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量等级是按照什么来划分的?颜色(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
大家好,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雨量级别是根据什么划分的?很多人还不知道颜色。下面是详细的解释。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降雨量级别根据降雨量进行分类。降雨量是一定时间内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落在地面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
小雨:24小时降雨量小于10毫米。
中雨:24小时降雨量10 ~ 25毫米。
暴雨:24小时降雨量25-50毫米。
暴雨:24小时降雨量50-100毫米。
暴雨:24小时降雨量100 ~ 250毫米。
暴雨:24小时降雨量大于250毫米。
降雨量达到一定水平时的危害:
1.洪灾
洪水灾害的发生是由于暴雨、大暴雨引起的水量过多或过于集中。暴雨还会导致洪水爆发和河流泛滥。洪水灾害不仅危害农作物、果业和渔业,还会毁坏农舍和工农业设施,甚至造成人畜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洪水都是由暴雨引起的。
2.涝灾
涝灾包括涝灾和内涝两部分。渍水是因为雨后农田积水,超过了农作物的抗洪能力。渍涝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高,往往导致土壤水分饱和,作物根系活动层水分过多,不利于农业生长,形成渍涝灾害。但大部分地区涝灾和涝灾并存,有时很难完全分开,故统称为涝灾。渍涝灾害是由于暴雨突然而大,容易导致渍涝,土壤孔隙充满水分,导致陆生根系缺氧,抑制根系生理活动,产生有毒物质,使作物受害,减产。
降雨等级的分类是什么?颜色本文到此结束。希望能帮到大家。如果信息有误,请联我们进行更正。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