然   杂:掺杂   安:安逸   昼:白天   寐:睡觉   乃:于是   信:确实   遁:逃跑   周:四周   伪:假装   啮:咬   革:皮   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有“隐藏”之意   就枕:(头)搁在枕头上   环视:向四周看   贻:遗留   觉:察觉。  将:准备   自贻患:招致祸患延误自身。  俟:等候   寐:睡   归:返回   再:又   悟:明白

贻笑大方是什么意思

【成语】: 贻笑大方【拼音】: yí xiào dà fāng【解释】: 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出处】: 《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近义词】:见笑大方、遗笑大方。【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自谦。【英文】: give an expert cause for langhter.

不知贻阿谁的贻是什么意思

贻;拿、给的意思,即羹饭做好了不知道该给谁吃

选自郭茂倩《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

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

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

贻亲羞的贻是什么意思

弟子规1,圣人训2。首孝悌3,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4。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5。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6,须敬听。父母责7,须顺承8。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9,昏则定10。

出必告,反必面11。居有常12,业无变13。

事虽小,勿擅为14。苟擅为15,子道亏16。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17,力为具18。亲所恶,谨为去19。

身有伤,贻亲忧20。德有伤,贻亲羞21。

亲爱我,孝何难22。亲憎我,孝方贤23。

亲有过24,谏使更。怡吾色25,柔吾声26。

谏不入27,悦复谏。号泣随28,挞无怨29。

亲有疾30,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31,常悲咽32。居处变33,酒肉绝34。

丧尽礼35,祭尽诚。事死者36,如事生。

出则悌

兄道友37,弟道恭38。兄弟睦39,孝在中40。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41。

或饮食,或坐走42。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43,即代叫44。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45。对尊长,勿见能46。

路遇长,疾趋揖47。长无言,退恭立48。

骑下马49,乘下车50。过犹待51,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52。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53,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54,如事父。事诸兄55,如事兄。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56,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57。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58,致污秽59。

衣贵洁,不贵华60。上循分61,下称家62。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63。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64,勿跛倚65。勿箕踞66,勿摇髀67。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68。

执虚器69,如执盈70。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71。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傥不问72,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73,奚可焉74。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75,勿佞巧76。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77,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78,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79,重且舒80。勿急疾,勿模糊。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81。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82,以渐跻83。

见人恶,即内省84。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85。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86。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87,渐相亲。

无心非88,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89。

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90,地同载91。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92。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93。

勿谄富,勿骄贫94。勿厌故,勿喜新。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95。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待婢仆,身贵端96。虽贵端,慈而宽。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亲仁

同是人,类不齐97,流俗众98,仁者希99。

果仁者100,人多畏101,言不讳102,色不媚。

能亲仁103,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104。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105,百事坏106。

余力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107。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108。就人问,求确义。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109。有缺坏,就补之。

非圣书110,屏勿视111。蔽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112。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001.弟子:旧时对学生或年纪小的人称谓。

002.圣人:指孔子。

003.弟:同“悌”,尊敬、顺从兄长。

004.文:文献、典籍。

005.勿:不要,不。

006.教:教育,教诲。

007.责:责备、责骂。

008.顺承:顺从地接受。

009.省(xǐng):问安,请安。

010.定:服从父母安定地入睡。

011.反:同“返”,返家,返回。

012.常:固定不变,保持常规。

013.变:变化,改变。

014.擅为:擅自做主,盲目行动。

015苟:如果,若是。

016.子道:为人子女之道。

017.亲:父母。好:喜好,爱好。

018.力:尽力,努力。具:置办,准备

019.谨:认真、严肃、恭敬的态度。去:去掉、除去。

020.贻:遗留,此处引申为带给。

021.羞:羞耻、耻辱。

022.何难:有什么困难,不难。

023.方:才。

024.过:过错,过失。

025.怡:和悦。

026.柔:柔和,温和。

027.入:听取,采纳。

028.随:紧接着,跟随。

029.挞:鞭打。

030.疾:疾病。

031.丧:跟死人有关的事情。这里指守丧。

032.悲咽:因悲哀伤心而哭泣。

033.居处变:举丧期间,子女的日常生活起居应当有所变化、简化,以示孝道,如夫妻分居、禁食酒肉等。

034.绝:杜绝,戒除。

035.丧:丧事。礼:礼节。

036.事:对待,侍候。

037.友:友爱。

038.恭:恭敬。

039.睦:和睦。

040.在中:体现其中。

041.忿:愤怒,怨恨。泯(mǐn):泯灭,消失。

042.坐:坐,坐下。走:行走,走路。

043.呼:呼喊,呼唤。

044.代叫:就代为呼唤。

045.呼名:直呼姓名。

046.见(xiàn)能:炫耀自已的才能,见,同“现”。

047.疾趋:快步走上前。揖(yī):作揖,古时的一种拱手礼。

048.恭:恭敬。

049.骑:骑在马上。

050.乘(chéng):乘坐在车中。

051.过:长辈走过去。犹:还,还要。待:等待。这里指在原地稍等片刻。

052.乃:才能。

053.趋:走快。

054.诸父:伯父,叔父。

055.诸兄:堂兄堂弟。

056.盥(guàn):洗脸,洗手。

057.辄:立即。

058.顿:放置。

059.秽:弄脏。

060.华:美观。

061.分:名分,职分。

062.称:和家里的身分相称。

063.则:规定,一定的数量。

064.阙:门槛。

065.跛:偏。

066.箕踞:两腿叉开蹲着或坐着。

067.髀(bì):大腿。

068.棱:物体的棱角。

069.虚:空。

070.盈:满。装满东西。

071.扬:高,扩大。

072.傥:通“倘”,假若。

073.诈:欺骗。妄:胡言乱语。

074.奚:何,怎么。

075.惟:只有,只要。是,恰当,无误。

076.佞:会说动听的话。

077.市井:无赖。

078.的:鲜明,明白。

079.道字:说话吐字。

080.舒:流畅。

081.不关己,莫闲管:出自《孔子家语》:“无多事,多事多患。”

082.纵:虽然。

083.跻:登,上升。

084.省: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085.戚:忧患,悲哀。

086.友:友直,友量,有诚信。

087.直谅士:正直诚实的知识分子。

088.非:用作动词,做坏事。

089.辜:罪,罪过。

090.覆:遮盖。

091.载:承担。

092.言大:夸大其词,吹嘘。

093.訾:诋毁,怨恨。

094.勿谄富,勿骄贫:出自《礼记坊记》:小人贫斯约,富斯骄,约斯盗,骄斯乱。

095.已:停止。

096.端:直,正。

097.类:类别。

098.流俗:品行一般的普通人。

099.仁:指品德高尚的人。

100.果:果真。

101.畏:敬畏。

102.讳:隐瞒。

103.亲仁:亲近仁者。

104.过:错误。

105.小人:人格低下,品行不好的人。进:进入。

106.坏:损害。

107.信:的确,确实。

108.札记:分条记录,作为参考的文字。

109.卷:卷轶,书本。束:捆绑。齐:整齐

110.圣书:指儒家经书。

111.屏:除去,放弃。

112.驯:渐进,逐渐。致:达到。

贻以金钗的贻字是什么意思

意思: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这句话选自沈括的《梦溪笔谈》里的一篇《梵天寺木塔》.

原文: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贻羞是什么意思

〔暂编注解〕「贻羞之子」:叫父母感到羞辱的子女。

【箴十5】「夏天聚敛的,是智慧之子;收割时沉睡的,是贻羞之子。」 〔吕振中译〕「夏天收聚的、是明智的人;收割时还沉睡的、是贻羞的人。」 〔暂编注解〕「贻羞之子」:叫父母感到羞辱的子女。沉睡(radam)。懒惰的儿子在任何时候都是耻辱。而在收获时偷懒,则是不可原谅的,会使父亲和儿子都受人藐视。在危险时睡觉更加可悲,尤其是在属灵的事务上。当醒来发现得救的机会已经错过,人就会说出最伤心的话:“麦秋已过,夏令已完,我们还未得救。”(耶8:20)

以贻其后之居斯者的贻是什么意思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美人之贻的贻是什么意思

为文言文中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做出判断。

出自《邶风·静女》“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意思是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匪:同“非”,不是。

女:通“汝”,指荑。初生的白茅草。象征婚媾。

贻:赠与。如《诗·邶风·静女》“贻我彤管。”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49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