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内容

农历与阳历区别(农历和阳历的区别秒懂百科)

2023-04-11 19:12:05生活资讯1

农历和阳历的区别秒懂百科

农历并不是阴历. 简单来说,农历虽然也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来制订的,但还需要考虑太阳的运行、四季的变化,是一种阴阳合历,而不是阴历. 具体来说,阴历是相对阳历而言的,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来制定的.阴历把月亮圆缺循环一次的时间算做一个月,12个月算做一年。

然而月亮圆缺循环一次--一个朔望月,是29天12时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为方便,阴历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两种,逢单月是大月30天,逢双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实际上,一个朔望月并不正好等於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的平均数--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所以12个朔望月实际上要比354天多8小时48分34秒,30年就要多出11天。因此,阴历30年中就要安插11年闰年,每逢闰年就在12个月多加一天。阴历的闰年是355天。这样,阴历每30年中有19年354天,11年355天,平均一年的长度是354天8小时48分。它的一年比回归年差不多短了11天。3年就短一个多月,17年就要短6个多月了。所以使用这种历时,新年不一定在冬天过,它可以在春天过,也可以在夏天或秋天过。它的唯一好处就是阴历上的每一个日期都可以推知月亮的形状。而农历,是把朔望月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这一点上和纯粹的阴历相同,但农历运用了设置闰月的办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於回归年,这样它就又具有了阳历的成分,所以它比纯粹的阴历好。现在所有的农历,据说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开始使用了。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著的半面对著地球的时候)。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也可以连续出现两个小月。由於朔望月稍大於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农历是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多月。为了要把多馀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了。至於闰哪个月是由节气情况决定的。

农历与阳历的区别是什么

这是因为他们所用的计算依据不同。

我国的农历法,是依据月亮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来推算的,而阳历则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来计算,这样就出现了农历和阳历的不一样了。

农历和阳历的区别?

应该是问的公历和农历有什么区别吧,公元是附带在这两者之前的。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开始采用西方的公历,俗称“新历”,与中国旧有的历法相对。1949年后则正式采用公元纪年。而阴历也叫太阴历,是以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规律制定的。阴历的一个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所谓“月有阴晴圆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旧有的历法是阴历还是阳历呢?其实都不算。

中国自古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一般称为“农历”,很多人认为农历就是阴历,其实二者还是有差别的。阴历的时间和阳历相比,每年大约差十一天。如果完全按照阴历来,可能不出五年,我们就要在夏天过春节了。

农历与阳历有什么区别

阴历和阳历的区别个关系,阳历也就是公历,它是国际通用的。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秒。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一年分做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数积累起来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这一年叫做闰年。

农历与阳历的区别

阳历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365.2422天)为一回归年(365天或366天),人为的、机械的划分为12个月,有28天(平年),有29天(闰年),有30天(小月),有31天(大月),这些“月”同月亮的运转规律毫无关系,这就是公历或阳历。阴历亦称月亮历,以月亮绕地球的视运动为一个月,其月是一个朔望月(29.53天),大月30天,小月29天,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这种阴历是完全以月亮的运行为周期,“月”是真正的月,但阴历的“年”就不是太阳的周期,春节就不一定在冬末春初。

还有一种历法叫阴阳历,是调和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转周期的历法。

它既要求历法月同朔望月基本相符,又要求历法年同回归年基本相符,是一种综合阴、阳历优点,调合阴、阳历矛盾的历法,所以叫阴阳合历。所以又会出现“闰月”(一年有13个月)的矛盾,我国古代的各种历法和今天使用的农历,都是这种阴阳合历。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773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