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学习 > 正文内容

舞蹈十大最疼的基本功(舞蹈基本功训练)

2023-01-19 10:00:14自我学习77

舞蹈十大最疼的基本功

七级舞蹈的基本功都难,如转,平转,四位转

翻:点翻,串翻身,踏步翻身,探海翻身,刺翻身

跳:大跳(凌空越),简氏变身跳

其他:风火轮,碎抖肩,倒踢,台步,卧鱼儿,探海,扳腿,掰膀子,扳腰,弯腰,大环动,涮腰,前、后倒立,前桥,后,前桥脸,后桥脸,胸腰,弹腿,端腿,腋腿,横叉,竖叉,前后滚翻。基本功都是考特靠平时积累的,必须勤学苦练。

舞蹈基本功训练

压腿分别为压前、旁和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关节的韧带。

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向下压。

推脚背组合、把杆训练组合和踢后腿,双手扶把杆向后踢腿,膝盖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

跳跃后双脚在前后打开越大越来越好,双脚快速收拢后双脚并起来,做前踢腿时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的训练。

舞蹈十大最疼的基本功教学

中国舞一级到十级基本功的顺序

1,一级(4-5岁):走步、音乐反映、扩指、手臂动作、弯腰、转腰、前压腿、双吸

脚、脚位、头的动作、摆臂、蹦跳步、平踏步、游戏。

2,二级(5-6岁):走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手位、勾绷脚、含胸、展胸、提腰、松

腰、旁开腿、推指、绕腕、头的动作、半蹲、蛙跳步、鸡走步、游戏、模仿与想象。

3,三级(6-7岁):吸跳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波浪、弯腰、勾绷脚、吸伸腿、后吸

腿、手位、松肩、半蹲、掂脚走、鸭步走、蹦跳走、踏步走、模仿与想象。

4,四级(7-9岁) :二拍舞步、三拍舞步、单手位、波浪、压跨、勾绷脚、前抬腿、后

抬腿、抱端腿、压腿、前踢腿、后踢腿、脚位、碎步、掰膀子、小跳、节拍练习、藏族

、东北秧歌、结束动作。

5,五级(8-10岁):二拍舞步、双手位、手脚动作、勾绷脚、小弹腿、旁抬腿、后弯

腰、压腿、0前、旁大踢腿、后踢腿、前滚翻、脚位、半蹲、小跳(一)、推指、波浪

、点步转、小跳(二)、1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

6,六级(9-11岁):提、沉、含、仰、移(盘坐、双跪准备)、开胯练习(吸、双腿开

胯)、双腿大环动、压腿(前、旁、后)、搬腿(前、旁、后)、大踢腿(前、旁、

后)、掰膀子、腰(站下腰强化练习,提高难度)。

7,七级(10-12岁):蹲(单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擦地(单把前、旁、

后)、五位擦地(双把前、旁、后)、小踢腿(双把前、旁、后)、单腿蹲(双把分

解)、立身射雁(双把踏步蹲起)、涮腰(单把)、压腿(前、旁、后)、搬腿、大踢

腿(单把前、旁、双把后腿)。

8,八级(11-13岁);九级(12-14岁);十级(13-15岁)这三级为专业曲目所设定的专业

舞蹈动作,基本功在前面的考级过程中基本结束。

基本功舞蹈动作

1.力量:舞蹈者所需要的力量就是肌肉的“速度力量”、控制力和弹跳力等。它们是在肌肉收缩或张力增加时所产生的一种能力。

2.柔韧性:就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而言。柔韧性好的人身段不僵不板,优雅美观。

3.控制力与稳定性:控制力是指舞蹈中肌肉拉紧保持平衡的控制力和保证舞姿形成的固定的力;稳定性是指在表演中调整、控制、恢复人体平衡和稳定的能力。

4.协调性与灵活性:协调性指全身各肌肉群都能相互协调配合;灵活性是指能够迅速改变身体或肢体某些环节的位置和方向的能力。扩展资料:练好舞蹈基本功的方法1、首先要决定好练习什么舞种,才可以开始练习。基本功是最主要的,要多下功夫练习好自己选择的舞种基本功。2、养成脚要跟着音乐动的习惯。开始先找一些节奏适中又稍微有点变化的曲子,先学会用脚去点拍子。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脚步要清晰,压拍要准确。等到了自己觉得跳得很自如的时候就可以找一些有点难度的音乐,更快更多变的节奏。3、到音象店买舞蹈的教学盘,然后自己跟着上面学,其次是到网上看免费的教学视频。还可以去专业的舞蹈网站与舞友们交流。4、多练习。有条件可以对着大镜子练习,对这镜子找感觉。记住一定要坚持,不能松懈。

舞蹈入门20个基本动作

舞蹈基本功分为两部分:

1、把上动作可分:擦地、蹲、划圈、小踢腿、跨掖蹲(单腿蹲)、腰、控制、压腿(朝天蹬)、下叉、大踢腿等。

2、把下动作可分为:大踢腿、擦地、蹲或控制、转、腰或翻身、跳(小、中、大)、手位或身段、步或圆场步等。

学舞蹈的最佳年龄:7-10周岁之间,虽然你12岁了,但是还是适合练舞蹈,毕竟骨骼还没成型。

扩展资料: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在人类文明起源前,舞蹈在仪式,礼仪,庆典和娱乐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国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舞蹈,它产生于奴隶社会,发展到秦汉之际已形成一定特色。

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动作也要具有一定的技艺性,舞蹈演员要具备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高难度的技巧能力,但是,在舞蹈作品中表演高难度的技巧动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种手段。如果在舞蹈作品中,以手段作为目的、演员高超的技艺不以反映生活、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为其存在的前提,或是不以舞蹈内容出发采选取相应的舞蹈动作技巧,而是以展示演员所掌握的舞蹈技巧能力出发,那就会使舞蹈作品由于内容和形式的脱节,或是缺乏艺术的完整性,而陷于失败,舞蹈演员的技艺本身也就沦入了杂技性的技巧表演,而丧失了舞蹈艺术的基本品格。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728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