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云南(什么是云南省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
什么是云南省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
2020年 云南省全省9州市通高铁
成昆铁路:连接四川省会成都和云南省会昆明的成昆铁路,自成都经彭山、眉山、夹江、峨眉山、峨边、甘洛、喜德、西昌、德昌、米易、攀枝花、元谋、禄丰、安宁扺达昆明。全长1100km。
除了广通北站到昆明站区已完成复线电气化外,其他区段正在进行复线改造,整体改造工程将于2020年完工。成昆铁路复线全线建成后,成都至攀枝花5小时可达,至昆明8小时可达。
贵昆铁路:自贵州省贵阳至云南省昆明市,是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于1958年8月开工, 1966年3月建成,1970年12月交付运营。全长639千米。现为八横八纵的沪昆通道的一部分。是贯通滇、黔两省的主要铁路干线。 贵昆铁路自贵州省贵阳向西南,经安顺、六盘水、宣威、沾益、曲靖到云南省昆明,全长643公里。
沪昆高铁:又名沪昆客运专线,是一条连接上海市和云南省昆明市的东西向铁路干线。沪昆铁路起点为上海南站,终点为昆明站,全长2633公里。
沪昆铁路由沪杭铁路、浙赣铁路、湘黔铁路、贵昆铁路四条铁路组合而成。全线经过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五省一市,是西南地区前往上海市的重要通道,也是全国铁路干线之一。
南昆铁路:于1990年12月正式开工,1997年3月全线铺通,1997年12月开通运营。为国家I级电气化铁路干线,是我国规划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广昆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通西南与华南的重要铁路通道,也是西南地区出海的'黄金走廊'。
在建铁路
大瑞铁路:大瑞铁路设计时速140公里每小时。起于大理站,止于瑞丽站,向西经漾濞、永平、保山(腾冲)、施甸、龙陵、芒市至中缅边境口岸瑞丽,是泛亚铁路西线中缅国际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瑞铁路从2008年6月开始分三个阶段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22年建成,届时由大理去往瑞丽车程将由现在的公路七八个小时缩短至三个小时左右。
滇藏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西部路网的重要项目,是滇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攀枝花至大理铁路:定位为客货兼顾的国家干线铁路、国际铁路运输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渝昆铁路:全长700公里,共18个站,渝昆高铁将在“十三五”期间动工建设。简称渝昆高铁,是京昆高速铁路的南部路段,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干线,与规划中的郑渝高速铁路共同构成西南与中原、华北、东北地区的快速铁路大通道。
玉溪至磨憨铁路:作为中老国际铁路中国境内部分,玉磨铁路起于云南省玉溪,途径普洱、景洪,止于磨憨口岸。国内段预计将于2021年通车,届时昆明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仅需3小时左右。全线建成以后,昆明至老挝万象有望实现夕发朝至。
大普铁路:大普铁路即大理至临沧至普洱铁路,分为大临铁路(大理至临沧段)和临普铁路(临沧至普洱段)大理至临沧铁路,是云南省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云南与周边国家实现互联互通的重要项目。
广大铁路:广大铁路既有线是一条合资铁路东起成昆铁路云南段广通北站,向西经云南省楚雄市、南华县、姚安县、祥云县、弥渡县至大理市下关,全长213公里,其中楚雄州境内104公里。是泛亚铁路西线和滇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的三四线城市有哪些
近日,有网友建言:“太平新区人口日益增加,希望考虑地铁线路规划,提升便民服务。”对此,昆明市交通运输局进行了回复,其中提到:《昆明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第三轮)》已获市人民政府批复,根据规划方案安宁市太平片区规划有轨道交通R3线进行线网覆盖。详情可登录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官网查看。
云南省三线一单公告
根据2020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云南省的城市等级划分如下:一线城市:无二线城市:昆明市三线城市:曲靖市、玉溪市、保山市、昭通市、丽江市、普洱市、临沧市、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四线城市及以下:全省其余市县因为根据国家标准,城市等级的划分主要考虑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等级对应着不同的城市规模和发展水平。
云南三线建设有哪些
大三线建设是中国国家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是三线建设的主要部分,建设内容是建立以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为主体,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的中国国家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三线建设的主要部分燃料动力和农业、轻工业在内的国家战略后方基地
云南三线厂
三线地区指: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7个省区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等省区的腹地部分,共涉及13个省区。
三线是指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
若从行政区划上看的话。
一线地区: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新疆、西藏。
三线地区: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7个省区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等省区的腹地部分,共涉及13个省区。
介于一、三线地区之间的地区,就是二线地区。
云南省三线一单管控分布图
上世纪60年代,苏联机械化部队在北方边境囤积,进入国境就是东北平原,一马平川的地型机械化部队横竖行驶全凭司机的心情,此时又跟苏联矛盾巨深,万一苏联的机械化部队攻入我国极有可能被横扫。东北又是老工业基地,全国大部分的重工业都在东北,为避免遭受军事打击,国家领导决定将东北的工业往内地转移,于是就有后来轰轰烈烈的的三线建设。
云南曲靖,远离北方,远离海岸,山高林密,地形复杂,符合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指示。三线建设时期在曲靖马龙县境内建设有大大小小十几家三线厂,云水、东光、高峰等兵工厂就在其境内。云南煤矿机械厂就在曲靖市马龙区王家镇鸡头村,始建于1969年,技术支援均来源于东北,建厂之初还有大量的东北人来指导工作。
云南三条线
1,景洪至勐海高速公路项目(景洪至勐海县城段)。线路全长约54.14公里(景洪市境内27.7公里、勐海县境内26.44公里),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5.5米。项目估算总投资1000033.35万元。
2,宣威至富源高速公路项目。线路全长约58.402公里(宣威市境内21公里、沾益区境内23.621公里、富源县境内13.781公里),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5.5米。项目估算总投资1072754.14万元。
3,云龙至永平高速公路项目。线路全长87.665公里(云龙县境内58.66公里,永平县境内29.005公里),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5.5米。项目估算总投资1847629.37万元。
2020年云南三线城市有哪些
云南省,简称云或者滇,云南省下辖8个地市,8个自治州,分别是昆明、曲靖、玉溪、昭通、保山、丽江、普洱、临沧、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那么根据2020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来看,云南省下辖市州排名情况如何呢?
一线城市:暂无
二线城市:昆明
三线城市:暂无
四线城市:曲靖、红河、大理
五线城市:丽江、西双版纳、保山、昭通、玉溪、德宏、楚雄、文山、普洱、临沧、怒江、迪庆
什么是云南省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
在1964年至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投入了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多的2052.68亿元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1
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根据中国各地区战略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一、二、三线。一线是沿海和边疆的省市区;二线是介于一、三线地区的省市区;三线包括京广线以西、甘肃省的乌鞘岭以东和山西省雁门关以南、贵州南岭以北的广大地区,具体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青海省和陕西省的全部,山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和豫西、鄂西、湘西、冀西、桂西北、粤北等地区。
三线建设包括大三线和小三线建设。大三线建设是中国国家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是三线建设的主要部分,建设内容是建立以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为主体,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的中国国家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三线建设的主要部分燃料动力和农业、轻工业在内的国家战略后方基地。小三线建设是指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战略后方地区建立以迫击炮、火箭筒、无坐力炮、步枪、机枪、冲锋枪及其弹药和地雷、手榴弹等轻武器生产厂为主,包括为武器配套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信等在内的地区后方基地。主要为满足地区自卫战中地方部队和民兵作战需要,也为野战部队提供武器弹药。
1979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按照“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原则,对三线地区国防工业进行调整。三线建设历经3个五年计划时期,涵盖13个省、自治区,共投入2,050余亿元资金,几百万人力,安排了数千个建设项目,初步改变了中国内地基础工业薄弱,交通落后,资源开发水平低下的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到20世纪70年代末,共形成固定资产原值1,400亿元,约占当时全国的1/3。
云南3线城市有哪些
日前,第三方机构公布了全国338个地级市以上城市的排名。昆明一如既往处于二线城市,不同的是排名比去年前进了三位,位列全国二线城市第五名,排在了厦门、福州、无锡以及合肥的后面。
回忆云南的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是六、七十年代面临当时的国际形势而展开的建设。
当时我们与两大超级大国关系是,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局势紧张。面对这样的国际局势国家将一批国防项目,特别是尖端项目以靠山,分散,隐蔽的方式在全国展开,共计建立了一千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
这一建设主要是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的战略布局与决策,最大的意义和作用是使我国有了安全的战略后方,也客观上造成了我囯第一次对西部的大开发。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