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东数西算 > 正文内容

一文为您梳理好 “东数西算”工程相关政策

2022-09-07 21:36:55东数西算31
受益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我国数据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带动了数据中心建设的爆发式增长。 为规范数据中心建设,优化数据中心布局,促进数据中心合理布局,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13年1月,工信部、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市场需求导向、资源环境优先、不同规模数据中心布局导向等五项数据中心建设原则,指导数据中心建设布局。 photo-1541888946425-d81bb19240f5 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规划中把“依托区域优势,加强区域间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促进要素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有序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和环境协同管理,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提出“优化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布局,杜绝盲目建设数据中心及相关园区”。 2020年,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根据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重点区域和部分能源丰富、气候适宜的地区布局大数据中心。此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加快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加强计算能力智能调度,建设一批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被作为“十四五”期间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photo-1512207736890-6ffed8a84e8d 2021年,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确定了国家综合计算网络的国家枢纽节点、定位和重点任务,加快建设国家综合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随后,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在八大枢纽上报的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方案批复文件中同意建设数据中心节点,并确定了各节点的主要任务。“东数西算”项目全面启动。 八大枢纽节点可以根据当地资源、需求和职责划分为“四数四算”。 “四数”枢纽以需求为导向,包括粤港澳枢纽、成渝枢纽、长三角枢纽和京津冀枢纽,主要位于我国发达地区,与重要城市群重合。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密度大,数据流量大,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强烈,对数据中心相关业务的需求很大。在这些地区建立枢纽,有助于及时响应当地工业、金融、医疗、视频、AI等高时延的业务需求,保障当地及辐射地区重大项目和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算”枢纽是资源型的,包括内蒙古枢纽、宁夏枢纽、甘肃枢纽和贵州枢纽,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这些地区比东部地区拥有更多的可利用土地资源、更小的人口密度、丰富的电力资源和更凉爽的气候,可以有效降低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的成本。在这些地区建立计算枢纽节点,一方面可以填补东部地区数据中心的需求缺口,分流后台处理、离线分析、数据存储等对网络延迟要求较低的业务。另一方面,立足本地环境,可有效缓解数据中心能耗压力,促进绿色数据中心发展,加速实现“双碳”目标。“东数西算”项目的实施将带动东西部数据中心建设实现“提质”。 其中,西部地区最显著的变化是“量”的提升。在“东数西算”项目的影响下,西部地区数据中心规模将呈现加速增长趋势,带动地方数据中心上下游产业快速发展,有效承接东部地区的计算能力需求;东部地区最显著的变化是“质”的提升。在“东数西算”项目的影响下,东部地区将加快数据中心集群化进程,形成以四大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为核心、周边配套系列的中小型数据中心分布局面,并加快张家口、芜湖、韶关等一线城市周边数据中心的布局,进一步缓解“北上广深”数据中心的发展。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23168.html

标签: 东数西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