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成语能(什么成语能形容严监生的病情)
什么成语能形容严监生的病情
回答:严监生的病情非常严重,用四字词来形容的话,可以用这些:病入膏肓,卧床不起,水米不沾,无精打采,陷入昏迷,奄奄一息等等。
用哪些成语形容严监生的病情
严贡生首先是六亲不认。
亲弟弟严监生病的很重,临死前也不见严贡生过来询问、关心。这时的严贡生在省城参加完科举考试,然后整天忙着跑关系,走后门,竟然对他弟弟的病情毫不关心。严监生死去三四日后,严贡生才慢悠悠从省城回来,回来以后也没有第一时间去看他弟弟的遗容,而是回家洗脸、喝茶。后来他看到了从弟弟家送过来的两件好衣裳和二百两银子,高兴坏了,赶紧穿上孝服去他弟弟家,在严贡生眼里钱财比亲情要重要的多。
再就是恃强凌弱,严贡生一贯的横行乡里,老百姓们只是敢怒而不敢言。
什么成语来形容严监生的病情
严监生一共兄弟两个,他那个哥哥是个恶棍,分家时他们分得的东西是一样的,但他那个哥哥却败光了所有家产,并且他那几个侄子也一直对这个“二叔”家的财产虎视眈眈。
严监生在病情还没那么严重时曾对他的两位舅爷说出这样的话:“我死之后,二位老舅照顾你外甥长大,教他读读书,挣着进个学,免得像我一样,终日受大房的气。”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严监生是在“托孤”,他不仅希望两位舅爷把自己的儿子抚养成人,更希望两位舅爷能够帮自己的儿子守住他所积攒的那份家业好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免得被他哥哥还有那几个侄子夺了去或者平分他的家产。
参考书上一直是这样解读这一段的:严监生临死前苦苦挣扎不得断气竟是为了两茎灯草!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将一个吝啬鬼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
我想这里说是夸张不如说这里另有暗语,两茎灯草可以理解为严监生兄弟两个,灯盏里的油可以理解为严监生所积累的财富,如果灯盏里一直燃着两茎灯草的话意思就是他哥哥会平分甚至掠夺他的财产,他当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
严监生让赵氏挑掉一茎是不是在暗示让赵氏和他的两位舅爷齐心合力的去守护他的那份家产?与其说他在担心那一茎灯草不如说他在担心自己的财产,这二者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形容严监生的病情四字词语
想象感冒风寒咳嗽或者气管炎犯了,或者是肺炎引起的咳嗽等等病情。
哪些成语能形容严监生的病情
当我们打开《儒林外史》原著,读完与他有关的章节时,我们就会发现,严监生其人其实是非常复杂多面的,对这一人物的评价,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吝啬”就能概括的。这里就引用书中的几段情节来说明。
一、以德报怨,尽弟兄之责
严监生的第一次出场,是在第五回,说来好笑,他的首次登场,竟是因为一件与自己并无关系的案子:他的哥哥严贡生欺压乡邻,强要邻居王小二的猪,还想凭一张借据讹黄梦统的钱,被人告上了县衙,于是他“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卷起铺盖一溜烟跑到省城去了”,差役找不到人,只好去找严二老官。
书中写到:严监生名叫严大育,字致和,严贡生名大位,字致中,二人是同胞弟兄。
县衙来人,严监生自然不敢怠慢,拿了两千钱把衙役打发走后,就请他的两个舅舅——王德王仁兄弟来商议对策,二人主张来个“釜底抽薪”,把告状的人安抚住,再由众人递个拦词,即可大事化小,也免去一场风波。
主意虽好,但严监生也道出了其中的难处:“老舅说的也是,只是我家嫂也是个糊涂人,几个舍侄,就像生狼一般。一总也不听教训。他怎肯把这猪和借约拿出来?”到最后,还是他自己破费“连在衙门使费,共用去了十几两银子,”才把他哥哥的官司了结。虽是无奈之举,倒也能看出严监生的几分忠厚。
严监生咽气死后,严贡生见自己的官司已了,便从省城赶了回来,刚刚回到家里坐下,赵氏便派人送来了一个毡包和端盒,里面是“簇新的两套缎子衣服,齐臻臻的二百两银子”。
即使是对自己这个无情无义,遇事便跑的哥哥,严监生还是选择了尽兄弟之情,把自己的财产分给了他一份。
二、与妻子情谊深厚,也是重情之人
严监生的妻子王氏身体一直不好,王德王仁兄弟俩去看她时,见她“面黄肌瘦,怯生生的。路也走不全。”后来病情加重到“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附子,并不见效。看看卧床不起。”
王氏弥留之际,提出让严监生立妾室赵氏为正妻,严监生与王德王仁商议此事时,忍不住掉下泪来说道:“你令妹自到舍下二十年,真是弟的内助;如今丢了我,怎生是好!前日还向我说,岳父岳母的坟,也要修理。他自己积的一点东西,留与二位老舅做个遗念。”说到这里,就拿出了两封银子,每人一百两,分与兄弟两个。
不仅如此,他还表示“将来要备祭桌,破费钱财,都是我这里备齐,请老舅来行礼。明日还拿轿子接两位舅奶奶来,令妹还有些首饰,留为遗念。”
王氏死后,严监生为她操办丧事“修斋、理七、开丧、出殡,用了四五千两银子,闹了半年。”
一个平日里连猪肉都舍不得多吃的人,竟会舍得用人参这样的名贵药材为妻子治病,并且花几千两银子来处理妻子的身后事,这不得不使读者重新审视这个人物了。
除夕夜里,严监生与赵氏吃过几杯酒后,对亡妻王氏的回忆又涌上了心头,他指着一张橱柜,对赵氏说:“昨日典铺内送来三百两利钱,是你王氏姐姐的私房。每年腊月二十七八日送来,我就交与他,我也不管他在那里用。今年又送这银子来,可怜就没人接了!”
后来一只黑猫碰翻了酒坛,漏出了里面一封一封的桑皮纸包,仆人打开一看,里面是五百两银子,严监生见了,不禁叹息道:“我说他的银子那里就肯用完了?像这都是历年积聚的,恐怕我有急事好拿出来用的;而今他往那里去了!”说完,又“大哭了一场”。
言辞之恳切,感情之真挚,读来真是感人肺腑。文中几次写到严监生因思念妻子而落泪,几次写到他大哭,那绝不是“逢场作戏”的眼泪,而是他心中真情的流露。书中对他妻子的描写不算多,赵氏的几句话可以为我们了解王氏的人品性格提供参考:“你也莫要说大娘的银子没用处,我是看见的。想起一年到头,逢时遇节,庵里师姑送盒子,卖花婆换珠翠,弹三弦琵琶的女瞎子不离门,那一个不受他的恩惠?况他又心慈,见那些穷亲戚,自己吃不成,也要把人吃;穿不成的,也要把人穿。”
寥寥数语,便为我们勾画出一位贤惠善良的妇女形象,书里写她患病在身仍自己“装瓜子、剥栗子、办围碟”也并不是因为生活拮据,而是已经把勤勉度日当成了一种习惯。正如诚斋老人的评语说的那样:“此亦柴米夫妻同甘共苦之真情。”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