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毛笔字(如何写好毛笔字)
如何写好毛笔字
步骤/方式1
选择合适的字帖。
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字帖,作为临写的范本。
步骤/方式2
执笔
其次,要写好毛笔字,要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
步骤/方式3
要注意掌握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汉字是由各种笔画(如点、横、竖、钩、提、撇、捺、弯、折等)组成的。学写毛笔字,首先要掌握基本笔画的写法,结合写字的实际,仔细观察、分析、掌握。掌握基本笔画的写法,还要掌握笔顺的规则。先从什么部位开始,后从什么部位写,都是有一定的习惯和规则的。掌握了写字的笔顺规则,写起来就顺手,写得好。
怎么才能写好毛笔字
1:直线训练
直线训练包括横和竖,要求线条精细基本一致,中锋行笔。
2 :提按训练
提按训练,要求空中落笔,中锋行笔。
3:转笔训练
转笔训练,要求逆锋起笔,回锋收笔,中锋行笔。
怎样写好毛笔字
写好毛笔字的最佳方法应该先从描摹开始,其次进行临写、背写以及创作。此外,还应找到正确的练习姿势,包括坐姿、握笔姿势等。规划好每天、每周或每月的练习时间和次数。
此外,描摹比不是指单纯的描画原来的字迹,而是观察字的笔画顺序、下笔的轻重和正确的走向,练习到能够掌握笔画和字体结构后即可进行临写。
如何写好毛笔字视频教程
1、首先,要多鉴赏一些名家的书法作品,从字里行间中感悟这些优秀作品的美。因为书法是一个整体韵味的合成,而不仅仅是书写技法的单纯体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吸收美,进而消化美,最终达到散发美!
2、其次,就是在实际的书写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无论是站立还是坐写都要端正身姿;执笔的姿势也要规范,注意用力要适度,过紧过松皆不宜。
3、第三,学习掌握基本的书写技法。其实就是讲运笔的技法:运笔包括起笔、行笔(包括顿笔)、收笔三个过程。
4、最后,比较逼真地一种模仿方式,就是观看有关毛笔字书写的网络视频,更直观、贴切!
拓展资料
毛笔作为一种书写工具,其历史非常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留有毛笔描绘的痕迹。虽然西周以前迄今尚未见有毛笔的实物,但从史前的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觅到些许用笔的迹象。东周的竹木简、缣帛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
由此可知毛笔起于殷商之前。最早的毛笔,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该笔是发现最早的笔,是上古时代遗存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春秋、战国时对笔的叫法各地不一,有“笔”、“聿”、“拂”等多种名称。直到秦实行“书同文,车同轨”,才将笔的各种名称统一称作“笔”。
相传秦将蒙恬曾在善琏村取羊毫制笔,在当地被人们奉为笔祖。又据说蒙恬的夫人卜香莲也精通制笔技艺,被供为笔娘娘。到了汉代,笔已比较考究,路卮是当时的制笔高手。
汉代制笔头的原料除了兔毛之外,还有羊毛,鹿毛、狸毛、狼毛等,硬毫软毫并用。同时,笔管的质地和装饰也丰富起来。据正史书籍记载,我国著名的宣笔就发明于汉代。
练毛笔字的方法与技巧
对于毛笔字如何练习?如何提高毛笔字水平? 就以我写书法毛笔字经过分享大家,在读小学时候就开始写毛笔字,爸爸为我买了许多毛笔字字帖,最开始练习临摹,每天回家必须临摹十张,那个时候没有十字格,田字格啊,用那些废旧的书和报纸练习,交给爸爸检查,写的不认真,被挨打,那种日子不好过。时间久了临摹寂寞就越长了,就不知不觉发现自己的字有变化,在临摹过程中注意用笔技法。
我简单的跟大家分享一下用笔技法:
一、中锋运笔
中锋运笔是毛笔书写时的主要运行方式。蔡邕说的“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中的“笔心”指笔锋、笔尖。“常在点画中行”,是指经常在笔画的中间运行。由于毛笔是圆锥状态的,因此中间的笔毫要比两边的厚一些,墨汁多一些,所以写出来的笔画呈圆润浑厚的立体感觉,显得很饱满。这就叫“中锋运笔”。但有时候虽然笔锋在笔画的中间,但是毛笔不是处于圆锥状态,而是像油画笔那样呈扁平状态,这时候写出来的笔画质感会显得扁平薄怯,因此蔡邕要在前面冠上“圆笔属纸”四个字。如果书写过程中出现‘扁笔”,一种方法可以将毛笔在砚池边上掭一下,使它回复到圆锥状态;另一种方法以执笔的手指将笔杆转动一下,使落笔时扁笔交圆;还有一种方法是在书写过程中用调节笔锋的方法使其变圆。不过,“今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这种解释中锋运笔的方法,仍然令人觉得难以领会,因为具体书写时,笔锋已分布在笔画的中间和两侧,是很难找到所谓的笔心来的。因此应该用另一种更精确、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诠释。毛笔在纸上运行时,笔腹处于运行的前方,笔锋紧随其后,笔锋始终重复在笔腹所形成的墨迹之上,为中锋运笔。中锋运笔时,笔锋到笔腹的方向与毛笔的运行方向一致。
用中锋运笔写出来的笔画由于书写力度、速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质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笔画边线光洁平整,如刀切的一样,古称‘古钗脚”;另一类笔画边缘毛涩不平,如万年相藤,古称“屋漏痕”,或称之谓“金石气”。前者书写速度略快,用力平均,显示出刚健挺拔、富有朝气的美。后者书写速度略慢,比较用力,手指路有震颤。显示出遒劲涵蕴而又老成的美。初学者应该先练习前一种干净利索的线条。待熟练了再追求“屋漏痕”。实际上“屋漏痕”是功到自然而成的,决不是做作而成的,刻意用颤抖或扭动去做是不行的。
古人常用“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来形容笔画线条。所谓“力透纸背”,是指书写时笔力雄厚,墨能透过纸背。老师检验学生毛笔字写得是否认真,往往将元书纸反过来看笔画中间的墨色是否吃透了,如果笔画的两头与中间一样黑,说明这个学生写字认真,不马虎。如果发现笔画的头尾是黑的,而中段部分不黑,说明这个学生写字草率,一带而过。“入木三分”,典出自王羲之。他写的祭祀祝版(木板),因要重写新的祝词,叫木匠将字削掉,结果削去三分才不见墨迹。说明王羲之笔力浑厚,墨能进入到木板三分那么深。“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都是讲中锋运笔的力量和墨色实而不虚浮。
二、偏锋运笔
偏锋运笔与中锋运笔不同。偏锋运笔笔锋不在笔画的中间,而在其某一边行走;即笔锋处于笔画的一侧,笔腹处于笔画的另一侧,笔锋与笔腹在并列行走。偏锋运笔的笔锋一侧的笔画光洁平齐,笔腹一侧枯涩不平。这种一边光一边毛的笔画.因其不够完美,教历来被书家视为病笔。至于说书法家在写行、草书时,由于书写速度的加快,抑或为了加强作品的节奏感而出现的枯湿浓淡,甚至偶而的偏锋,该当别论。初学者首先要掌握的是中锋运笔的技法。
三、侧锋运笔
侧锋运笔是介于中锋运笔和偏锋运笔之间的一种运笔方法。也就是说从上往下投视,笔毫方向(中心线)与运行方向(笔画中心线)呈45度左右的夹角时,这种运笔方式叫侧锋运笔。
侧锋运笔所书写的笔画线条的质感也处于中锋运笔与偏锋运笔之间。笔毫方向与运行方向的夹角小于45度时,笔画的质感接近中锋效果;笔毫的方向与运行方向的夹角大于45度时,笔画的质感接近偏锋效果。侧锋运笔大量运用于行、草书中,不过,颜真卿的楷书横画常用此法。
毛笔在纸上运行时大致有以上这三种状况、不同的书体,对运笔的要求也不相同。篆书纯用中锋;隶书、楷书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行书、草书以中锋、侧锋为主,偏锋偶尔为之。由于笔毫是柔软的,因此有时落笔处于偏锋状态,运行过程中笔毫逐渐理顺调节成中锋。运笔的关键在于会使用中锋,会调节笔锋,令其保持中锋运笔,这就是笔法。
四、笔法术语
笔法的术语很多,学习毛笔字不能对笔法的术语一无所知,除了上述的中锋、偏锋、侧锋外,下面我们还要对笔法的其他术语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起笔 起笔,也叫落笔、发笔。即毛笔的笔尖接触纸面的霎间。
行笔行笔,指毛笔在纸上的运行。行笔有中锋、偏锋、侧锋三种情况。
收笔 收笔,指毛笔的笔尖离开纸面的霎间。
起笔和收笔均有两种情况,一种叫藏锋,一种叫露锋。
藏锋藏锋是指起笔和收笔的笔锋不显露出来,书写时将笔锋隐藏在笔画里面。藏锋起笔,一般用逆锋的方法,也就是向运行相反的方向逆入起笔,使笔锋藏在笔画内。藏锋收笔,一般用回锋的方法使笔锋藏于笔画内。这种藏蜂起笔和收笔的方法,不露锋芒,比较含蓄。给人以绵和遒润、沉着涵蕴的感觉。
露锋露锋是抬起笔和收笔的笔锋显露在笔画之外,直下起笔或直接出锋。这种起笔、收笔的方法,锋芒毕露,给人以精神外耀。爽利挺拔的感觉。
提笔 毛笔在行进过程中轻轻向上提,使笔画变细,叫提笔。但提笔的程度有个限制,那就是笔锋不能离开纸面,因为离开纸面就成收笔了。
按笔 毛笔在行进过程中轻轻向下按,使笔画变粗,叫按笔。
疾笔和涩笔疾笔是指运行速度较快。涩笔是指运行速度较慢。一般来说,疾笔所书写的笔画容易光洁秀劲,涩笔所书写的笔画易于毛涩凝滞。书写时快慢要得当。过快,笔画浮滑、乏力;过慢,笔致和形体易于呆痴。
转与折折,是指毛笔在运行过程中的某一点上突然改变方向。转与折的区别在于转是圆弧形的,没有折点;折是有棱角,有折点。如“礼”字,右边坚折横钩转弯的地方就是“转”,因是慢慢地弯过来的圆弧形,叫圆转。再如“口”字,横折竖的转弯处是方的,有棱角的,称“方折”。
方笔和圆笔方笔指笔画起笔的地方呈方形或菱形;圆笔指笔画起笔的地方呈圆形。方笔有锋芒、有棱角,容易见骨力,显得刚健果断;圆笔没有锋芒,不露圭角,骨力内涵,显得含蓄柔韧。一般来说,楷书笔画的起笔要有方有圆,方圆结合,这样才能显得丰富多变。
最后讲一下字帖方面,可以推进大家《九成宫醴泉铭》、《颜勤礼碑》、欧体《九成宫》。3
钢笔字练字方法技巧
虽然,练字不能速成,但里面还是有些诀窍的,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并熟练运用。空间结构、比例匀称、主笔副笔等,都要切记。
一、主笔优先空间大
主笔即字中的主题笔画,一个字只有一个主题笔画,其他笔画皆为从属笔画。主笔一定要抢占空间,突出形象,也就是说主笔占的空间要大一些,要写得张扬放开。
1、下横“三正土生”、上横“丁下万百”、中横“示示丹七”、长竖“中半牛来”等。
2、斜捺的上横不能写成很平的长横,一般是写成短横。如“大天夭夫”等。
3、撇短捺长。如“义又父文”等。
4、撇、钩、捺收笔应上下错落,不能写在同一水平线上。如“禾术未本”等。
5、提钩比较长。如“长衣表良” 等。
6、一字不能有两捺,捺画以点代之。如“栽”等。
7、竖弯钩,上有横时取斜势。如“已见电毛”等。右有撇时取斜撇。如“元允光龙”等。
8、横折钩,内有撇笔比钩高。如“勾力办勿”等。
9、横折钩,扁口框上宽下窄,如“四回”;长口框上下等宽,如“固图”;封口横末端架在钩上,如“四回”;扁口框内当偏左,如“回而”;长口框内部首应适当偏上,如“图国”;框内捺画写成点,如“囚图”。
二、左右结构有上下
10、左右结构,主笔偏旁占空间比例要大一些。如“记找影部”等。
11、右偏旁有纵笔的,则上高下低。如“伟代持降”等。
12、右偏旁有横笔的,则上低下高。如“仁江阳和”等。
13、右偏旁上有纵下有横笔的,则上高下高。如:“社值让佳”等。
14、右偏旁上横下纵的,则上低下低。如“何杆行灯”等。
15、对于左中右结构。右偏旁有横向主笔时,其宽窄比例是1:1:2,如“谢微”;右偏旁中有纵向主笔时,其宽窄比例又变成1:1:1,如“澎倒”。
16、左中右结构中,中部上有纵笔的,中间高两边低,如“微湖”;中部上有横笔的,中间低两边高,如“测例”;右耳旁一律低,如“脚绑”等。
三、上下结构要有形
17、上下、上中下结构,中间有横的写成菱形。如“茶答集梁”等。
18、上下、上中下结构,上有横笔的写成倒梯形。如“室宣学需”等。
19、上下、上中下结构,下有斜捺、竖弯钩或心字底、四点底、儿字底、衣字底、折文底的字,写成梯形。如“总充复哀”等。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