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怎么煮(土豆怎么煮才不容易碎)
土豆怎么煮才不容易碎
【原料】排骨500克、小土豆250克
【辅料】花椒20粒、草果1粒、肉寇1粒、大料2个、香叶2片、当归适量
【调料】盐3克、冰糖5克、酱油20毫升、葱10克、姜8克
做法
1、排骨冲洗干净,再放入冷水锅中焯水;
2、水煮开之后,撇去浮沫,转成小火炖煮;
3、小土豆去皮后洗净,葱切小段,姜切成片;
4、排骨中加入葱、姜和所有辅料,小火炖大约30分钟后将排骨捞出,汤盛入盆中备用;
5、另外起锅,倒入适量的油,放入排骨,加入酱油后翻炒均匀;
6、倒入炖排骨的汤,加入冰糖、盐和小土豆,上盖炖至收汁即可。
小诀窍
1、排骨需事先用冷水浸泡出血水,再冷水下锅汆烫,才能将血沫和腥味去除。
2、土豆最好选用小土豆,并且要用炖排骨的汤来炖土豆。
3、最后汤汁要收得浓稠一点,这样才会更入味,而且汤汁还可以拌饭。
土豆怎么煮不会软
不是因为土豆遇到酸菜才变硬的,而是土豆煮的时间不够长就放了酸菜才会有那种感觉,你可以试试把土豆多煮会儿再放酸菜。
酸菜,主要存在于中国东北地区和德国,中国西南地区也亦有存在。古称菹(zū), 《周礼》中就有其大名。北魏的《齐民要术》,更是详细介绍了我们的祖先用白菜(古称菘)等原料腌渍酸菜的多种方法。
土豆怎么煮不会烂又入味
这就看你自己的心情想不想费事了,我一般五花肉炖土豆就是先把五花肉里的多余油脂靠出来,把两面煎的焦黄,然后再放酱油,然后再放土豆这样出来肉上没有那么多的肥肉更加好吃。
焯水的话呢,煎油的时候熟的更快一点,出锅的时候口感更加软烂一点,看你喜欢吃什么口感了。
土豆怎么煮才不容易碎掉
土豆煮一煮就能变软好吃。土豆煮十五分钟左右就会软。个头较大的土豆整个放入锅中煮,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一将土豆切块放入锅中煮,这样,土豆煮大约十五分钟就会变软。在煮土豆的时候可以用冷水煮制,因为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土豆也在发生变化,可以更快地将土豆煮软,而且煮出来的土豆也更软糯;也可以在煮土豆的时候放入一些醋,加醋不但能防止土豆变黑,从而损失其营养物质,也可以让土豆更软。
土豆要怎么煮才不会散
1、土豆一定要贮藏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一般贮藏温度在摄氏10度左右为宜,温度高了,土豆容易发芽,温度太低,土豆容易冻坏变黑。
2、土豆变青是由于土豆被日光照射引起的,即使不被阳光直射,但只要遇到光亮,时间长了,土豆表皮也会慢慢变青。为了防止土豆变青,在存放土豆的时候,不仅要避开阳光,还要避免遇到光亮。
3、在家里,防止土豆变绿的简易方法,在放土豆的时候,在土豆的上面用东西遮盖一下就可以了,最简单实用的办法,就是用几张报纸盖在土豆上面,报纸一方面可以遮挡光线,另外也可以减缓土豆水分的蒸发。也可以找一个不用的纸箱,将土豆放在纸箱内盖上箱盖就可以了。
土豆贮藏时间长了,如果保管不当,常出现发芽或部分表皮发黑变绿等现象。长芽的土豆在幼芽及芽眼部分含有大量有毒物质龙葵素。它是一种生物碱,有溶血和刺激粘膜的作用,食后常发生中毒。
发芽土豆中毒的潜伏期短的为30分钟,长的达3小时,临床表现首先出现消化道症状,咽喉部及口腔有烧灼感和痒感,上腹部有烧灼样疼痛,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偶有血便。严重者出现昏迷、瞳孔散大、呼吸困难等症状。 因此,对于土豆上长出的芽、发青的部位及腐烂部分应彻底清除。
如果土豆发青的面积较大,发芽的部位很多,应把这个土豆扔掉。制作土豆菜肴时,应先削皮,并烧熟、煮透。家庭食用青皮土豆时,应至少削去0.2厘米厚度的皮肉,并要将发芽部位深挖,并且要将切好的土豆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以上,使残存的龙葵素溶解在水中。
土豆怎么煮才不会粘锅
干焙洋芋丝不粘锅的方法:土豆丝要切的非常细,锅要热,油温高,火要旺,快速煸炒,使土豆丝快速成熟,爽脆可口。这样做出来的洋芋丝就不会粘锅了
土豆怎么煮才不容易碎窍门
煮常规大小的土豆,大约需要煮3~5分钟。先用大火烧开再改为文火,中途用筷子扎一下,若能轻松扎入,说明土豆已经煮熟,反之,则再煮2分钟。
马铃薯,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名山药蛋、洋芋、洋山芋、洋芋头、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阳芋、地蛋、土豆等。马铃薯在不同国度,名称称谓也不一样,如美国称爱尔兰豆薯、俄罗斯称荷兰薯、法国称地苹果、德国称地梨、意大利称地豆、秘鲁称巴巴等。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称为世界五大作物。
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其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全的,在欧美国家特别是北美,马铃薯早就成为第二主食。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