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数据库(如何设计数据库索引)
如何设计数据库索引
数据库索引的作用相当于书的目录,就是提高数据的查询速度,不同的数据库索引类型不用,比如SQL SERVER就有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聚集索引提高数据的查询速度,非聚集索引对提高查询速度不利,但可以提高数据的删除或插入速度,因为它的逻辑页面和物理页面不一致
如何设计数据库索引表
根据评标项目内容所在的页码填写。
一般需要在文件前面添加评分索引表,填上评标项目及所在的页码。
一般是这样填写:
1、只有一页:第XX页;
2、有多页的:第XX页至第XX页。
数据库设计索引的基本原则
信息检索的步骤
一、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检索要求
课题的主题内容、研究要点、学科范围、语种范围、时间范围、文献类型等
二、选择信息检索系统,确定检索途径
1、选择信息检索系统的方法:
(1)在信息检索系统齐全的情况下,首先使用信息检索工具指南来指导选择;
(2)在没有信息检索工具指南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浏览图书馆、信息所的信息检索工具室所陈列的信息检索工具的方式进行选择;
(3)从所熟悉的信息检索工具中选择;
(4)主动向工作人员请教;
(5)通过网络在线帮助选择。
2、选择信息检索系统的原则:
(1)收录的文献信息需含盖检索课题的主题内容;
(2)就近原则,方便查阅;
(3)尽可能质量较高、收录文献信息量大、报道及时、索引齐全、使用方便;
(4)记录来源,文献类型,文种尽量满足检索课题的要求;
(5)数据库是否有对应的印刷型版本;
(6)根据经济条件选择信息检索系统;
(7)根据对检索信息熟悉的程度选择;
(8)选择查出的信息相关度高的网络搜索引擎。
三、选择检索词
确定检索词的基本方法:选择规范化的检索词;使用各学科在国际上通用的、国外文献中出现过的术语作检索词;找出课题涉及的隐性主题概念作检索词;选择课题核心概念作检索词;注意检索词的缩写词、词形变化以及英美的不同拼法;联机方式确定检索词。
四、制定检索策略,查阅检索工具
1、制定检索策略的前提条件是要了解信息检索系统的基本性能,基础是要明确检索课题的内容要求和检索目的,关键是要正确选择检索词和合理使用逻辑组配。
2、产生误检的原因可能有:一词多义的检索词的使用;检索词与英美人的姓名、地址名称、期刊名称相同;不严格的位置算符的运用;检索式中没有使用逻辑非运算;截词运算不恰当;组号前忘记输入指令“s”;逻辑运算符号前后未空格;括号使用不正确;从错误的组号中打印检索结果;检索式中检索概念太少。
3、产生漏检的原因或检索结果为零的原因可能有:没有使用足够的同义词和近义词或隐含概念;位置算符用得过严、过多;逻辑“与”用得太多;后缀代码限制得太严;检索工具选择不恰当;截词运算不恰当;单词拼写错误、文档号错误、组号错误、括号不匹配等。
4、提高查准率的方法有:使用下位概念检索;将检索词的检索范围限在篇名、叙词和文摘字段;使用逻辑“与”或逻辑“非”;运用限制选择功能;进行进阶检或高级检索。
5、提高查全率的方法有:选择全字段中检索;减少对文献外表特征的限定;使用逻辑“或”;利用截词检索;使用检索词的上位概念进行检索;把(W)算符改成(1N),(2N);进入更合适的数据库查找。
五、处理检索结果
将所获得的检索结果加以系统整理,筛选出符合课题要求的相关文献信息,选择检索结果的著录格式,辨认文献类型、文种、著者、篇名、内容、出处等项记录内容,输出检索结果。
六、原始文献的获取
1、利用二次文献检索工具获取原始文献
2、利用馆藏目录和联合目录获取原始文献
3、利用文献出版发行机构获取原始文献
4、利用文献著者获取原始文献
5、利用网络获取原始文献
数据库索引的设计原则
索引分为聚簇索引和非聚簇索引两种,聚簇索引 是按照数据存放的物理位置为顺序的,而非聚簇索引就不一样了;聚簇索引能提高多行检索的速度,而非聚簇索引对于单行的检索很快。根据数据库的功能,可以在数据库设计器中创建三种索引:唯一索引、主键索引和聚集索引。在数据库表中创建的索引可以是是唯一索引、主键索引和聚集索引景安服务器即使为您解答
如何设计数据库索引类型
常用规则
1、表的主键、外键必须有索引;
2、数据量超过300的表应该有索引;
3、经常与其他表进行连接的表,在连接字段上应该建立索引;
4、经常出现在Where子句中的字段,特别是大表的字段,应该建立索引;
5、索引应该建在选择性高的字段上;
6、索引应该建在小字段上,对于大的文本字段甚至超长字段,不要建索引;
7、复合索引的建立需要进行仔细分析;尽量考虑用单字段索引代替:
正确选择复合索引中的主列字段,一般是选择性较好的字段;
复合索引的几个字段是否经常同时以AND方式出现在Where子句中?单字段查询是否 极少甚至没有?如果是,则可以建立复合索引;否则考虑单字段索引;
如果复合索引中包含的字段经常单独出现在Where子句中,则分解为多个单字段索引;
如果复合索引所包含的字段超过3个,那么仔细考虑其必要性,考虑减少复合的字段;
如果既有单字段索引,又有这几个字段上的复合索引,一般可以删除复合索引;
8、频繁进行数据操作的表,不要建立太多的索引;
9、删除无用的索引,避免对执行计划造成负面影响;
以上是一些普遍的建立索引时的判断依据。索引的建立必须慎重,对每个索引的必要性都应该经过仔细分析,要有建立的依据。
因为太多的索引与不充分、不正确的索引对性能都毫无益处:在表上建立的每个索引都会增加存储开销,索引对于插入、删除、更新操作也会增加处理上的开销。
另外,过多的复合索引,在有单字段索引的情况下,一般都是没有存在价值的;相反,还会降低数据增加删除时的性能,特别是对频繁更新的表来说,负面影响更大。
总的来说,小型表肯定不建索引,或者数据库记录在亿条数据级以上,还是建议使用非关系型数据库。 还有些特殊字段的数据库,比如BLOB,CLOB字段肯定也不适合建索引。
对千万级MySQL数据库建立索引的事项及提高性能的手段
注意事项:
首先,应当考虑表空间和磁盘空间是否足够。我们知道索引也是一种数据,在建立索引的时候势必也会占用大量表空间。因此在对一大表建立索引的时候首先应当考虑的是空间容量问题。 其次,在对建立索引的时候要对表进行加锁,因此应当注意操作在业务空闲的时候进行。
如何设计数据库索引方式
1.打开一个excel工作簿,我这里就新建一些工作表来举例,如图。
2.在第一个工作表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插入命令,然后重命名为【索引目录】。
3.点击选中【索引目录】工作表中的B1单元格,然后点击菜单【公式】中的定义名称。
4.在弹出的定义名称窗口中输入名称【索引目录】,然后在引用位置文本框输入公式 =INDEX(GET.WORKBOOK(1),ROW(A1))&T(NOW()) ,最后点击确定。
5.点击B1单元格,输入公式=IFERROR(HYPERLINK(索引目录&"!A1",MID(索引目录,FIND("]",索引目录)+1,99)),"") 确定后拖拽快速填充下方单元格。
6.现在目录索引建立完毕,单击需要的章节即可直接跳转到工作表。
数据库索引应该如何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和建立数据库的过程。
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数据库模型,包括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和验证设计。
1、一对一设计原则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对一关系设计原则进而开展数据维护工作,通过利用此原则能够尽量减少维护问题的出现,保证数据维护工作顺利开展同时降低维护工作难度。
在此过程中,尽量避免数据大且数据杂现象出现,否则既会影响到软件开发进度,又会增加工作难度,给其产品质量带来影响。
所以,设计工作人员必须重视起此问题。
同时充分了解实体间存在的必然联系,进而实现信息数据分散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整体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软件应用程序可靠性、科学性、安全性以及自身性能。
2、独特命名原则
独特命名原则的应用是为了减少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出现重复命名和规范命名现象出现。
通过应用此原则能够减少数据冗杂,维护数据一致性,保持各关键词之间存在必然相对应联系。
独特命名原则能够锻炼工作人员对大小写字母熟练操作能力,有利于规范化后台代码工作的开展。
3、双向使用原则
双向使用原则包括:事务使用原则和索引功能原则。
首先,双向使用原则是在逻辑工作单元模式基础上实现其表现形式的,不仅给非事务性单元操作工作提供基础保障,也保证其能够及时更新、获取数据资源。
索引功能原则的有效运用,使其获取更多属性列数据信息,并且对其做到灵活排序。
目前,软件市场常见的索引模式有:多行检索聚簇索引和单行检索非聚簇索引。
数据库索引怎么设置
打开数据库表,单击设计按钮,在表设计窗口中,选定要建立索引的字段,再打开索引下拉框,选择其中的索引选项,打开视图菜单,选择索引选项,或单击工具栏中的索引按钮,打开索引对话框,确定索引名称,索引字段和索引排序方向,保存表,结束表索引的建立。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