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部百科 > 正文内容

词和小令区别(词和小令一样吗)

2023-06-06 21:36:05西部百科1

词和小令一样吗

小令是词调体式之一,指篇幅短小的词。小令通常以五十八字以内的短词为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等。

“令”是“曲破”中的节奏明快的一截,如果尤为明快精炼,就是“小令”了。词牌明言是“令”的有《三字令》、《调笑令》、《十六字令》、《采莲令》、《留春令》、《如梦令》、《唐多令》、《解佩令》、《百字令》等。

小词和小令的差别

名词解释,即对专业名词的解释。简单来说,就是解释一个词语。名词是一个词语,意思是表示人或事物以及时间、方位等的词。

扩展资料

按照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这是明代人的分法,最早用于明代人重编的《草堂诗余》宋代人谈词,没有这种分法。他们一般总说令、引、近、慢,或者简称令、慢。令即明人所谓小今,引近相当于中调,慢即是长调,大致如此。 但另外还有称为大词、小词的。《乐府指迷》 云:“作大词先须工间架,将事与意分定了。第一要起得好,中间只铺叙。过处要清新,最紧是末句,须是有一好出场方妙。小词只要些新意,不可太高远。”此文目的是论词的创作方法,但使我们注意到,宋人谈词,只分为大词、小词二类。小词即小令,大词即慢词,这是可以理解的,惟有明人所谓中调,即引、近之类,在宋人观念里,到底是属于小词呢,还是大词?这一问题,在宋人书中,没有见过明确述及。

词小令代表作

小令词牌名

小令是词调体式之一,指篇幅短小的词。小令通常以五十八字以内的短词为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等。

“令”是“曲破”中的节奏明快的一截,如果尤为明快精炼,就是“小令”了。词牌明言是“令”的有《三字令》、《调笑令》、《十六字令》、《采莲令》、《留春令》、《如梦令》、《唐多令》、《解佩令》、《百字令》等。

词中小令有哪些

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词是配“燕乐”的,在“燕乐”中,“令”是“曲破”中的节奏明快的一截,如果尤为明快精炼,就是“小令”了。词牌明言是“令”的有《三字令》、《调笑令》、《十六字令》、《采莲令》、《留春令》、《如梦令》、《唐多令》、《解佩令》、《百字令》等。

“小令”种类有:

1.寻常小令:指单阕之曲,为曲中至简者,与诗一首、词一阕相当。如黄钟节节高、贺圣朝。

2.摘调小令:指从套曲中摘出之曲调,有如词中之摘遍,所摘之调必是套中精粹者。如中原音韵作词十法所附定格四十首中之「雁儿落带得胜令」,题下注一「摘」字即是。

词的小令和曲的小令

1、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

  2、套曲:又称“套数”,“散套”,或者“大令”,它是从宋、金时期的唱赚、诸宫调等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把同一宫调的若干支不同曲牌的曲子连缀在一起,少则数首。多则十几首,甚至几十首,构成一个庞大的整体。这些连缀的曲子可根据需要在同一宫调中进行选择,但需要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而且一韵到底,且末了都用“煞调”和“尾声”结束。

  3、小令是元朝散曲的一种,元曲分散曲和戏曲两种。散曲又分套曲与小令两种。 原是汉族民间的小调,元时宋词渐渐凋零,伶人多向汉族民间小调寻求突破。文人的小令多半较典雅,汉族民间的小令语言俚俗。

词的小令是什么意思

“双调”读音shuāng diào,元明以来,一般人常把两叠的词称为“双调”。词之由前后两阕相叠而成者,谓之“双调”,有前后同段、换头与前后不同之分;仅一段者谓之“单调”。

汲古阁刻《六十名家词》的校注、万树《词律》、清《钦定词谱》都用这个名词。这其实极不适当。“双调”是宫调名,词虽有上下两叠,或曰两片,但只是一调,不能称为双调。吴子律的《莲子居词话》中已指出万树的错误,但杜文澜在《词律校勘记》中还在引述了吴子律的批评后加一句道:“此论存参”。这是因为杜文澜不敢冒犯《钦定词谱》的权威性,因而不敢对吴子律的批评表示同意

词和小令一样吗怎么读

诗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词中的小令:词中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有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有的主张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成定论.

词和小令有什么区别

  原因是:词既不言志,也不载道。词萌芽于南朝,是一种诗的别体,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最初词被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别称有:长短句、近体乐府、琴趣、曲词、词子、乐章等。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阕(片)以上的。一首词有的只分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分片是由于乐谱的规定,是因为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片与片之间(或阕与阕之间)的关系,在音乐上是暂时休止而非全曲终了。一首词分成数片,就是由几段音乐合成完整的一曲。

  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为中调;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蝶恋花60字,江城子70字,但在宋朝都属于令词)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的柳永写了一些长调,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飞快的从萌芽到了鼎盛了。

  词的字声组织基本上和近体诗相近似,但变化很多,而且有些词调还须分辨四声和阴阳。作词要审音用字,以文字的声调来配合乐谱的声调。在音乐吃紧的地方更须严辨字声,以求协律和美听。

词和小令的关系

体裁格式

正体

格律对照词:《三台·池北池南草绿》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

池北池南草绿,殿前殿后花红。天子千秋万岁,未央明月清风。

变体

格律对照词:《三台·树头花落花开》

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平。

树头花落花开,道上人去人来。朝愁暮愁即老,百年几度三台。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词小令是多少个字

小令是词调体式之一,指篇幅短小的词,通常以五十八字以内的短词为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等,但词中称“令”的,并非都是小令,如《百字令》即有百字之多。

小令和词相比较相似的地方

“沙沙的脚步声,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写出修辞手法是比喻仿写一句:淅淅沥沥的小雨声,听起来像一支婉转悠扬的小曲。

云遮雾绕的山峦,看起来像一幅多彩多姿的山水画。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83672.html

返回列表

上一篇:职校报名需要什么手续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