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部百科 > 正文内容

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是什么体系)

2023-02-01 15:20:06西部百科9

企业文化是什么体系

公司的文化代表着企业愿景、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

企业文化是超越战略意义之上的,如同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与企业战略相协调一致一样,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远景目标,必须相互协调才能发挥最大效用。

企业文化现象从企业的产生起就已经存在了,并非最近才出现的。而企业文化研究则是随着管理研究的发展以及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逐步提出的。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成为近年来企业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唯有文化是企业内最不可替代、也最难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世界上著名的大公司,在市场状况与竞争对手的情况发生变化,在进行跨文化发展、兼并和营销的时候,都会调整其文化战略。都希望使公司的文化更加精准、清晰、系统,以提高公司的战略竞争力,支持公司事业的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分为哪三大体系

身在闹市,心向青山

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上文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在谈论敦煌之时所说。

而民国时候的梁漱溟先生则认为,世界有三大文明体系:一个是西洋文明,一个是印度文明,一个是中国文明。

但也有将印度文明排除在外,将中国、伊斯兰、西方文明并列视为世界三大文化体系的说法。

不过总的来说将世界分为四大文化体系更准确一些,除非将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视为一个斗争的整体。

1,在这四大文化体系中,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的生存环境最为恶劣。

按地理位置而言,我国东北的哈尔滨是北纬45度,可是在欧洲,巴黎是北纬48度,伦敦是北纬51度,柏林是51度到52度之间,均比哈尔滨还要靠北,而伊斯兰世界的生存环境则是沙漠居多。

所以对于欧洲和伊斯兰文明而言,和大自然斗争,和人斗争贯穿了整个文明体系,自古至今战争不断。

不过,科学本质上也是在与大自然斗争过程中对宇宙的认识,这也是为何科学回产生于西方的原因所在。

2,与欧洲相比,印度几乎都处于热带,古代的印度对历史漠不关心,探讨的均是生死问题,于是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宗教,比如佛教,印度教。

古印度文化的特点是涅槃,想的是如何超越生死,解决生死的问题。

众生皆苦。

3,中国文化体系我们都很清楚,大约可以用“和”字来概括。

在古代没有比中国地理环境更好的地方了,四周被高山大海阻隔,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同样是花开花落,古印度看到的是万事万物终将毁灭,而中国人看到的是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生不息。

所以,中国人重视历史,与其他三大文明体系相比,唯有中国没有真正的宗教,或者说历史和对祖先的崇拜就是中国人的宗教。

于是,如何在天、地、人之间保持和谐,便成了儒道等各家学说所关心的问题。

企业文化是什么体系的

“532”指品牌规模,即争取在未来五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内,着力培育2个年产量500万箱、3个300万箱、5个200万箱以上,定位清晰、风格特色突出,并且在国际市场有所突破的知名品牌;“461”指品牌结构,即争取到2015年,着力培育12个销售收入超过400亿元的品牌,其中6个超过600亿元、1个超过1000亿元。

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内容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创新机制诠释企业成长力

  21世纪是伦理经营时代,所谓伦理经营就是更加注重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文化因素。有专家称科学管理最终要向文化管理发展,这也是企业管理的一种软化趋势。软化不等于不重视企业硬件建设,而是将重心转移到文化竞争力上。企业的成长机制是文化力中最核心的因素。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企业内聚力。包括经营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感情紧密度、企业的团队精神、向心力等。任何一个有文化内涵的企业,都需要建立感情投资机制。没有感情上的投入,任何企业精神以及经营伦理都是建立不起来的。要管理就应先尊重对方,使地管理者建立起信任情结,有了这个感情上的纽带,企业员工对经营管理人员就有了感情依附意识,管理就比较顺畅;同样,企业管理人员就会充分尊重员工的人格。古语称,人心齐,泰山移,就是这个道理。这里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教育与管理的关系,以人为本。团队精神是通过运用集体智慧将整修团队的人力、物力、财力整合于某一方面,创造出惊人业绩,整个团队拥有同一精神支柱和精神追求,各方的价值体系得以融合,从而迸发出创造力,主动将自己的行为与企业的荣誉融为一体。

  二是才能激发机制。企业要保持永久的创造力,必须建立起才能激发机制。将调动员工积极性当成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行为,在企业中养成一种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每个人都能从中感受到事业成就感。

  三是企业持续不断的延续机能。技术是不断更新的,企业文化因素是永存的。技术可以外借而文化只能自生,有了文化力的支持,企业的生命力会得到源源不断的软支持,企业的发展就有了弹性。高增长时企业一路高歌,处于发展转型期时可以顺利过渡。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形象推进企业市场竞争力

  文化力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方面就是形象力。形象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市场信誉,关切到企业被消费者认可的程度和速度,不可小觑。形象力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构成因子:

  一是企业信誉。包括企业的道德责任,即不是为了趋利避害才遵守企业伦理规范,而是把企业道德当作一种责任。处处从消费者的关切点考虑企业的经营和服务,把追求经济利益和履行道德责任结合起来。

  二是企业美誉度。也就是社会对一个企业的认可程度。包括对产品质量的美誉,对服务的美誉,对企业经营理念的美誉。文化力强调企业的伦理责任,重视企业对“人”“己”的处理方式,是否关注消费者的利益,能否把企业的经营基点放在极大满足社会需求上。把消费者的利益融入企业的利益中。

  三是市场亲和力。海尔的产品广为社会认可,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海尔的市场亲和力好。其他一些名牌企业的产品之所以被消费者认可,保持相当的市场占有率也是这个原因。市场亲和力包括企业的自律行为,即企业员工能够认识到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并以这种认识来指导企业的行为。处理好企业与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从社会整体考虑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市场营销策略等。

企业文化管理体系

120202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学以工商企业经营活动为研究对象。

建国初由工商管理转换过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高度集中管理,企业管理的发展体现了计划经济的要求和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的主体,企业管理更加得到重视和加强,企业管理学科也随之有了较快发展,逐步成为工商管理学的核心学科。本专业研究方向有:1、系统管理;2、市场营销;3、企业战略管理。本专业培养研究生具有坚实的管理与经济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掌握现代管理方法与技术,能独立从事管理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本专业导师现有副教授8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2人。

企业文化是什么体系的核心

回答网友:如何给员工灌输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要与价值观相结合

要让员工有积极的价值观,利益观,人生观。对事物有着正向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懂得吃亏、学会吃亏、吃亏是福。从价值观念上来灌输企业文化。

让员工要有正向的利益观,不与上级争功名;不与下级争利益;不与他人争对错;自己利益为小、他人利益为大。自己想要的一切,先加倍给予他人,只有懂得先付出、先让别人满意,以后,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的支持。

2、企业文化要与感恩相结合

企业就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不仅仅是给予员工物质上的收获,更多的是给予思想教育,使员工懂得感恩、有爱心、有善念。

心怀感恩的人,懂得报答那些帮助过自己的恩人,学会感恩,才能去帮助更多人,帮助人等于给自己积累福报,人都是有情的,别人受到了你的帮助,自然会铭记于心,在有好机会的时候,被你帮助过的人,会第一个想到你,为你提供更好的机会。

让员工从感恩中学会做人、从感恩中学会做事、从感恩中学会敬业。

3、企业文化要与奉献相结合

奉献是一种精神、奉献是爱岗敬业的一种表现;我们要强调奉献精神,拿出一些优秀案例,优秀事迹,给员工讲解、分享。

奉献,就是不计较,踏实做事、真心做人,不以利益回报为前提。全心全意对待工作。

4、企业文化要与目标相结合

目标,有目标才会有行动,有了行动才能创造好的结果。员工要有学习目标、工作目标、行动目标、理财目标、进步目标,等。通过目标明确、目标树立,使员工做事有方向。

5、企业文化要与梦想相结合

引发一个氛围,你儿时的梦想是什么?你有什么梦想?如何去实现它?组织大家进行研讨、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并做公众承诺,在团队面前承诺,你要如何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以起到激励和监督的作用。

6、企业文化要与责任相结合

全员灌输责任意识。敢于承担、敢于负责任,面对挑战和问题要以责任为前提,深知,我是一切的根源,一切都与我有关。责任者,不逃避问题、不推诿职责,而是挺身而出、热辱负重,勇于为团队、为企业承担责任,是一个人魅力和胸怀的体现。

7、企业文化要与学习相结合

要打造学习型组织,热爱学习、积极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要想学、敢学、学会、学精、学透。可以组织团队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每周一次例会分享学习心得,通过一些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733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