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与单反区别(单反跟相机的区别)
单反跟相机的区别
单反相机和数码相机的区别有:
1.
结构不同:单反相机和数码相机采用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结构,单反相机采用了传统的构造,可从取景器内看到胶片上曝光的图像。而数码相机则是采用了新型的CCD感光模式,可在LCD上直接就看到拍摄的图像,像差问题更小。
2.
快门 数值不同:一般情况下,单反相机快门的最快速度为1/10000秒左右,而数码相机则为1/1000秒左右。所以明显我们就可以看到,单反相机的快门速度是远超于数码相机的,当我们在恶劣天气里进行外景拍摄时,快门速度更快的单反相机是更适于我们进行外部生态环境拍摄的。
3.
镜头不同:单反相机能支持多种配套镜头的切换,镜头指标达35mm~38mm,能最大程度上进行不同角度的切换拍摄。而数码相机则不然,它只支持单一的镜头更换,拍摄角度也更窄,更适合静态风景的拍摄。
4.
感光材料的面积不同:单反相机中有全片幅的2/3都为感光材
单反和相机的区别
1.结构不同 单反数码相机与我们接触较多的普通消费数码相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
2、快门问题 普通数码相机对于普通用户拍摄到此一游的照片已经足够,但是它的快门速度对有较高要求的要适应恶劣拍摄环境的摄影者来说却是极为重要。
相机和单反区别
1、单反在画质、色彩解析力、宽容度上相比于手机,有些绝对的优势,用单反拍摄的照片,原图在一片死黑的情况下通过后期,还是能够还原大部分的暗。
单反在宽容度和拍照细节上处于绝对的优势,目前没有任何一款手机在这方面能够超过单反的。如果你们买手机的时候,某些厂商说手机拍照超过单反,其实也就是属于虚假营销了。想要超过单反,那也只能通过脑子的构图超过它,因为硬件不行,那就只能通过软件了。这个后面再讲!
2、单反在景深控制上完全碾压手机。
个人认为在光线等条件都良好的情况下,顺光拍摄一些小场景手机和单反不会造成太大的差别,手机和单反最大的差距就是在景深的控制上。
单反镜头的光圈可调节,而手机确是一个定焦头,虽然现在手机光圈达到了1.8甚至是1.6左右。但还是在景深上没办法和单反相提并论。上图中用单反拍摄的钓鱼老人,前景和远景都虚化的非常的自然,老人离我至少5米开外。再看第二张图,老人离我也就是一米以内的范围,用手机拍摄确没能很好的虚化背景。这就是手机的短板之处。不过目前很多手机厂商都采用了双摄方案,类似于苹果手机的双摄,除了一个广角镜头,另外一个属于56mm焦段的镜头,而手机中有一个“人像模式”,在拍摄人像模式时都要在2.5米之内才能够实现背景虚化,超过2.5米也就没什么卵用了。还有就是有些手机的所谓大光圈模式,那种虚化更假,及其的不自然,手机拍照个人从来不用双镜头手机,只用单镜头手机。
3、单反实现光学变焦,而手机只能是数码变焦了。
单反和相机怎么区别
单反和手机拍照的区别
1、首先就是感光元件大小,由于现在都是采用感光元件捕捉光线,并通过电路转化为光信号,经过ISP图像处理器的处理之后生成图片,而在捕捉光线的环节中,感光元件的面积就至关重要;目前由于手机内部体积等原因的限制因此即便像松下Lumix CM1使用了1英寸的CMOS,即便是与目前微单上面使用较多的APS-C规格的CMOS相比,一英寸感光元件尺寸为13.2*8.8mm,而APS-C为24.9mm*16.6mm,尺寸上大了接近一倍;而更大的传感器能够接收到更多光线,而且由于单像素面积的增大,夜晚等弱光条件下的表现也更为出色;
2、动态范围,同样是得益于更大的尺寸的传感器,在动态范围上面的表现更好;动态范围简单来说就是传感器能够感应到捕捉到的光信号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比值,一般自然场景中的动态范围要比传感器可以捕捉到的大不少,因此一个传感器的动态范围越好就能够捕捉更多画面的细节,尤其是在高光和暗部上面的细节;
3、此外,同样是更大的尺寸的传感器在色彩表现以及感光性能上面都会有优势,比手机上面的传感器的性能更加出色;
4、机身防抖,现在越来越多手机已经配备有OIS的光学防抖功能,但同样是由于手机内部空间的限制,因此在OIS的效果上并不如单反的机身内多轴防抖系统的效果;此外再加上还有不少镜头自身也是带有防抖功能,因此在相对来看,在防抖性能以及抑制画面抖动的效果上都有更好的表现;
5、景深和虚化是通过光圈和镜头焦距控制的,由于目前主流的手机都采用的是固定焦距的镜头,而可变光圈也只限制于固定的光圈数可变,因此实现长焦和虚化效果主要是通过多镜头系统合成和ISP后期处理实现,在效果上面也是与单反有一定的差距;
6、不过,小巧的机身也让手机能够随时进行抓拍,拍照更为方便,而目前手机拍照的素质也已经能够胜任日常记录生活实用;
7、手机搭载的智能系统得益于采用智能系统,在后期照片处理和分享中更方便快捷;而且更为简洁设计的操作界面,和AI功能的辅助,使用手机拍照无需调节太多参数,使用起来也更为简便;
以上就是关于单反和手机拍照的区别
单反相机和相机
非常非常非常好的问题!!!
买了单反以后,是不是意味着还要买镜头?这就要看本身的需求和追求了!
9年前买第一台单反的时候,D3000套机。残幅+18-55,尼康的银圈。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从刚开始的时候嫌弃狗头,到后来慢慢觉得狗头挺好用的,再到最后狗头的镀膜已经掉了,并且发现狗头已经限制了自己拍摄。那么此刻应有掌声,因为自己的技术已经精进了,可以考虑另购镜头了,慢慢的就会换机身,加配件比如说闪灯啊,等等。
以上是一个从所谓的爱好者慢慢入坑的过程,就像沼泽,越陷越深。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旅行的时候用用,日常基本用手机这种。而现在的入门全幅都可以配24-105这种焦段的恒定光圈镜头,而且目前入门全幅价格也比之前好太多太多了。如果这样的话,24-105这支镜头其实涵盖了24,35,50,85,105这几个非常经典的焦段。旅行,24,35端可以拍广角,拍人也能出大长腿。35,50段可以拍拍人文,扫街。85,105段可以拍人。如果说只是拍照,这样的一机一镜足够,不需要额外买镜头了。但是如果说是拍多了想慢慢玩摄影,或者来点比较高级的东西,可能就会到开头说的,深陷沼泽。
所以你这个问题的最好答案就是问回你自己,买单反是为了拍照?还是摄影?!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用。
附图一:D3000+18-55 f3.5-5.6
附图二:D600+70-200 f4
附图三:D600+图丽11-16 f2.8
单反相机和相机区别
一、单反镜头和电影镜头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电影镜头没有呼吸,单反镜头往往会有很大的呼吸效应。
什么是呼吸效应,呼吸效应,就是镜头在对焦时候,因为焦点变化引起的焦距的变化。使得图像产生变大或变小的效应。在固定图像拍摄的时候,没有人去注意这种效应,只求在焦点的图像清晰即可。而电影是一个动态的画面,画面不仅有平面的两个维度,还有一个时间的第三个维度。因此,当拍摄一个人从远处走向近处的时候,焦点需要连续的跟着这个人进行变化,当这个变化引起了构图的变化。看着就不那么令人舒服了。
二、电影镜头一般要求像场更加均匀。暗角更小。电影最后投射到的屏幕是非常巨大的,当边缘暗角过于明显,会影响观影效果。
三、边缘分辨率和中心分辨率更加一致。摄影镜头因为成本的问题,对这些考虑相对有所舍弃。很多摄影镜头中心的分辨率很高,边缘的分辨率则很低。毕竟在一个照片上,我们关心的,视觉焦点绝大部分在中间点。而电影因为需要表达故事的内容和故事需要,有时候重心点不在中间,而在边缘,慢慢移动到中间,如果,这时候边缘的人影模模糊糊,而移动到中间时候又变的无比锐利,这种效果会让电影感觉很不舒服。
四、电影镜头的光圈一般用无极光圈,这样可以通过光圈的变化,让光影产生一种流畅的渐变明暗的效果。而摄影镜头以前为了控制准确的曝光,往往,使用定位嗑蹦,锁定一定大小的光圈,使得拍照的光圈与摄影速度进行等效的匹配。而这往往影响电影效果的处理。
五、电影镜头的光圈往往采用T值,T值代表的实际通光量大小。比如同样的光圈,不同的焦段的镜头,最后曝光的速度不一样,而电影镜头的T值,基本上可以保证,不同焦段的镜头同T值曝光速度基本相同
六、摄影镜头里有自动光圈功能,而电影镜头里没有自动光圈功能。也就是,电影镜头光圈值在那里,镜头的通光就在那里。而摄影镜头平时光圈一般都停留在最大光圈的状态下,只是在一按下快门,或者按下景深预测妞后,才将光圈缩小到设定的大小。
七、其他的还有些小的并不明显的功能,比如电影镜头有后焦校准镜片。即调整后焦校准镜片,来校准镜头焦距。
由于以上的几个因素,所以形成了电影和摄影对镜头的不同的要求。所以在设计电影镜头的时候,需要根据这些要求,对摄影镜头进行电影标准的改造。
谢谢关注我的今日头条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