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部百科 > 正文内容

什么是混凝土(什么是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2023-06-01 15:22:05西部百科1

什么是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关于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你理解的对吗?

 

对于钢筋的保护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给出的准确定义为:混凝土保护层,是指结构构件中钢筋外边缘至构件表面范围用于保护钢筋的混凝土,简称保护层。

保护层是混凝土结构非常重要的构造规定之一,对保证钢筋的锚固能力和结构的耐久性起着重要作用。明白了这两点,就很容易理解保护层的规定了。

保护层厚度正是从钢筋锚固和结构耐久性这两方面出发,规定了两个需要同时满足的核心要求:

一是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

二是最外层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

第一点:规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单筋的公称直径或并筋的等效直径)的要求,是为了保证握裹层混凝土对受力钢筋的锚固。这一点很容易理解。

第二点:规定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起至构件表面的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要求,是从混凝土碳化、钢筋锈蚀等角度考虑的,是为了保证结构的耐久性。这一点的要求是,不论钢筋怎样排布,最外层钢筋的外边缘需满足规定的最小保护层厚度。

下面以柱筋保护层为例上图说明:

柱筋排布1

什么是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板中分布钢筋的作用?

根据2010年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保护层厚度不再是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而是“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表:注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

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而且由于设计中是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作用的,过大的保护层厚度还必然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因此,2010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2.1条,规定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一般设计中是采用最小值的。拓展回答:保护层厚度:指的是混凝土上面那层小部分垫层的距离程度。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从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公称直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对后张法预应力筋,为套管或孔道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

什么是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其作用是什么?

保护性厚度:

1、混泥土保护层厚度类型:

(1)、基础中钢筋保护层:无垫层40mm;有垫层70mm。

(2)、预应力钢筋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

(3)、受弯构件钢筋端头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10mm。

(4)、梁、柱中的箍筋、构造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

(5)、板、墙、壳中分布钢筋保护层可按基本保护层数值减少10mm,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10mm。

2、混凝土保护层是用于保护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混凝土结构构件中最外层钢筋(箍筋、构造筋、分布钢筋等)的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结构构件中最外层钢筋(构造钢筋、分布钢筋等)的外缘。

什么是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它有什么作用

钢筋保护层和混凝土保护层的区关系。

钢筋保护层是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混凝土保护层是用于保护钢筋的。

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结构构件中最外层钢筋(构造钢筋、分布钢筋等)的外缘 计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简称保护层。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混凝土结构构件中最外层钢筋(箍筋、构造筋、分布钢筋等)的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钢筋保护层是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在耐久性设计中,如无特殊标明,这一保护层应为最外侧钢筋的保护层,通常情况下应为箍筋或外侧分布筋而不是主筋。

什么是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简述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

是指受力主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距离。

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构件所处的环境分成三大类,五小类,按不同的情况钢筋的保护层和钢筋的型号是不一样的,具体看03G101-1中33页规定。

什么是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作用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

1.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从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 (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 公称直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

2.不再是受力纵筋表面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新规范的修改使得保护层厚度有所增加对后张法预应力筋,为套管或孔道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3.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

什么是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什么要规定

答案是一般的保层厚度都在两道三公分左右。两道三公分的保护层,厚度的要求是在屋面防水。而在地下室防水后做保护层,要到五公分的豆石混凝土。这样才能保证防水层不会被破坏

什么是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根据2010年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保护层厚度不再是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而是“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而且由于设计中是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作用的,过大的保护层厚度还必然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因此,2010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2.1条,规定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一般设计中是采用最小值的。

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环境类别

板、墙、壳

梁、柱、杆

15

20

二a

20

25

二b

25

35

三a

30

40

三b

40

50

注: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数值增加5mm.

2.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3.板在混凝土等级强度大于C25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且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

厚度规定

第9.2.2条处于一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本规范表9.2.1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二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表面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时,保护层厚度可按本规范表9.2.1中一类环境数值取用。

预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预制肋形板主肋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按梁的数值取用。

第9.2.3条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本规范表9.2.1中相应数值减10mm,且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第9.2.4条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

什么是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厚度有哪些要求

钢筋保护层厚度一般如下:(要算钢筋根数,构件长的两边保护层一般是5-6公分,算钢筋长度时候,钢筋末端的保护层有是2-3公分。)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有最小和最大的要求,老规范对钢筋保护层厚度是按主要受力钢筋和箍筋、构造钢筋分开要求的,除了主筋有保护层的要求,箍筋也有保护层的要求。但是,新规范统一规定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其实混凝土验收规范上对此有一条说明:混凝土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要求,其允许偏差最大值不得超过1.5倍。

什么是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保护层有何作用?

根据2010年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保护层厚度不再是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而是“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而且由于设计中是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作用的,过大的保护层厚度还必然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73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