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东数西算 > 正文内容

saas是最好的商业模式(saas模式盈利)

2023-04-20 02:40:04东数西算1

saas模式盈利

SaaS,真是让人看不懂。

一会儿“中国SaaS春天论”甚嚣尘上:美国SaaS发展的多红火,看Salesforce市值500亿美金,Workday 150亿美金,Netsuite又卖到了93亿美金……中国SaaS的春天也不远了;一会儿又纷纷持悲观态度:在中国搞SaaS就不行,你看那谁谁都在裁人了。有人在指责,那谁谁是假SaaS,他们是私有云。有人在反驳,私有云也是云,凭什么不能叫SaaS。有人说,SaaS的技术已经落伍了,现在是Docker技术的天下。有人说,Docker和SaaS并不冲突。

正是因为SaaS很火,才会带来诸多关注者和评论者,然而在这其中,真正论及SaaS本质的人却寥寥无几。我们在SaaS行业做了4年,我们愿意分享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到底什么是SaaS呢?

大家都知道SaaS表示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但是却鲜少有人从这一最基本的定义着手解释,反而要套上很多很多的概念,实际上没有那么复杂,软件即服务的意思就是说,原来是卖软件的,现在改卖服务了。

这里最大的区别在于,卖软件是将软件作为一个实体卖给客户了,所有权归客户,而卖服务,这个软件的所有权还在你手里。怎么理解呢?我们平常会用到理发、餐饮、租房中介,这些都是服务概念,我们为这些服务按次或实际效果付费,而不是买下理发店或者是买下饭店。同理,从卖软件变成卖服务,计费方式就要发生变化,变成按次、按使用来计费。

不要小看这个变化,对于传统软件公司来说,这是一次大革命。

原来卖软件给客户,一次性(或者分几次)收到钱了,后面是不是有维护费收入那是以后的事,至少第一笔钱是落袋为安了。而如果改为卖服务,这笔钱就不能收了!现行的SaaS模式通常是按照使用来收费,或称租用费。这两者的区别非常大,因为需要先主动放弃自己本来可以唾手可得的收入,这属于典型的挥刀自宫,绝大多数传统软件公司,并不愿意这么做。

有人提出,我可以预收1年的钱啊。这里就涉及到SaaS的财务知识了,预收在财务上并不能确认为『收入』,只能作为预收账款,也就是说,现金到你账上了,但还不能算你赚了钱,这和我们去理发店预冲了1000元的卡是一个道理,每次理发实际花了多少,理发店才可以确认多少为『收入』。有意思的是,从税务上来说,服务费开具的是6个点的增值税票,而卖软件开出的是17个点的增值税票。如果有SaaS公司在财务报表上列出了大量的软件退税,那么实际上它并不是真正的SaaS企业,这是需要区分的。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SaaS还会流行呢?深层次的原因是,卖软件太坑,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市场受到严重的阻碍。比如,Gartner的调查研究曾表明:在所有CRM项目中大约55%没有达到软件用户的预期目的,通俗的说是实施失败,ERP就更不用说了。大型客户动辄支付几百万上千万的费用,买回来的东西却没法用。那么软件公司有获利吗?其实也没有多少,因为实施不成功,客户不肯支付尾款,更加不可能支付维护费,甚至为此打官司的也不在少数。在这种情形下,软件供应商和客户双输!这时候,有个英雄站出来说,我可以确保『客户成功』,客户用的好就一直用,我就多收钱,用的不好就不用,我就少收钱。这一下就炸开了锅,对传统软件带来了致命的一击。同时我们也就很能理解为什么国外的SaaS公司都有『客户成功部』了,那是他们吃饭的家伙,如果客户不成功,他们就得破产。

因此,确保让客户一直使用你的产品,就可以赚的更多。实际上,在SaaS业务模式中有一个关键指标流失率churn,假设一个SaaS公司月流失率是2%,那么意味着平均一个客户的生命周期是50个月,而用户在这50个月中持续付的钱是远远超过卖软件产生的收益的。国外的SaaS企业之所以估值那么高,就是因为预期的收入所得要远远超过传统软件公司。所以,想做SaaS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确保自己的产品过硬,流失率够低。

有人说,我可以预收3年的钱,或者5年的钱啊,这样一来售价和一次性卖产品的价格差不多(从账面上看也没有流失率),严格意义上说,这样的模式也算SaaS。不过,既然一次性收了这么多钱(如果不给退的话),实际上软件公司的收益已经保障了,还有动力再提供『客户成功』吗?这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挂羊头卖狗肉。另外,一次性收3年或者5年的钱,必然会提供很高的折扣给客户,那么LTV(Lifetime Value)实际上变低了。

把卖软件变为卖服务,软件厂商革自己的命,放弃一次性收入,按照客户是否使用来收费,实际上就是按照客户是否成功来收费。这才是SaaS的本质。和是不是公有云实际上并没有关系。那为什么说SaaS绝大多数都是公有云呢,除了那些大家都知道的公有云的优势以外,还有一点,想把软件产品真正做到客户喜欢,无论是产品开发,还是产品维护,成本太高了。做私有云项目一不小心就会把版本做乱,想升级都升不了,想改都改不了的情况,想必很多CIO都经历过

你做的产品客户真的满意吗,如果不是,请不要尝试SaaS。当然,挂着SaaS的名义忽悠忽悠投资者,忽悠忽悠不懂行的客户的,不在此文讨论范围之内

saas如何盈利

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简称,它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厂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客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通过互联网向厂商定购所需的应用软件服务,按定购的服务多少和时间长短向厂商支付费用,并通过互联网获得厂商提供的服务。

SaaS 应用软件的价格通常为“全包”费用,囊括了通常的应用软件许可证费、软件维护费以及技术支持费,将其统一为每个用户的月度租用费。 对于广大中小型企业来说,SaaS是采用先进技术实施信息化的最好途径。但SaaS绝不仅仅适用于中小型企业,所有规模的企业都可以从SaaS中获利。

saas型企业

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的缩写名称,意思为软件即服务,即通过网络提供软件服务。2021国内saas软件公司排名如下:

1、钉钉saas软件公司

2、用友saas软件公司

3、珍岛集团saas软件公司

4、金蝶软件saas软件公司

5、石基信息saas软件公司

6、广联达saas软件公司

7、明源云saas软件公司

8、软通动力saas软件公司

saas的盈利模式

两大数字业务大幅增长 连续三年实现经营性盈利

2020年,微盟集团精准把握疫情之下企业数字化升级机遇,通过数字化系统、数字化营销、数字化运营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经调整总收入逆势增长43.7%至20.64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财报显示,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司为商家提供数字化服务的实质,微盟集团在2020财年优化了营收结构以提升盈利能力,主营业务细分为数字商业和数字媒介两大业务。报告期内,这两大数字业务齐头并进,收入双双大幅增长,数字商业收入12.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

数字媒介收入8.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2%。其中,数字商业包含订阅解决方案和商家解决方案,订阅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业及营销SaaS产品、ERP解决方案以及大客定制服务等;商家解决方案为商家提供流量、工具、运营三位一体的整体服务方案和一系列增值服务,支持商家数字化商业和营销需求。

在营收稳步增长的同时,微盟集团通过提升运营效率,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财报显示,除去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可转换债券确认的金融负债公平价值变动和SaaS破坏事件赔付计划等因素造成的非经营性亏损,2020年微盟集团经调整EBITDA大幅增长78.3%至2.9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达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1%,连续第三年实现经营性盈利。财报表示公司现金储备亦十分充裕,截至2020年12月31日,微盟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到人民币18.19亿元,财务结构健康。

saas产品的商业模式

S2b2c,是一种集合供货商赋能于分销商,并共同服务于客户的全新商业模式。

一方面,这种模式可以将优秀的供货商筛选出来供分销商集中采购;另一方面,也能提供SaaS工具、技术支持、培训给分销商使其能更好地为顾客服务。

saas赚钱吗

聚合支付是一款各类型商户多种支付渠道便利收款、对账的需求,整合市面上多种支付渠道,如支付宝、微信、银联、京东,网付等支持多种终端,如PC端、移动端、智能终端等的统一支付产品。那么做聚合支付的公司怎么赚钱呢?

虽然基础的第四方聚合支付服务是这些企业的基础业务,但实际上,聚合支付机构费率分成微薄,利润空间非常有限。第三方支付机构会从商户中收取千分之几的费率,聚合支付机构再从中收取千分之几的费率分成。如此微薄的费率,加上激烈的竞争,依靠此等基础服务赚钱几无可能。

但显然,即便对于不少合规的第四方聚合支付机构而言,也不可能依靠收取返佣分成盈利,它们的商业逻辑跟支付宝等企业的商业逻辑类似,支付同样只是一个流量入口,真正赚钱要依靠其他增值服务或金融服务。目前主要的思路包括,通过与消费金融公司合作推出面向消费者的分期消费服务,为商户提供SaaS软件、会员体系管理、营销系统,或者推出面向商户的金融服务。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787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