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学习 > 正文内容

如何求个数(求个数公式)

2023-04-10 03:20:17自我学习1

求个数公式

在数学的数列求和试题中,

还会考到两个公式。

平方和公式,

立方和公式。

平方和公式:

从1 开始,前n个自然数平方的和。

(先平方,再相加)

1+2+3+4+5+6+7+……+n

=nx(n+1)x(2n+1)/6

G老师纯手写

立方和公式:

从1 开始,前n个自然数立方的和。

(先立方,再相加)

1+2+3+4+5+6+7+……+n

=(1+2+3+4+5+6+7+……+n)

=nx(n+1)/4

方数怎么算

方是体积单位,一方等于一立方米。

1.一立方米的物体是指1米长 X 1米宽 x 1米高大小的一个物体。

2.方即立方米的通俗叫法,木材(原木,指采伐后未经加工的木材,也就是砍下来的树,不规则形状)体积的计算方法是由国家林业局和国家计量局统一规定的。

3.量出小头的直径,再量出长度,按照国家林业部和国家计量局公布的材积表(原木体积计算表),计算出体积。

4.例如,小头直径在4-12cm的小径原木材积计算公式是:V=0.7854Lד(D+0.45L+0.2)的平方”÷10000。其中,V指体积,L指长度,D指小头直径。

100以内的算式

100以内的合数有50个,因为合数也就代表了是偶数。但是不包括数字二和数的定义是除了它本身和数字一组成的加法算式,还有其他的自然数相加,比如说五这个数字除了1+5以外,还会有2+3=5,所以说100以内的合数就是以偶数为主,也就是100÷2=50,一共有50个。

数列所有公式大全

不是每一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比如0 1 0 1 1 0 1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1 0。数列以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为定义域的函数,是一列有序的数。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通常也叫做首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以此类推,排在第n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项,通常用an表示。著名的数列有斐波那契数列,三角函数,卡特兰数,杨辉三角等。扩展资料:数列的函数理解:1、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定义域和值域上。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其有限子集{1,2,3,…,n}的函数,其中的{1,2,3,…,n}不能省略。2、用函数的观点认识数列是重要的思想方法,一般情况下函数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列也不例外,通常也有三种表示方法:a.列表法;b。图像法;c.解析法。其中解析法包括以通项公式给出数列和以递推公式给出数列。3、函数不一定有解析式,同样数列也并非都有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怎么推导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1)q≠1时,Sn=a1(1-q^n)/(1-q)=(a1-anq)/(1-q)

(2)q=1时,Sn=na1。(a1为首项,an为第n项,q为等比)

Sn=a1(1-q^n)/(1-q)的推导过程:

Sn=a1+a2+……+an

q*Sn=a1*q+a2*q+……+an*q=a2+a3+……+a(n+1)

Sn-q*Sn=a1-a(n+1)=a1-a1*q^n

(1-q)*Sn=a1*(1-q^n)

Sn=a1*(1-q^n)/(1-q)

等比数列在生活中也是常常运用的。如:银行有一种支付利息的方式——复利。即把前一期的利息和本金加在一起算作本金,在计算下一期的利息,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利滚利”。按照复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

求个数公式excel

关于计数,最常用的就是Cout系列函数和Sumproduct函数。

一、Count。

功能:统计指定范围中数值类型值的个数。

语法结构:=Count(值或单元格引用)。

目的:统计数值的个数。

注意事项:

Count函数的统计对像是数值,对非数值型的值不在统计范围内。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D3:D9)。

解读:

D3:D9单元格区域共有7个单元格,但D5单元格为文本类型(有倒立的小三角),D7单元格为空,所以数值单元格的个数为5。

二、Counta。

功能:统计指定范围内非空单元格的个数。

语法结构:=Counta(单元格区域)。

注意事项:

Counta函数的统计对象是非空单元格,即便是空格也在统计范围内。

目的:统计销量笔数。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A(D3:D9)。

解读:

因为Counta函数的统计对象为非空单元格,所以统计结果为6,而不是7。

三、Countblank。

功能:统计指定范围内空单元格的个数。

语法结构:=Countblank(单元格区域)。

注意事项:

Countblank函数的统计对象是空单元格。

目的:统计没有销量的人数。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BLANK(D3:D9)。

解读:

D3:D9区域一共有7个单元格,其中6个单元格有数值,只有1个空白单元格,所以Countblank函数的返回值为1。

四、Countif。

功能:计算指定区域中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个数,即单条件计数。

语法结构:=Countif(条件范围,条件)。

注意事项:

参数“条件”不区分大小写。即字符串“apples”和字符串“APPLES”将匹配相同的单元格。

目的:按“性别”统计人数。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D3:D24,I3)。

五、Countifs。

功能:统计一组条件所指定的单元格数,即多条件计数。

语法结构:=Countifs(条件1区域,条件1,条件2区域,条件2……条件N区域,条件N)。

注意实现:

1、参数“条件”不区分大小写。

2、参数“条件区域”和“条件”必须匹配成对出现,否则返回错误值。

目的:按“性别”统计相应“学历”的人数。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S(D3:D24,I3,F3:F24,J3)。

解读:

Countifs的返回结果为多个条件都成立时的值。

六、Sumproduct。

功能:返回相应的数组或区域乘积的和。

语法结构:=Sumproduct(数组1,数组2,……数组N)。

注意事项:

参数“数组”的维度必须相同,当只有一个数组区域时,计算各元素的和值。

目的1:按“性别”统计人数。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PRODUCT(N(D3:D24=I3))。

解读:

函数N的作用为将不是数值的值转换为数值类型,然后用Sumproduct对数组元素进行求和运算。

目的2:按“性别”统计相应“学历”的人数。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PRODUCT((D3:D24=I3)*(F3:F24=J3))。

如何计算平方根

求平方根计算公式:X(n+1)=Xn+(A/Xn−Xn)1/2。

平方根又叫二次方根,表示为±√,其中属于非负数的平方根称之为算术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实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只有一个平方根,就是0本身;负数有两个共轭的纯虚平方根。

一个正数如果有平方根,那么必定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显然,如果知道了这两个平方根的一个,那么就可以及时的根据相反数的概念得到它的另一个平方根。负数在实数系内不能开平方。只有在复数系内,负数才可以开平方。负数的平方根为一对共轭纯虚数。

求等差数列的公式需要哪些

等差数列是常见数列的一种,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而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例如:1,3,5,7,9……2n-1。

通项公式为:an=a1+(n-1)*d。首项a1=1,公差d=2。

通项公式推导:

a2-a1=d;a3-a2=d;a4-a3=d……an-a(n-1)=d,将上述式子左右分别相加,得出an-a1=(n-1)*d→an=a1+(n-1)*d。

前n项和公式为:Sn=a1*n+[n*(n-1)*d]/2

Sn=[n*(a1+an)]/2

Sn=d/2*n²+(a1-d/2)*n

注:以上n均属于正整数。

等差数列公式包括:求和、通项、项数、公差......等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770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