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内容

如何选空调(怎么选空调)

2023-02-02 08:10:12生活资讯7

怎么选空调

50代表制冷量5000瓦,72代表制冷量7200瓦 。50俗称2匹 72俗称3匹。一般分别适用于35平方的大厅和25平方的主卧 

制冷量是指空调等制冷机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去除的热量总和。 

扩展资料 制冷量是指空调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去除的热量总和。制冷量大的空调适用于面积比较大的房间,且制冷速度较快。以15平方米的居室面积为例,使用额定制冷量在2500w左右的空调比较合适。 民用空调的制冷量单位是“匹”,1匹=2324W;机房用的空调的制冷量一般都比较大,单位是“kW”。 选择制冷量的原则是:空调器的制冷量应略大于房间的冷负荷,房间的热负荷应考虑到房间的朝向,墙壁和屋顶。

怎么选空调匹数

1、匹是模糊的单位,业内习惯用W和KW来描述空调制冷能力。通常意义上指空调制冷量为每2500W为1匹。KFR-25为1匹,KFR-50为2匹。KFR-23为小1匹,KFR-35为1.5匹。KFR-32为1.25匹,KFR-71为3匹。

2、匹数与空调制冷量有绝对关系。空调匹数越大,制冷量越大。1匹空调制冷量大约为2000大卡,换算国际单位乘以1.162,即一匹制冷量为2000×1.162=2324W。

3、一般制冷量2200-2600W都称为一匹,3200-3600W称为1.5匹,4500-5500W称为2匹。平时说的空调匹数,根据空调消耗功率来估算出空调的制冷量。

买空调怎么选

要选购到好的空调,不能只看常规参数,像什么品牌、变频定频、匹数、能效等级等等,其实都只是基础,要显得内行,让销售导购不敢“蒙”你,你应该关注的是这些参数:

循环风量

一台空调的制冷能力强不强劲,多数人都会关注它的制冷量,制冷量越大,空调的制冷能力越强,效果就越好。不过,要判断一台空调的制冷能力强不强,光看“量”是不行的,我们还要考虑速度快不快。

循环风量,其实说白了就是出风量的大小,空调制冷能力强劲,但制冷速度慢,制冷效果自然不好。出风量越大,制冷时的速度就越快,送风距离就更远。

同样匹数的空调,循环风量是有区别的,所以在关注制冷量的同时,别忘了关注循环风量,选择循环风量大的更好。

打个比方,同样是1.5匹的空调,一台是650m³/h,另外一台是700m³/h,显然第二台的制冷效果好一些。

制冷(制热)量峰值

制冷(制热)量峰值,主要是针对变频空调的选购。我们知道,变频空调的制冷(制热)量不是固定的,往往会有一个区间(因为它能够改变频率),所以即使同一匹数的变频空调,额定制冷(制热)量虽然一样,但制冷(制热)量的区间大小、峰值会有区别。

我们如果选择变频空调,除了看制冷(制热)量,我们还要关注它的峰值和区间、区间范围越大,最大制冷(制热)量越大,最小制冷(制热)量越小,代表这台变频空调的控温能力越强,变频效果越好,也代表这台变频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越好。

打个比方,同样是1.5匹的变频空调,3500W的额定制冷量,一台区间是300-4600,另一台是200-4100,第一台的性能更加卓越。

压缩机品牌

压缩机是空调的“心脏”,然而很多人很少关注它,反而关注空调的品牌,虽然这样也没错,因为好的空调品牌,压缩机自然不会差,比如说格力用的大金的技术,凌达压缩机,美的用的是东芝的技术,美芝压缩机,海尔用的是日立的技术,海立压缩机。

但是,即使是空调大品牌,低端机型里面也有可能用到较差的压缩机。压缩机品牌,销售和导购一般不会主动告诉你,大家在选购的时候,最好还是先了解清楚,毕竟压缩机的好坏,直接对空调的使用寿命、制冷效果产生影响。

节流装置

所有空调都有节流装置,它的作用就是降低冷媒压力,调节冷媒的流量,恰好与压缩机的作用相反,所以它的关键程度不用多说,节流装置的好坏,直接影响空调的运行效果。

传统的定频空调,采用热力膨胀阀,这个不需要详细了解,关键还是变频空调的节流装置。

变频空调的节流装置有“毛细管”和“电子膨胀阀”两种,因为变频空调涉及到频率的变化,所以对冷媒的调节有更精准的要求,毛细管在这方面的调节比较差,但胜在成本低,所以低端的变频空调会使用毛细管,高端的变频空调才会采用电子膨胀阀。

在选购空调时,节流装置不会显示在参数上,所以我们只能问导购或者客服,用毛细管作为节流装置的,其实都是“假变频”,能效比用电子膨胀阀的“真变频”会差一些。

换热器

空调是“热量搬运工”,换热器有两个,在室内机被称为蒸发器,在室外机就被称为冷凝器。换热器主要是由铜管和铝翅散热片组成,数量越多,换热面积越大,热交换能力就越强。

虽然铜管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成本却很高。好的空调,换热器的用料不会差,有一些空调,价格便宜,很有可能是因为它的铜管(散热片)用量少,L型一排和L型双排铜管,换热效果根本不同。

单排铜管

双排铜管

不过可惜的是,我们限购空调的时候不会拆开空调来看,导购也不会主动说,所以我们只能问清楚。如果导购也不知道,我们就只能通过空调的重量来判断,普通的分体式空调,铜量不会低于5kg,同匹数的两台空调,选体积更大的,重量更大的。

冷媒

空调的运行离不开冷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制冷剂”。制冷剂往往决定了空调的制冷能力,也关乎到空调的稳定性,后续的安装维修。同一匹数的空调,冷媒的种类和充注量也有区别:

冷媒种类方面,以前定频空调往往用的是R22(氟利昂),但已经被淘汰了,如今无论是变频空调还是定频空调,用的冷媒无非是R410A和R32。两种冷媒比较的话,R32的效果会更好一些(R410A在充注,抽真空时更麻烦,而且加氟价格更高)。

冷媒充注量方面,同一匹数的两台空调,哪怕用的冷媒一样,冷媒充注量可能有区别,冷媒充注量的多少,导购不会告诉我们,我们只能在它的参数上得到。

一般来说,空调的匹数越大,铜管长度越长,越粗,代表冷媒的充注量就越大,所以换热效果就越好。所以在我们选购空调时,不要忘记关注这个参数。

怎么选空调一般的注意什么

一、3匹空调用32a还是40a漏电保护呢

正常会给它配置32安的漏电保护器,因为3匹空调的功率大概是2.2千瓦,因此它的额定电流大概为20 安,32安的漏电保护器正好,而40安的太大,没有办法保证使用效果。

二、使用空调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实际启动前要开启门窗通风,这样才能够保证室内的空气清新,之后关上门窗,这样可以让制冷或制热的效果更好,减少热量或冷量的散失。

2、要是家装配置的变频空调,那么调整到制冷模式时,可以将其设置到强力运转的状态,让其与室外的温差在4到5度间,这样才能够保证温度和风速都让人觉得舒适,而且还能够达到迅速降温节能的目的。

3、很多人启动空调时都喜欢把风直接对着人吹,这是不对的,因为时间长了就会使人感冒,而且要是空调的滤网不干净,吹出的风就会附带很多杂质,从而影响人们的呼吸道健康。

4、不管是什么季节,开了空调就不能够在室内抽烟,因为空调运转的时候会把房间里的空气抽走,但是烟与空气混合起来就会影响到空调,从而发散出异味,最终影响到家人的身体健康。

买什么空调又好又省电怎么选空调

能效比为一级的最省电,反之是五级的就相对费电。、

长时间使用空调时,变频空调相对定速空调就省电,其中交流变频机大约省电左右,直流变频机大约省电。、空调使用时省不省电与房间的面积、密封保温程度、楼层、朝向、室内人员的多少和空调温度设置的高低有很大关系。

如果空调的大小与房间面积的大小比较匹配的话,不仅效果好,也省电。如果房间很大空调太小,空调的效果不仅不好,空调压缩机会始终运转工作,不仅费电,空调的使用寿命也会大大缩短。一般家用空调大小的计算为每平方大卡比较合适,同时还有综合考虑房间的密封保温程度、楼层、朝向等因素。、挂机比柜机要省电

。一般挂机功率相对较小,风量也小,而柜机则功率较大,风量也大,制冷、制热较快,但耗电量太大,能效比一般不及挂机。

、空调质量好坏不在于品牌,关键是内部元器件的品质如何。要想使空调省电,方法如下:

一是选择大小合适的空调;

二是空调安装在房间合适的位置。首先是通风要好,无灰尘和油污,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室内机不要对着门窗,这样会损失能量。卧室不要直接对着床,容易伤害人的身体。室外机尽量安装在比室内机低的位置,最好是在地板横梁的混凝土上,这样一是牢固,二是噪音小,三是保证室内机排水管排水顺畅。

三是空调在不使用的季节最好是用空调罩套好,避免灰尘油污进入。

四是空调使用前最好用自来水把室外机冷凝器(散热片)冲洗干净,这样会大大提高空调的工作效率,不仅省电,也会延长空调的使用寿命。最好是把排水管接到室外机散热片上部中间处,让排水管内的水直接流到散热片上降温,提高空调工作效率。

五是空调在使用的过程中,要经常把过滤网用水冲洗干净,清洁空调表面。

六是室内温度设置不要与室外温差太大。夏季最好在度以上,空调温度每上调一度,空调的省电就会更加明显。

七是尽量密闭房间,对有缝隙的地方进行保温处理,提高房间的密封保温性能。八是尽量减少房间门窗的开启频率,减少室内温度的流失。

空调一级和三级有什么区别哪个好

不一样

1、首先它们的耗电量是不一样的,三级的比较耗电,一级的比较省电,因为一级耗电量比较低,所以获得了国家先进水平,可以说比三级的要省电多了。

2、它们的能效也是不同的,三级的能效是3.0~3.19,一级能效为3.40,所以一级的能效比三级的能效要高。

3、它们的标志也是不同的,三级的在中国标志中是黄色来标识的,而一级的是用深绿色来标识的,用绿色来标识的代表着环保节能,用黄色来标示的就比较普通了。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733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