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怎么过(为什么要过中秋节)
为什么要过中秋节
菊花的花语是清净、高洁、我爱你、真情、长寿。菊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早在《礼记.月令》里就有“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的记载。
在万木萧疏、群芳凋零的秋季,只有菊花却傲然开放,所以菊花也有高贵与长寿的象征,在我国有“寿客”之称,是寿堂布置和赠送老人和长辈的很好选择。教师节时赠老师菊花,寓意品格高尚;中秋节、重阳节赏菊、插菊,以祝老人长寿、家人幸福;现在,菊花于国庆时节盛放,更可寓意国家强盛、喜庆。
为什么要过中秋节作文
中秋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它又称为团圆节。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不管有多忙,也要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亲人,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庆祝中秋节。中秋节前的一天,我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桂花的香气随着秋风飘来飘去,我闻着这醉人的花香,只觉得香气扑鼻,仿佛身边是一片桂花林。哦!八月桂花香,原来中秋节快到了,桂花也飘香了。
回到家,又是一股诱人的香气传了过来,我定睛一看,居然是爸爸妈妈在吃月饼,虽然中秋节还没到,家里已经有好几盒月饼了,爸妈单位发的,亲戚送的。
爸妈说月饼多要赶紧吃,不用全都留到中秋节这一天。
我洗好手后挑了一个水蜜桃口味的小月饼,咬了一口,啊!真好吃。
饼皮非常松软,内部是新鲜香醇的果酱馅心,美味无比。很快就吃完了一个。
天已经渐渐地黑了,我又拿了一个哈密瓜口味的月饼跑到阳台上去看月亮。今天虽然不是中秋之夜,但是此时,月亮已经几乎成了圆形。
只见它在云层之间穿梭,一会儿躲到云层后面,好像害羞的小姑娘;一会儿又钻了出来,向我们咧开嘴开心地笑着,真象是一个调皮的小娃娃在和我们捉迷藏。
见此情景,我不禁想起了一首我们曾经学过的宋词,那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苏东坡望着月亮思念亲人、故乡,而那天正是中秋之夜!苏东坡因为被派往密州而不能回家乡团圆,他是多么伤心啊!我和他一样希望每个中秋节,家家户户都能团圆在一块儿,吃月饼赏月,过着幸福的日子。
我想,如今交通发达了,我们有了先进的交通工具,不用像苏东坡一样,回个家要很多天,甚至几个月。
身在异乡的人们,只要想回家,乘上轮船、汽车、火车、飞机,很快就能回到家。如果实在忙,不能回家的话,在中秋节这一天,也要记得给自己的父母、亲人们打个电话,发个E-mail问候一下。
月圆人也要团圆啊!此时的月亮好像知道我在看它,变得更大更明亮了。没几天就中秋节了,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的习俗
1、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拜祭月神。
2、燃灯。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3、赏月。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
4、观潮。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5、猜谜。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中秋节的意义
中秋节的意义是:团圆庆贺。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缓慢发展而来的。挖掘和弘扬中秋节中的团圆文化,发扬敬老孝亲、感恩父母的美德,也应该是中秋文化的范畴。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秋时节,人们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更多地被赋予了思念亲人的色彩。中秋节俗有久远源头,中秋节俗贴近了民众生活的需要,民众将秋季的节俗都集中到中秋,使中秋成为四季庆赏的大节之一。正因为八月十五的月亮很圆很亮的原因,所以这个节日又被称“团圆节”。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中秋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农历八月十六。赏月、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翻译: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2、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翻译: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3、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翻译: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4、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翻译:我们离别的太久了,已经过去七次中秋了。

为什么要过中秋节的来历
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起源于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演变成为中秋节1。另一种说法是中秋节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2。无论哪种说法,中秋节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相约赏月、扎灯笼、猜灯谜
为什么要过中秋节的原因
一、中秋节来历一般有三种说法:
1、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先秦西汉的儒家经典《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的意思,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发展到后来,贵族官吏、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遂渐渐传到民间。
2、源于农业生产中国自古是农耕民族,而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尤其到了八月中秋,正式各种农作物、果蔬陆续成熟的时候,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即秋天的中间这天作为节日,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3、月饼说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衍生出中秋节庆。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月饼象征着团圆,代表着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吃月饼以及送月饼这些都并非是自古有之,从历史记载中得知,最初的月饼并不是用来品尝的,而是先人用来祭月的祭品,而随着时代的更替,人们逐渐把赏月和品尝月饼合二为一,作为家人朋友团圆的象征,慢慢的,中秋节吃月饼就成了一种风俗习惯!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