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内容

晶体与非晶体区别(晶体与非晶体区别方法)

2023-03-17 22:54:05生活资讯1

晶体与非晶体区别方法

1、自范性(本质区别)晶体:有非晶体:无自范性指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自发地形成几何多面体的性质。

2、是否均一晶体:均一非晶体:不均一均一性是指晶体整体内部质点的周期性重复排列而形成的宏观意义上的各部分性质相同,如水晶各个部位的相对密度、膨胀系数、热导率都相同。

3、固定熔、沸点晶体: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4、某些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晶体:有非晶体:无各向异性在晶体格子构造中,除对称原因外,往往不同方向上质点的排列是不一样的,因此晶体的性质也会随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不同方向上硬度和解理的差异等都是晶体异向性的表现。

5、能否发生X-射线衍射(最科学的区分方法)晶体:能非晶体:不能(能发生散射)

晶体与非晶体区别方法图解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有:

1、自范性不一样:晶体有自范性,非晶体无自范性。

2、排列不一样: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具有长程有序,并成周期性重复排列。非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不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具有近程有序,但不具有长程有序。外形为无规则形状的固体。

3、向异性和熔点不一样:晶体有各向异性,非晶体多数是各向同性。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无固定的熔点,它的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不断升高。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和联系

1、固体的类型: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晶体的定义:分子整齐规则排列的固体叫做晶体。

3、晶体的特性:

(1)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

(2)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3)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

(4)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4、常见的晶体:海波、冰、萘、石英、水晶、金刚石、食盐、明矾、金属。

5、非晶体的定义:分子杂乱无章排列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6、非晶体的特性:

(1)非晶体在熔化吸热时,温度不断地升高。

(2)非晶体没有熔点。

7、常见非晶体:松香、玻璃、石蜡、沥青。

8、区别:

(1)晶体的熔点是确定的,非晶体的熔点不确定。

(2)晶体的原子排列是有规则但多晶体每个晶体间的排列无规则;非晶体的原子排列无规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是

晶体是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而形成的,非晶体则是分子无章排列的。正是因为分子排列,导致了晶体性质上与非晶体的不同:1.晶体形状规则。比如食盐(NaCl)晶体,都是正方体形状。大块的是因为其中存在杂质,而非晶体则没有固定的形状。2.晶体熔点固定。冰在0度时熔化,蜡这样的非晶体,受热先变软,然后才熔化为液态,没有固定的熔点3.晶体各向异性。简单的说,就是不同方向上的性质不同。比如一种装订书本的塑料绳,可以很容易的把它分成同样长的两段,但是却很难从中间把它弄断

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物质的存在状态一般有三种情况:固态、液态和气态。固体又分为两种存在形式:晶体和非晶体。所谓晶体就是指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固态和液态并存时,温度保持不变,这类物质叫做晶体。

例:海波、萘、石英、云母、明矾、食盐、硫酸铜、糖、味精、水晶、钻石、冰、干冰、霜、雪、冰雹、雪糕、各种金属。而非晶体是指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其温度不断的变化,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例:玻璃、蜡、松香、沥青、橡胶、塑料、布。

(1)从外形上观察:晶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呈对称性的形状。如食盐呈立方体;冰呈六角棱柱体;明矾呈八面体等。非晶体的外形则是不规则的。如沥青、玻璃、松香、石蜡等。

(2)从温度上测量: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即有确定的熔点(或凝固点)。如冰(或水)的熔点(或凝固点)是0℃、海波的熔点(或凝固点)是48℃。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持续上升(或下降),没有确定的熔点(或凝固点)。在给物质加热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实验温度计,在物质熔化时,测量其温度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温度不变的就是晶体,温度上升的就是非晶体。

(3)从物质的状态上观察: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呈固液共存态。如冰熔化时,先是有一部分冰化成水,然后,随着熔化的进行,冰越来越少,水越来越多,只到最后冰全部化成水。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先是整体变软(或变硬),然后流动性越来越大(或越小),最后变成液态(或固态)。如我们看到的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750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