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和脂质区别(脂质和油脂的关系)
脂质和油脂的关系
脂质分子由甘油和三种脂肪酸组成。脂类不是蛋白质和淀粉等高分子化合物,因此没有形成脂类的基本单位;脂质分为三类:脂肪、脂质和甾醇。它们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它们为人体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它们是人类细胞组织的组成部分。
脂质(磷脂、甾醇和脂肪)含有C、h和O。一些脂质还含有N和P。例如,磷脂含有P,维生素D含有N。脂肪只含有C、h和O。碳、氢、氧、氮和磷是五种元素。在高中生物学中,脂类还可以细分为磷脂、脂肪和甾醇,其中磷脂含有磷,甾醇含有氮。
大多数脂质是由脂肪酸和醇形成的酶及其衍生物。大多数参与脂质组成的脂肪酸是含有4个以上碳的长链羧酸,酒精成分包括甘油(甘油)、鞘氨醇、高级醇和甾醇。脂类主要由碳、氢和氧组成,有些还含有氮、磷和疏水性。
不溶物水且可由非极性有机溶剂(如乙醚、氯仿和苯)萃取的化合物统称为脂质。脂质包括脂质(甘油三酯)和脂质(磷脂和甾醇)。脂质是人体内的一类有机小分子物质。它们涉及面广,化学结构差异大,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它们的共同物理性质是不溶物水,但溶于有机溶剂。它们可以在水中相互聚集,形成内部疏水性聚集体。
油和脂质的区别
原油定义:从地下开采出来的天然石油。它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
汽油:英文名为:ULP,外观为透明液体,主要成分为C4~C12脂肪烃和环烃类,并含少量芳香烃和硫化物。按研究法辛烷值分为90号、93号、97号三个牌号。具有较高的辛烷值和优良的抗爆性,用于高压缩比的汽化器式汽油发动机上,可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减少燃料消耗量;具有良好的蒸发性和燃烧性,能保证发动机运转平稳、燃烧完全、积炭少;具有较好的安定性,在贮运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早期氧化变质,对发动机部件及储油容器无腐蚀性。
柴油(Diesel):又称油渣,是石油提炼后的一种油质的产物。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它的主要成分是含9到18个碳原子的链烷、环烷或芳烃。它的化学和物理特性位于汽油和重油之间,沸点在170℃至390℃间,比重为0.82~0.845kg/l。
凝析油概念
凝析油:是指从凝析气田或者油田伴生天然气凝析出来的液相组分,又称天然汽油。其主要成分是C5至C11+烃类的混合物,并含有少量的大于C8的烃类以及二氧化硫、噻吩类、硫醇类、硫醚类和多硫化物等杂质,其馏分多在20 ℃ -200 ℃ 之间,挥发性好,是生产溶剂油优质的原料
凝析油的特点是在地下以气相存在,采出到池面后则呈液态。凝析油到了地面是液态的油,在地层中却是气体,叫凝析气。凝析气是石油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溶解在天然气中形成的混合物。凝析气藏位于地下数千米深的岩石中,开发得到的主要产品是凝析油和天然气。
脂质与油脂的关系
我国以前的RDA只列出脂肪能量占总能量百分比,成人为20%~25%,儿童青少年为25%~30%,其中未规定脂肪酸的供给量。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结合我国饮食结构实际,并参考各国不同人群脂肪DRI,提出中国居民每天饮食脂肪参考摄入量。
其中,青少年期 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同时性发育开始,从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有较明显的变化。
此时身体成分中脂肪占有较高的比例,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也较高。
发达国家青少年脂肪的RDA占总能量的30%~35%,10%来自饱和脂肪酸,10%来自多不饱和脂肪酸。
我国1988年RDA规定脂肪能量占总能量的25%~30%,未规定脂肪酸的摄入量。
油脂与脂质
C₆H₅O₆(C₁₈H₃₇NO₃)₃三甘油脂肪酸酯,这是猪油里的一个主要成分。要把食用油全部表示出来很困难的,因为这些食用油都是很多脂质的混合物。不过大都是混合甘油三酯,还有一部分的亚油酸CH₃(CH₂)₄CH=CHCH₂CH=CH(CH₂)₇COOH,油酸C₁₈H₃₄O₂等。
油的种类
油是多种非常不同的物质的日常统称,因此它的分类并不系统,一般人们按它的来源、用途等分类。
生物油
化学上生物油属甘油,它们与脂肪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熔点比脂肪低。
许多植物油被用来食用(比如菜油、向日葵油、橄榄油等)。动物油中用作食用油的相对来说比较少(比如鱼肝油),动物油与脂肪的区分也不十分明确。此外动物油还被用在工业中做润滑油、肥皂等。
精油
精油是易挥发的、有芳香气味的植物油(比如玫瑰油),常用在化妆品中。
矿物油
矿物油主要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石油,其主要组成部分是烷烃。大自然中的原油大多数含有杂物,除少数例外外(比如利比亚的原油)都含有比较多的硫和其它物质。
油脂和脂质有什么区别
油脂是油与脂肪的合称,又称为三酸甘油酯,而将油脂水解即变成甘油与脂肪酸,油脂的熔点则取决于其脂肪酸部分的种类,由碳数较多的饱和脂肪酸所形成的油脂在常温下多为固体。
而高级脂肪酸,指含十个碳原子以上的脂肪酸。例如,硬脂酸、软脂酸和油酸等。硬脂酸、软脂酸属于饱和高级脂肪酸,常温呈固态。油酸的烃基里含有一个双键,它属于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常温下呈液态。
两者为不同的化学物质,前者为一类脂肪,后者为一种脂肪酸。
脂质和油脂的关系图
酯
“酯”,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zhǐ,在六书中属于假借字。“酯”的基本含义为有机化合物的一类,低级的酯是有香气的挥发性液体,高级的酯是蜡状固体或很稠的液体、几种高级的酯是脂肪的主要成分。
脂质
脂质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生物有机分子,是脂肪和类脂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脂质又称为脂类,是不溶于水而高度溶于非极性溶剂的一大类有机分子,包括脂肪、磷脂、糖脂、类固醇、蜡。
脂质是人体机体重要的物质,各种分子化学结构差异大,生理功能也不同。血浆中的脂质主要有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这三者水平升高,则会加大血管粥样硬化的风险。
脂肪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参与多种代谢,并且储存能量。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