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部百科 > 正文内容

气管是什么(气管是什么上皮)

2023-04-20 06:40:06西部百科1

气管是什么上皮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人体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一系列器官的总称,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由大量的肺泡、血管、淋巴管、神经构成的肺,以及胸膜等组织。临床上常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以下的气体通道(包括肺内各级支气管)部分称为下呼吸道。

生理功能及结构特点

在呼吸系统中,各器官都有一定的分工,从鼻到各级支气管是负责传送气体,其中鼻腔有加温、湿润和清洁空气等作用,还能在发音时产生共鸣。

咽是一个肌性管道,其上部与鼻腔和口腔相通,下部与喉和气管相通,它是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气管由十几个“C”形软骨环和其间的平滑肌构成,软骨使气管维持开放状态,保持气体通畅。平滑肌可改变气管口径,有利于居于其后方的食道扩张,便于食物下行。气管与支气管粘膜中有腺体,能分泌含多种免疫球蛋白(抗体)的粘液,具有抑菌、抗病毒的作用;而且粘膜上皮细胞表面有纤毛,它能不断地向喉的方向摆动,将粘有灰尘的粘液上移,最后咳出体外,形成痰。痰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因此不要随地吐痰,污染环境。

喉是呼吸道中的特殊部分,兼有发音的功能。

肺是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成人肺内含有3-4亿个肺泡,它是细支气管反复分支而成,其壁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网,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胸腔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是依靠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进行的。呼吸节律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膈肌是最重要的呼吸肌,它介于胸腔、腹腔之间,收缩时使胸腔的上下径加大,产生吸气,舒张时产生呼气。肺活量是表示最大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量,反映了每次肺通气的最大潜力。可用肺量计测定。健康成年男性左、右两肺的空气容量约为5000-6500ml,女性小于男性。

呼吸系统的结构特点是由骨或软骨作为支架,当气体出入时,呼吸道的管壁不会塌陷,使气流畅通。整个呼吸道有三道保护屏障,一是鼻毛阻挡细菌、病毒和灰尘进入呼吸道;二是气管上皮细胞分泌的粘液将灰尘粘住并随粘膜上皮的纤毛运动将其排出;三是肺泡内有一种细胞可吞噬肺泡内的灰尘。通过这三道屏障,保证了交换的气体是洁净的。人体借助于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空气由呼吸道进入肺泡,空气中的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经循环送遍全身,供组织细胞利用。与此同时,组织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血液循环运至肺部,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气管的上皮是什么类型

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是细胞结合紧密,细胞间质少。通常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的功能。

1、细胞间紧密结合,细胞外有一层细胞衣细胞衣就是组成细胞膜的糖蛋白外露的糖链,具有较强的粘着作用,细胞间隙中的钙离子,和细胞间特殊的细胞间连接对细胞的粘合也有重要作用。

2、明显的极性,细胞的两端在结构上和功能上有差别,一端表面朝向体表或体内管、腔、囊的腔面,叫游离面;与游离而相对的另一端,叫基底面。分布在不同部位的上皮组织的细胞游离面,常有不同的特化结构与其特定的功能相适应。如肠上皮有密集的微绒毛扩大了吸收面;呼吸道上皮有能摆动的纤毛,可以排出侵入的灰尘等异物。基底面一般借一层基膜与其深层的结缔组织相连。有些上皮细胞的基底面,还具有扩大细胞基底表面积的胞膜内褶或加强与基膜连接的结构。

3、一般没有血管,其营养由深层结缔组织中的毛细血管透过基膜供应。基膜在血液与上皮组织的物质交换中起着有选择性的分子筛作用。

4、上皮组织内神经末梢的分布较丰富,因此感觉较灵敏。例如,皮肤的表皮和支气管上皮就如此。

气管上皮属于什么上皮

深井烧鸭也叫深井烤鸭,是粤式烧腊的一种。上品烧鸭讲求色泽金黄,皮脆肉嫩,多汁,食之肥而不腻。原料:填鸭(或肥美鲜嫩、生长周期短的本地白条鸭)1只(约重2000克) 调料:自制腌料80克,小香葱段、黄姜片各30克,八角2个,草果1个,香叶10克,料酒20克,脆皮水适量,烧鸭酱(蘸料)适量。自制腌料配方:按照白糖3400克、盐2200克、鸡粉500克、五香粉100克的比例,将其拌匀即可。脆皮水配比:白米醋3瓶,麦芽糖100克,大红浙醋半瓶,玫瑰露酒30克,将其拌匀即可。烧鸭酱(烧鸭蘸料)的做法:什锦酱、甜面酱各500克,芝麻酱250克,蚝油200克,鸡粉100克,水500克,葱油150克,八角10个,草果5个,香叶10克。将香料用葱油爆香,再炒香酱料,最后加水熬浓即可,冷却后用葱油封面,放保鲜冰柜保存。制作方法:腌制:将洗净滤干水分的鸭坯放入盆中,把准备好的腌料依次放入,首先取50-80克自制腌料均匀地擦匀鸭坯腔内,依次放入小香葱段、黄姜片,八角,草果,香叶,料酒克,擦匀后,用鹅尾针将开口处缝上(方法如同缝衣服),目的是防止腌料漏出,也可防止漏气,缝好后让其腌制30分钟并不断翻动鸭身,让腌料在其中均匀滚动,均匀入味。在鸭坯腌制时可烧锅开水备用,水中加入少许料酒,对祛除鸭腥味很有用。烫皮:将腌制好的鸭坯腹部向上,从脖颈开口处,插入气泵气管,左手捏紧插入口(防止漏气),右手用两个手指从鸭屁股处插入,堵住出气口,然后打开气泵,将气灌满鸭坯的皮肉之间,当鸭坯变得像气球一样鼓起时,皮肉间充满气体,立即放入开水锅中烫皮。此时拎住鸭嘴,将鸭身放入锅中,不断地翻转,烫至均匀。打入的气体会因为毛孔的收缩而留在皮下使鸭身鼓鼓的,这样烤制时受热比较均匀。注意烫制时间不能太长,太长会使鸭皮毛孔出油,影响随后的上皮水。烫制毛孔收缩即可,大约3分钟。上脆皮水:将烫制好的鸭坯均匀地淋上脆皮水。吹干爽:将均匀淋上脆皮水的鸭坯挂在通风处,吹干其表皮,再用棉纸将脖颈开口处贴上,防止水分流出而留下水痕,影响脆皮效果,一般4-5小时表皮即可吹干爽。烤制:将表皮吹干的鸭坯调整挂钩,将双钩钩住鸭坯的腋下深度入骨、再将鸭脖缠绕在钩环上,鸭头插入环内,这样可牢固挂牢鸭坯,如果只勾入表皮,烤制时可能会出现脱钩掉入炉中的情况。调整好后,点燃炉火,大火空烧5分钟,预热炉温,再整齐均匀地挂入鸭坯,背部向火,腹部向炉壁,挂好后,大火烤5分钟,然后调节火门至中火(220度)烤制30-40分钟,其间可翻转鸭坯,使其受热均匀。待烤制好后,打开炉子,观看表皮颜色,如颜色尚浅,可再用大火烧制5分钟,待颜色烧至略淡的金黄色,即可出炉,因为出炉后颜色还会加深,所以出炉时应略淡。出炉后等鹅尾针去除,放出腹内汤汁,可用于烧鸭蘸料。美味的烧鸭即可销售。

气管是什么上皮组成的

气管支气管壁是由黏膜和黏膜下层和外膜、气管和支气管粘膜由上皮和固有层,上皮假包覆纤维柱状上皮、间纤维柱状上皮杯状细胞,两种细胞比例是五比一,在正常情况下和粘液腺分泌粘液,每十到一百毫升,减少支气管分支的杯状细胞细胞。支气管粘膜仅有一层纤维细胞,杯状细胞较少。

气管管壁的上皮是

上皮细胞是指位于皮肤或腔道表层的细胞,它的形状有扁平状,柱状等等,皮肤外层的上皮细胞普遍的角质化,有保护和吸收的作用,腔道中的上皮细胞多分化,有分泌、排泄和吸收等功能。

把上皮细胞按照细胞层数可分为单层和复层两类。按形状的话,可分为柱状和鳞状。柱状上皮细胞主要分布于鼻腔、鼻咽,气管,肺、胃、肠、子宫颈、子宫内膜以及输卵管等部位。

鳞状上皮细胞主要是被覆于全身一个皮肤、口咽部、喉部、鼻咽部的一部分,以及食管、阴道的全部及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分为基底细胞、中层细胞和表层细胞。

气管的上皮是

纤毛是由微管构成的轴丝,主要由一对中央微管以及9组二联体微管组成,还有一些细胞质成分。

纤毛本质上是细胞向往伸出的一条细长突起,其表面是细胞膜向外延伸形成的。纤毛内是由微管构成的轴丝,总共有10对微管,中间的是一对中央微管,外周围绕着9组二联体微管。

中央微管被中央鞘包裹,一对中央微管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微管。外周的9组二联体微管中,每组分别由一个完全微管A和一个不完全微管B组成。二联体微管向着中央微管发出辐条连接,此外二联体微管之间和中央单管之间均有连接丝连接。

纤毛:

生物学名词。某些生物体细胞表面纤细的毛状原生质突起,一般较鞭毛短而多,能有节奏的颤动。如鞘藻的游动孢子、纤毛虫和某些无脊椎动物都有纤毛,作用是运动、摄食、呼吸等。脊椎动物的气管、食管等内腔上皮也有纤毛,称纤毛上皮,有保护或辅助排泄、分泌、吞咽等功能。

分布:

⒈原生动植物的运动器官,较鞭毛短而多。如绿虫藻、草履虫皆生有纤毛。

 ⒉高等动物器官中,皮膜组织的突起,能规律的颤动,清除杂物灰尘。如人体气管内壁细胞中的纤毛。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787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