砾石与卵石区别(卵石和砾石哪个粒径大)
卵石和砾石哪个粒径大
砾石是指平均粒径大于2毫米小于64毫米,有尖锐棱角的岩石或矿物碎屑物,地质学中将表面光滑无尖锐棱角的天然岩石定义为卵石,粒径小于2毫米的定义为砂。
砾石可以细分为细砾(粒径为2-10毫米),粗砾(10-100毫米)和巨砾(大于100毫米);典型的砾石比重为1800千克/每立方米。
砾石由暴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而成;常沉积在山麓和山前地带;或由于岩石被水侵蚀破碎后,经河流冲刷沉积后产生;砾石胶结后形成砾岩或角砾岩。
砾石可用来铺路,目前全球的砾石路总长甚至超过水泥路和沥青路总合。细砾还是制作混凝土的重要材料。
卵石砾岩
中卵石是指由岩石经过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大于5mm的颗粒。卵石是经过很长时间,逐渐形成的。卵石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岩石风化、崩塌阶段;第二阶段是岩石在河流中被河水搬运和磨圆阶段。
卵石是自然形成的无棱角岩石颗粒,可形成砾岩。
很显然,中卵石不是生物。
卵石与砾石
砾石和碎石的区别,来源不同:砾石是长期的经过河流流水的冲刷,将石块尖锐的棱角打磨光滑而成,而碎石就是由天然岩石、卵石或者矿石经过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
2、建筑性能不同:砾石稳定性不是很好,在一些对建筑的强度和承重能力有很高要求的地方,是禁止使用砾石的。
卵石和圆砾
砂石:粒径为0.074~2mm的矿物或岩石颗粒称为砂,粒径大于2mm的称为砾或角砾。
砂砾:指砂和砾石的混合物或小卵石、巨石(一种受水或天气侵蚀而成的岩石)。直径大于2毫米,比沙砾直径大。可用于道路基层铺设。
砂砾是泛指细碎的小石子,建筑中过去通常是指砂和卵石,并把砂、卵、石块统称为砂石材料。随着碎石应用的越来越多,为了对砂石材料有有确切的定义,现在对砂石材料有了新的分类和名字。
砂石材料按形状分类有石料和集料两种。
1.块状石料简称石料;
2.粒状石料简称集料。
集料又按大小分为:
1.粗集料:如碎石、卵石
2.细集料:如砂、石屑
细集料定义:
在沥青混合料中,指粒径小于 2.36mm 天然砂,人工砂及石屑。
在水泥混凝土中,指粒径小于 5mm 的天然砂、人工砂。
天然砂:由岩石在自然条件下风化形成的。
天然砂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河砂:性质较好,多用。
2.山砂:含泥量及有机杂质多。
3.海砂:混有贝壳和盐分等有害杂质。
人工砂:由岩石轧碎而成的颗粒,表面有棱角,较洁净,但价格较高,无特殊情况多不采用。
粗集料是指细集料以外的粒状集料,如较粗的砂、碎石、卵石。
卵石和砂砾的区别
砾砂是褐灰色或褐红色,颜色与当地地质条件有关。砂为中粗砂,含量约50-55%,余为砾石,松散、稍密砂土中砾粒(粒径大于2毫米)含量占总质量25%~50%的砂。砾石分长石、石英及花岗岩等,粒径一般20-30mm,多呈圆棱角状,遇水扰动易垮塌。
砂砾指的是砂和砾石的混合物,小卵石与巨石(一种受水或天气侵蚀而成的岩石)也被称为砂砾。在砂砾、砂石(sand)、淤泥(silt)和黏土(clay)中,砂砾是最大的,直径大于2mm,砂其次,直径小于2mm,淤泥第三,直径小于十六分之一毫米,黏土(粘土)最小,直径小于二百五十六分之一毫米。
可见,砾砂和砂砾的区别:砂砾是褐灰色或褐红色,颜色与当地地质条件有关。砂为中粗砂,含量约50-55%,余为砾石,松散、稍密砂土中砾粒(粒径大于2毫米)含量占总质量25%~50%的砂。砾砂是指砂和砾石的混合物,小卵石与巨石(一种受水或天气侵蚀而成的岩石)也被称为砾砂。
卵石和砾石哪个粒径大一点
石子怎么分一、二、三类
1、建筑工程上面使用到的石子会划分为一、二、三类,如果是一类的石子,它的含泥量需要控制在0.5%以内,泥块含量为0。如果是二类的石子,含泥量在1.0%以内,泥块的含量需要控制在0.2%以内。如果选择的是三类的石子,含泥量控制在1.5%以内,泥块含量需要控制在0.5%以内。
2、坚固性指标也不一样,也就是说指质量损失。如果是一类的,质量损失需要控制在5%以内。如果是二类的,在8%以内,三类的需要控制在12%以内。
3、所形成的空隙率也是不一样的,一类需要在43%,二类需要在45%以内,三类需要控制在4%17以内。同时吸水率也不同,一类控制在1%,二类和三类需要控制在2%以内。
4、所以我们可以直接根据含泥量,包括泥块的含量,质量损失、空隙率、吸水率来区分一类、二类、三类的石子。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