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学习 > 正文内容

七夕是什么节(七夕的由来)

2023-03-10 18:00:06自我学习1

七夕的由来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有悠久历史。“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七夕节的传说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七夕的由来30字简单

元宵节在唐朝以前,是被称作元宵节的,而且是汉武帝下的声明,每年的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月圆之夜,年轻男女一起出去赏花灯,猜灯谜,男女相会的盛大节日。七夕节,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的节日,还常被人称作乞巧节、魁星节、女儿节等等。七夕节的由来,是源于远古时期,古代人民对天象的幻想,远古时期,人们已经懂得对地面的区域和天上的星宿开始对应,并起了名字,被分开的星宿叫做“分星”或者“分野”。

七夕节最简短的来历

在古时候7月7日被称为七姐诞,这一天的活动就是祭祀,祭祀多在傍晚,古时候晚上被称为夕,因此称为七夕节,像双七、星期、女节、乞巧节等称谓都是民间传说中的一些习俗起的名字,最具中国发展特色的名字就是中国情人节,七夕节也就成为了我国一个象征爱情的美好节日,十分具有浪漫特色。

七夕的由来和传说故事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747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