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学习 > 正文内容

柳体和欧体区别(柳体和欧体的区别到底有哪些?)

2023-05-24 22:54:06自我学习1

柳体和欧体的区别到底有哪些?

欧体和柳体区别:典型欧体的点,是钝角三角形;柳体的点则是个类似梯形的四边形,上半部有角有棱。典型的欧体横画,起笔大约45°倾斜;柳体的起笔几乎是直的,像刀切的一样90°。欧体的钩是含蓄带臊、欲出还羞的感觉;柳体的钩比较奔放,形成一个锐利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柳体和欧体的区别到底有哪些字体

分别是,欧阳修,颜真卿,柳公权

柳体书法与欧体书法区别

欧体,柳体的不同,不但体现的字体风格上,从点画形态,字体结构 用笔技巧,都有不同。

首先点画形态。欧体的点画不外乎永字八法。从现代笔画来说,有横竖撇捺点折钩以及相关的组合。差不多两种字体都完全不同。点,柳体方多方笔,像一个铁锤形,刚健有力。

欧体多三角形,较为含蓄。横画,区别也相当大,柳体横画起笔都是逆锋起笔,而欧体多数是顺锋起笔稍加提按形成。有的是甚至是侧锋,如左尖横。欧体的横画可以有一个扁担承重式的弧形,特别是长横,而柳体则完全是钢铁式的硬,不然为何叫颜筋柳骨呢。颜体则表现为骨肉相合的意思。这一点欧颜相同。

撇画两者差不多。捺笔二者差别很大,柳体起笔较粗,而欧体强调轻入,轻重变化更大。收笔出锋二者形态迥异。

折笔方面,欧体方折稍大,特别是宝盖头二者形态完全不同。同时折笔欧体强调方折锋利,转折处如刀切一般。

钩,两者相差相当大,欧体之钩较小,含蓄呈三角形,而柳体的钩,锋芒毕露,有一种杀气。点画方面就是从横竖撇捺点折钩再说。

再从字体的结构上来说,两者比较大致如下不同。

一是凡是两竖并列时,柳和颜体是向内弧形,而欧体是很多是向外的弧形。这就是所谓的内 和外拓的笔法。

二是欧体字相对于柳体字取长形,字的上部半部分向右上斜势较大,就是所谓的抗肩。

三是字的大小方面,实际上字与字之间的距离比颜体要大,跟柳体差不大。但是写的时候很容易写得越来越小。

再从书写的笔法上来说。实际上欧体更讲究笔画的细节,个人觉得相对于柳体颜体字来说,较为难写。因此书写速度也是最慢的。运笔时因不像柳体逆锋起笔,因而练好后,较能控制笔锋,从而很好的过渡到行书草书。

概括来说,运笔速度更慢,对笔锋的运行细节更为讲究,更显功力。个人学柳颜很快,可是学欧的时候,却觉得很难,就是因为笔画讲究细节,而结构与柳颜迥异,二者很难全得。但是练好之后,又特别耐看,而吸引更多的人来练。

总的来说,柳体适宜作为入门字体,比较好学习字的结构,然而并不能很好的转入对行书草书的学习。从柳公权的行书的水平就可以看出来。而欧体是一脉相承,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影响深远,对学习各种书体都有很好的承接作用。如何选择这两种书体,一目了然。

柳体和欧体的区别图示

典型欧体的点,是钝角三角形;柳体的点则是个类似梯形的四边形,上半部有角有棱。典型的欧体横画,起笔大约45°倾斜;柳体的起笔几乎是直的,像刀切的一样90°。欧体的钩是含蓄带臊、欲出还羞的感觉;柳体的钩比较奔放,形成一个锐利的等腰直角...

柳体与欧体区别

欧体精巧,结构险峻,笔画瘦硬,铁画银钩,用笔讲究。

颜体粗重,结构庄严,笔画浑厚,用笔比较随意,适合写大字柳体出自欧颜二家,笔画瘦硬如弓,有弹性。

从结字来讲,欧体是背式,颜柳为向式,比如两个竖笔的构成,欧体中间靠的近一些,颜柳两端近一些。欧体出自二王,结合了北魏的一些笔法。颜柳不是二王体系。具体的话自己找他们的代表作看看就知道了。

欧阳询《九成宫碑》,颜真卿《颜勤礼碑》,柳公权《神策军碑》

柳体与欧体字体特点

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

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

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气势,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柳公权书法以楷书最著名,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上追魏、晋,下及初唐诸家笔法,又受到颜真卿的影响,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创造了自己的柳派。其遒劲的书体,可以与颜书的雄浑宽裕相媲美,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称誉。

柳体与欧体哪个好

好看不好看,因各人看法不同而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二者都是书法大家之创。

典型欧体的点,是钝角三角形;柳体的点则是个类似梯形的四边形,上半部有角有棱。典型的欧体横画,起笔大约45°倾斜;柳体的起笔几乎是直的,像刀切的一样90°。欧体的钩是含蓄带臊、欲出还羞的感觉;柳体的钩比较奔放,形成一个锐利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欧体竖的起笔是45°斜入;柳体竖的起笔是个菱形,像是个鸟嘴。

柳体与欧体

      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

      颜体:是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的一种字体,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的。

      欧体:始祖欧阳询以楷书和行书著称。为书法史上第一大楷书家,其字体被称为“欧体”,与颜(真卿)体,柳(公权)体,赵(孟頫)体并驾齐驱。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

      2、笔画和结构不同:

      颜体: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

      欧体: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

      3、特点不同:

      颜体:颜体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欧体: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重轻,凝思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均,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被正。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枯形,复不可肥,肥即质浊。

      4、传承和发展不同:

      颜体:主要得到了张旭的指导,上承王羲之的传统,又习初唐四家特点,兼收南北朝书法新鲜营养。学习时有选择,有取舍。

      欧体: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

      5、地位不同:

      颜体: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颜鲁公书法既以卓越的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其从小以黄土帚扫墙习字的颜氏苗裔,几乎在一开始就站到一个高耸的书学起点上。又以数十年工力百般锤炼、充实,使得“颜体”形神兼具。而其晚年出神入化的境界。

      欧体:欧阳询从小学写字,写碑的时候已经70多岁,那就是已经所谓的达到了人书俱老的境界,已经达到了想写不好都不可能的化境。唐代碑刻《九成宫醴泉铭》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

      6、代表作不同:

      颜体:颜真卿其中年作品以《多宝塔碑》等为其代表作,个人风格尚未形成,结体谨严,清丽俊秀,老年作品首推《颜勤礼碑》为其代表作,此时外拓开张,刚劲雄强的个人风格已然形成,晚年作品则以《麻姑山仙坛记》等为代表,用笔结体多古拙之趣。

      欧体:欧阳询的代表作则是《九成宫醴泉铭》公元632年镌立于麟游(今属陕西)。魏徵撰文,欧阳询正书。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

柳体和欧体的区别到底有哪些呢

欧体,欧早期生活在北方,和其父的朋友生活在一起,书法具有北方奇险风格,入隋唐后学二王或南方书风,风格雅致,整体来评判欧体中宫收紧,以奇险胜,瘦硬为主!

颜体以肥硕气势磅礴为主,内松外紧,与欧体结体方式相反,柳体学习了颜体的结构点画,往更加精致的方向发展,结构外松内紧!颜筋柳骨的说法即是二者的风格上不同点!

以时间顺序来看,初唐欧,中唐颜,晚唐柳,分别表达了不同时期的书者对应时代的状况!书法的风格是个人性情的体现,评判差异高低没有任何意义!

柳体和欧体哪个更好看

都是楷书四大家之一,都经过漫长历史的检验,都是最顶级的楷书,难言高下或谁的更好看。

柳体和欧体的不同之处

欧体柳体的不同,不但体现的字体风格上,从点画形态,字体结构 用笔技巧,都有不同,下面分别论述。

  首先点画形态。楷体的点画不外乎永字八法。从现代笔画来说,有横竖撇捺点折钩以及相关的组合。差不多两种字体都完全不同。

  点,柳体方多方笔,像一个铁锤形,刚健有力。欧体多三角形,较为含蓄。(而颜体则多水滴形)。横画,区别也相当大,柳体横画起笔都是逆锋起笔,而欧体多数是顺锋起笔稍加提按形成。有的是甚至是侧锋,如左尖横。欧体的横画可以有一个扁担承重式的弧形,特别是长横,而柳体则完全是钢铁式的硬,不然为何叫颜筋柳骨呢。颜体则表现为骨肉相合的意思。这一点欧颜相同。撇画两者差不多。捺笔二者差别很大,柳体起笔较粗,而欧体强调轻入,轻重变化更大。收笔出锋二者形态迥异。折笔方面,欧体方折稍大,特别是宝盖头二者形态完全不同。同时折笔欧体强调方折锋利,转折处如刀切一般。钩,两者相差相当大,欧体之钩较小,含蓄呈三角形,而柳体的钩,锋芒毕露,有一种杀气。点画方面就是从横竖撇捺点折钩再说。

  再从字体的结构上来说,两者比较大致如下不同。一是凡是两竖并列时,柳和颜体是向内弧形,而欧体是很多是向外的弧形。这就是所谓的内 和外拓的笔法。二是欧体字相对于柳体字取长形,字的上部半部分向右上斜势较大,就是所谓的抗肩。三是字的大小方面,实际上字与字之间的距离比颜体要大,跟柳体差不大。但是写的时候很容易写得越来越小。个人创设了一种田字菱形格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再从书写的笔法上来说。

  实际上欧体更讲究笔画的细节,个人觉得相对于柳体颜体字来说,较为难写。因此书写速度也是最慢的。运笔时因不像柳体逆锋起笔,因而练好后,较能控制笔锋,从而很好的过渡到行书草书。概括来说,运笔速度更慢,对笔锋的运行细节更为讲究,更显功力。个人学柳颜很快,可是学欧的时候,却觉得很难,就是因为笔画讲究细节,而结构与柳颜迥异,二者很难全得。但是练好之后,又特别耐看,而吸引更多的人来练。

  总的来说,柳体适宜作为入门字体,比较好学习字的结构,然而并不能很好的转入对行书草书的学习。从柳公权的行书的水平就可以看出来。而欧体是一脉相承,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影响深远,对学习各种书体都有很好的承接作用。如何选择这两种书体,一目了然。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60742.html

返回列表

上一篇:如何卖花有新意(卖花如何能销售出去)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