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和旱雨区别(干湿和旱雨区别是什么)
干湿和旱雨区别是什么
在老农口中,黄梅的确有“干湿”之分,农民判定黄梅是否为“干黄梅”或者“旱黄梅”的经验是看入梅那天是否下雨。如果下雨,那么这一年黄梅就主阴。今年一入梅就遭暴雨,果不其然,是个“湿黄梅”。民间几千年来传承和积累的经验,依然有其意义。
别看今天还是大暴雨,老天稍歇一口气,高温天周五就“杀到”了。也就是说,“湿黄梅”要交接给“干黄梅”了。明天开始全省降雨明显减弱,以午后雷阵雨为主,随着梅雨雨带进一步北抬,未来三四天,浙江很快将处在梅雨带南侧相对暖热的气团中,高温少雨,降水以局部地区雷阵雨居多,气温将迅速上升直破30℃,体感更加潮湿闷热。
有网友打趣说,“干黄梅”和“湿黄梅”,类似于“干蒸”和“桑拿”的区别。不管怎么样,高温高湿,堪称黄梅天的最大特点,干梅、湿梅皆如此。传统气象学称,干梅易逢酷暑。因此,做好驱湿利燥之时,消暑避夏也不能弃。
湿黄梅整日阴雨,气温不高。在这样的天气里,虽然人感到很舒适,但对大部分农作物来讲并不是一件好事。田地容易被淹,根茎容易腐烂……而干黄梅虽然闷热,但对乡下人来说还是十分欢迎的。据有经验的老农介绍,干黄梅里种出的西瓜长得特别甜,不仅个儿大,又能卖出好价钱。玉米、桃子、生梨都会长得很馋人。
黄梅这个季节永远是中国南方的一道干和湿交叉的风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用另一种眼光来看黄梅时节,才会不被一时的气候变化影响了心情。
干湿与旱雨有什么区别
就概念上说,雨季说的是热带草原气候,而湿季指的是热带季风气
热带季风气候是分为旱雨两季,热带草原气候是分为干湿两季;
旱雨两季比干湿两季的季节变化更明显。
雨季长短不同
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偏长,一般为6个月降水期;而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偏短,只有6~9月4个月的降水期。
降水过程不同
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过程具有渐变特点;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过程具有突变特点
干湿季和旱雨季
干湿季和旱雨季的区别有:
1、降水量不同干湿季的降水量比旱雨季要少,干世纪的降水量一般在500到1000毫米左右,旱雨季的降水量一般在1500毫米以上;旱雨季的降水量季节变化更大,旱季降水很少,雨季降水很多,有突变的特点,而干湿季的降水季节变化相对较少,呈现递变的特点。干湿季主要用来描述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特点,而雨季主要用来描述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特点;
2、概念不同旱雨两季说的是热带草原气候,而干湿两季指的是热带季风气候,具体的区别,可以参考一下两种气候各月份的降水量和气温的对比变化。
干湿和旱雨区别是什么呢
干湿两季与旱雨两季是两种不同气候类型的季节分类,两者的区别体现在基本概念和降水量两个方面。
1、基本概念不同
旱雨两季说的是热带草原气候,而干湿两季指的是热带季风气候。
2、降水量不同
两者的降水量不仅季节分配有差异,而且年降水量也有差异。一般情况下,热带季风气候的年降水量大于热带草原气候。且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的几个月,与相邻的月份没有渐变性,突变较强。而热带草原气候的年降水较少,由多到少或由少到多有明显的渐变性。
干湿和干旱的区别
中国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共划分为4个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1、湿润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南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三省东部;自然植被多为森林2、半湿润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青藏高原东南部;自然植被为森林草原或灌木草原3、半干旱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一部分、青藏高原大部;自然植被以草原为主4、干旱区: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部;自然植被为荒漠草原和荒漠
旱雨季干湿季要严格区分吗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原因是收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年降水量大,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原因是受西南季风控制时,水汽丰富,降水丰富;受东北季风控制时,比较干旱。
干湿和旱雨区别是什么意思
热带季风是旱雨分明。也就是说分旱雨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每年的6一9月,来自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变成了西南季风。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形成丰沛的降水,最多的月降水量达600毫米以上。年降水量达1500毫米以上。雨季降水特別多,称为雨季。而每年的10月至次年5月,受东北季风的影响,炎热干燥,降水比热草原干季更少,称为旱季。
干湿和旱雨一样吗
1、降水量不同,干湿季的降水量比旱雨季要少,干世纪的降水量一般在500到1000毫米左右,旱雨季的降水量一般在1500毫米以上;旱雨季的降水量季节变化更大,旱季降水很少,雨季降水很多,有突变的特点,而干湿季的降水季节变化相对较少,呈现递变的特点。干湿季主要用来描述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特点,而雨季主要用来描述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特点;
2、概念不同,旱雨两季说的是热带草原气候,而干湿两季指的是热带季风气候,具体的区别,可以参考一下两种气候各月份的降水量和气温的对比变化。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