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怎么做汤(黄鲇鱼怎么做汤)
黄鲇鱼怎么做汤
用料
切块鲶鱼 2磅
番茄 四个
蒜 半只
小辣椒 4条
豆芽 一把
金针菇 随便
做法步骤
步骤 1
买切块鲶鱼洗干净
步骤 2
汤底组:番茄四个,蒜若干,小辣椒若干。技巧是番茄和蒜都要多!
步骤 3
水煮系列不能少的配菜组:豆芽和金针菇
步骤 4
锅热油热蒜热辣椒
步骤 5
香喷喷以后放番茄。翻炒均匀差不多就可以转中火盖上盖子了。
步骤 6
很快番茄就会出很多汁,加一碗半水(番茄汁足够多的话也可以不加),继续煮,我们的最终目标是番茄几乎不见了熬成汤底。期间可以时不时倒腾一下,预防粘底。
步骤 7
番茄基本不见以后,就可以放鲶鱼了,加胡椒
步骤 8
鱼变色以后就可以加配菜煮了。我喜欢吃软的所以加的比较早,喜欢吃硬的可以晚一点加。熟了就可以加盐关火了。
黄鲶鱼的功效与作用
鲶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白天多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一般夜晚觅食活动频繁。秋后居于深水活污泥中越冬,摄食程度亦减弱。
鲶鱼属夜行性动物,白天静静地藏在河底的坑里或树根下。食量大,如多瑙河鲇的大型种
类会袭击小型的水鸟或老鼠。鲶鱼为底层凶猛性鱼类。怕光,喜欢生活在江河近岸的石隙、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里,以及流速缓慢的水域。 在水库、池塘、湖泊、水堰的静水中,多伏于阴暗的底层或成片的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下面。春天开始活动、觅食。入冬后不食,潜伏在深水区或洞穴里过冬,如果没有什么东西去侵动,它一般不游动。 鲶鱼眼小,视力弱,昼伏夜出,全凭嗅觉和两对触须猎食,很贪食,天气越热,食量越大,阴天和夜间活动频繁。 鲶鱼性成熟早,一般一龄即成熟。产卵期长江一带为4~6月,越往南越早,越往北越晚。产卵时成群追逐,和达尔文蛙相似,雄性鲶鱼也是把雌鲶鱼产的卵含在嘴里,以此孵出小鲶鱼。不同的是,雄鲶鱼在这段时期不能进食。幼鱼以浮游动物、软体动物为食,其中水生昆虫的幼虫和虾类是它的美味佳肴。鲶鱼贪食易长,500克左右的幼鱼便大量吞食鲫鱼、鲤鱼等,最大个体可达40千克以上。鲶鱼适宜生活在水温20~25℃水域。鲶鱼普遍的体上没有鳞,身体表面多黏液,有扁平的头和大口,上下颌有四根胡须,利用此须能辨别出味道。鲶鱼有三大,即嘴大、头大、肚子大。其色别有两种:一种是青灰色,一种是牙黄色,牙黄色的鲶鱼身上有花斑。鲶鱼的卵有毒,误食会导致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情况严重的会造成瘫痪。
查
黄鲇头的做法
鳡鱼:目前已发现的最大鳡鱼体长为168公分,体重52公斤,“水中老虎”的称号名不虚传。又称“黄鲇”、“黄秸杆”、“齐口鳡”、“黄口鳡”等。淡水鱼。黄鲇头小而长,呈长筒形,吻尖口大,尾鳍分叉,下颌前端有一坚硬的骨质突起,与上颌的凹陷相嵌合,鳞细小而密,背部灰黑色,腹部银白色。鳡鱼在我国分布最广,黑龙江流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红河及其支流,以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湖等大水域都有分布,而其中以长江为最多。黄鲇鱼是鲤科中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它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属江湖半回游性鱼类,生殖期间在大江大河的中上游有急流的水域产卵,冬季在深水区越冬。
黄鲶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是海鱼。
三毛鱼是泥鱼,也称海鲶鱼。属鲈形目,虾虎鱼亚目,暖温性中小型底层杂食性鱼类,盛产于我国东海沿岸浅水区。泥鱼头大、口裂大、齿细密。眼小,眼间隔宽平。体形亚圆柱形,前部粗大,尾部略扁平。体被细小栉鳞,体肤光滑附着较厚黏液,脊背色棕灰,或者黄褐色,腹部乳白,腹鳍相连呈圆形,具有吸盘功能,能固定身体于石块之上。性成熟期腹部呈淡黄色,腹鳍泛红。一般体长10厘米——25厘米,尾重30克——200克,最大个体体长可达30厘米以上,尾重超过300克。
黄鲶鱼汤的做法大全家常
可以用整条鲶鱼熬汤,时间长一点汤就是比较稠了,在放辛辣料
黄鲇鱼 百度百科
黄颡鱼的别名和俗名有:岔尾黄颡鱼、央丝、黄伢鱼、黄骨头、黄鲇鱼、黄嗓古、咯鱼、咯咯噎、瓦氏黄颡鱼、黄丁鱼、黄鱼、黄鼓鱼、江颡、江黄颡鱼、黄芽头、黄古、黄鸭叫、黄刺骨、黄鸭古、角角鱼、黄叉子、黄刺、黄蜡丁、牛鱼、黄颡古、黄颡古鱼、黄颡咕、黄蜂鱼、黄腊丁、嘎鸭鱼、格呀、黄扎鱼、黄骨、三枪、三杆枪、啊鱼、黄啊鱼、安公鱼、昂刺、昂嗤鱼、嗯丁、割鱼、格呀鱼、黄骨鱼、黄颡骨、黄鮟鱼、黄鹌、黄角鱼、黄头蹲、黄嘎芽、虎头鲨、黄狗头、黄古头、金丝鱼、昂哧、莫丁、盎斯鱼、昂刺鱼、黄角丁、盎公鱼、黄丫古、昂牛、格格鱼、黄鳝骨、嘎牙子、嘎鱼、黄甲、黄大丁子、黄辣丁子、黄蜡丁子、黄腊丁子、黄拉丁子、黄那丁子、黄古丁、黄古丁子鱼、黄沙骨、肥臌、钢针鱼、昂公、昂子鱼、黄刺鱼、黄辣刺、黄丫头、黄牙头、黄鸭头、黄颡谷、黄鱿鱼、黄丫角、黄鸭鱼、王骨鱼、昂刺鱼、黄辣丁、黄蜡鱼、黄腊鱼、黄咕头、黄咕、黄咕鱼、黄颡鱼、汪钉头、黄鱨鱼,枷鱼,黄赖、黄樱、黄鹰、弹瑟、昂嗤、昂嗤丁子、黄钉头、黄辣丁、黄角、湾狮、戈牙、革牙、黄嘎、嘎牙、刺棍子、黄昂子、黄丫咕、哥哥鱼、黄鸭咕、安公、江黄颡、黄双鱼、汪钉头、黄牛枯、草枯、黄颊鱼等。
黄鲶鱼怎么做好吃
材料:
鲶鱼1条、茄子500克、油盐适量、葱1段、姜2片、大蒜2瓣、花椒10几粒、大料1个、干辣椒2个、红辣椒1个、香菜1棵、红烧酱油1汤匙、料酒1汤匙、白糖1汤匙、
茄子炖鲶鱼做法步骤:
1.由于鲶鱼体表黏液丰富,宰杀后放入沸水中烫一下,再用清水洗净,便可去掉黏液,让鲶鱼吃起来更美味。清洗鲶鱼时,一定要将鱼卵清除掉,因为鲶鱼卵有毒,不可食用。把茄子去蒂洗净。
2.把茄子用手撕成条,撒上少许盐,拌匀,腌制10分钟,这样茄子炒制时不会吸收太多的油。
3.准备好调料,香菜切小段,红辣椒切成辣椒圈。
4.把鲶鱼沿着脊背用刀斩几刀,将鱼骨斩断,这样鱼更容易入味。
5.锅加油烧热,下入茄条翻炒。将茄条翻炒至变软,再把茄条盛出待用。
6.锅内再添加少许油烧热,下入葱段、姜片、蒜粒,花椒、大料、干辣椒段爆香。
7.下入鲶鱼,淋入料酒和酱油,加入热水,水量和鲶鱼平齐就可以,再加入白糖和盐,烧开。
8.下入炒好的茄子,大火烧开,转中火炖制15-20分钟。下入茄子以后不要急于翻动锅,新鲜的鲶鱼肉质比较嫩,很容易散肉,这样会影响菜的口感和外观。
9.炖制茄子绵软,剩少许汤汁时,关火,撒上蒜末和香菜段,盛出装盘即可。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