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模式上的创新(saas的创业之路)
saas的创业之路
2015年开始国内陆续出现了很多SaaS创业公司,一夜之间大家都开始谈SaaS,吹企业数字化转型,侃2B市场的大未来;那究竟什么是SaaS呐?字面意思来看,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 软件即服务;但我认为企业客户需要的其实不是软件,而是能够帮助他们业务取得成功的服务。在下认为SaaS=Success as a Service才是更准确的定义,我用你的服务能不能为我的的公司带来成功是判断一个SaaS好坏的黄金标准;
其实as a service是一种很棒的商业模式,面向消费者的这种订阅式服务已经非常普遍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月度或者年度订阅的方式获取动听的音乐、好看的影剧、海量的阅读;几年前的Truck Club把穿衣也做成了一种订阅服务,每个月给你寄个盒子,里面是根据你的身材做好的搭配,除了满足穿衣需求还额外给你一丝惊喜;同样的我们可以考虑把绿植鲜花、健身课、美发等生活方式都做成一种订阅式服务。所有面向消费者的好服务其实就是HaaS-Happiness as a Service,能够为人带来快乐的服务才是好的服务。
从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所谓SaaS,其实就是方便的、可靠的服务,随手可得缴费即用的服务,能为企业带来好处和助力的服务,也是一直在更新的服务
从技术层面看,云计算将大量的计算资源集中配置、统筹管理,统一的平台可以按需为客户提供服务;成功SaaS的技术核心是多租户和元数据驱动,就像过去每个企业都得自己修房子自己搞装修,劳神费力而且搞出来的房子还可能漏水,因为术业有专攻;现在有专业的开发商提供现成的精装房,每个公司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对应的户型拎包入住,同时这个开发商还是个乐高式的宜家,能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所需用品,让你根据自己的口味不断调整。
从业务层面来看,SaaS可以覆盖的面是非常广泛的,可以为财务、人力、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服务等等职能部门提供你运转和管理所需的服务,从作业层、管理层、决策层甚至外部上下游伙伴都可以在一个统一的SaaS平台上无缝协作,在业务运转中,所有的数据也沉淀在了一起,这样SaaS就很自然地和AI、大数据等融合在了一起,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智慧企业;SaaS就是企业机器人+军师,帮助我们处理掉所有繁琐的机械性工作,还每天给出我们很棒的建议;CRM SaaS可以每天早上叫醒你告诉你今天该与客户的哪位领导沟通了,沟通些啥是有效的,该为谁的女儿准备生日礼物了...财务的SaaS可以建议你奖金制度该怎样调整了,该做咋样的公司理财了...HR SaaS会提醒你可以挖哪个业内高手了,因为他最近心动了...这些都是未来的工作场景,智能化的企业应用会无处不在,驱动着每个公司更好更快地运转,也会变革每位白领的工作方式。当然今天来看,整个SaaS产业在国内还处在初级阶段,但蓬勃的消费互联网和5G、IoT等新技术会大大加速我国企业的数字化进程,精彩纷呈的SaaS应用甚至有可能引领中国企业跳过流程驱动制阶段。
从行业层面来看,有专注于垂直领域的SaaS,当前大多数餐饮店都实现了无纸化点餐,餐桌、厨房、结账甚至营销、采购等无缝集成与协作,这就是餐饮SaaS;也有美业SaaS;批发业SaaS、化工业SaaS、汽车行业SaaS等等。这些很容易上手的SaaS应用很容易扩展,几个人的小团队可以使用,十几万人的大企业也可以应用。互相之间集成为企业沉淀了大量的数据,基于这些数据不仅能够驱动更有效的经营管理,也能够衍生出许多新颖的商业模式,让人很是期待。
纵观SaaS发展的趋势,在下认为有如下几点:
1. 更广泛的集成,SaaS本就是术业有专攻、社会分工细化的产物,小而美的SaaS无法依靠单打独斗帮助企业成功,需求端必将促进优质SaaS的开放与互通;这样我们梦想中的完美工作场景和理想公司才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 聚焦于垂直行业的SaaS会快速发展,聚拢了行业的智囊将真正最佳业务实践落地就是行业SaaS的核心;而且改善永无止境,所以创新永无止境;
3. 随着无处不在的连接以及更多职业人的接入,庞大的内外部数据必将促进AI更快速地融入SaaS平台;今后AIaaS, MLaaS将是每个SaaS的必须,其核心是更智能的决策、更精准的预测、更成功的客户!
4. SaaS的定价和收费将发生大的变革,不再是今天大多数SaaS的按照用户或者按照单据来计费,而是真正可以按照企业所用甚至企业所得进行收费;你用了我的SaaS,节省了多少;多赚了多少,我们可以按照一个比例进行分成;
5. SaaS行业的客户成功团队将需要大量人才,真正要打造好的SaaS,对人才的要求很高,得具备行业思想领导力,要能成为客户的业务问及对象,同时也要对新技术敏感,对用户体验在行,还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
未来是让人血脉喷张的,现实还有很大gap,所有人一起努力吧!
saas初创公司
好做
建硕云商科技从2011年开始,致力于帮助商家营造更丰富的消费场景及更精细的门店运营。
在聚合支付方面进化成一位精通线下门店运营(聚合支付、收银SaaS、小程序、会员系统、卡券平台、排队取餐、排队叫号、LOT设)的全能战士。
旨在为中小大企业获取低成本且高质量的运营方案,为初创及发展中的企业高速成长提供新能源。
saas创新
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简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软件的成熟, 在21世纪开始兴起的一种完全创新的软件应用模式。
SaaS 应用软件的价格通常为“全包”费用,囊括了通常的应用软件许可证费、软件维护费以及技术支持费,将其统一为每个用户的月度租用费。 对于广大中小型企业来说,SaaS是采用先进技术实施信息化的最好途径。但SaaS绝不仅仅适用于中小型企业,所有规模的企业都可以从SaaS中获利。
saas创始人
创始人闻泰麟介绍,AIO 有一套全流程的人工智能引擎,AI 应用在泛娱乐营销的每一环节,从自动发现并抓取关联内容、数据的清洗和除噪、数据挖掘和迭代建模、基于 AIO 的星球系统生成策略、投放和自动创意生成、根据投放效果和票房反馈进行改进,全流程可实现零人工参与。
具体来讲,AIO 的优势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源的广泛性。奥玩的数据接口已经覆盖全媒体,包括社交网络、新闻、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及垂直网站等各个娱乐营销的阵地,尤其是腾讯数据接口,可以实现全网的数据监测、数据化社群画像、数据化分众渠道选择服务。
适用于泛娱乐行业的统计方法。传统的数据统计常常会面临“黑箱”问题,比如计算全网阅读量,常常是简单相加平台数据总和。AIO 依据学术研究上的统计方法,根据娱乐行业的属性,产生了一套适用于泛娱乐行业的统计方法,会加入用户的年龄、经济水平、社交媒体活跃度等因素进行测算,然后根据不同媒体平台的用户属性进行赋值,测算投放效果。
数据的及时反馈能力。AIO 创始人兼 CEO 闻泰麟表示,娱乐营销是个连续行为,无论正负面的消息,都需要第一时间快速反应,以免错过最佳营销时机。AIO 建立了自己的用户星系体系,根据用户的网络行为痕迹分析特征,并分为 7 个不同的星系。行为特性长期稳定,因此 AIO 可以根据该星系体系,提出投放策略。以此为依据,还可以找到最合适的投放渠道。
根据 AIO 提供的数据,其 AI 营销系统可以提高投放效率 50% 以上,将行业内容产出及执行成本降低 30% 以上,以 2018 年电影《古墓丽影:源起之战》为例,片方预期中国票房为 3 亿,经 AIO 提供数据服务后的票房成绩最终为 4.97 亿。
AIO 的前身是一家面向 B 端的技术型公司,为电影院系提供智能 SaaS 数据解决方案。从2016 年开始成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独家数据合作伙伴,曾预警《叶问3》票房造假问题和多起电影市场的偷漏瞒报及注水行为。
闻泰麟表示,公司在过去 1.0 阶段,提供报告型的数据服务;2.0 阶段,提供全周期的数据监测及咨询服务;下一步 3.0 阶段,AIO 计划完善目前的 AI 平台,测试营销策略的有效性,提供更智能化的营销和广告投放策略。简单来说,就是借助大数据,用最高效的方法,在最合适的渠道,最大范围投放给最具购买潜能的用户。
最后介绍一下团队,创始人闻泰麟是连续创业者,曾与三星大中华区副总裁曲敬东共同创立神州智联科技,还创立过工业设计消费品牌 DOON,获得德国红点设计奖。核心成员来自清华、新泽西州立大学、人大、北航等高校,曾任职于FOX 中国、万达、美国 ETS、新浪、EISAI 等机构,有多年人工智能技术和泛娱乐行业经验。
saas创业之路 书
盈利模式可以细分为四要素:收益模式、成本结构、利润模式和经营效率。
1)收益模式
用来定义和计算收益的方式。
①收益指标:合同额、经常性收入、非经常性收入、年经常性收入、月经常性收入。
②SaaS的营收计算
③留存指标
④客户终身价值
⑤SaaS业务收益模式特点——可预测性
2)成本结构
SaaS的成本结构,反映了SaaS所需关键资源的成本。关键资源的成本包括:营销销售成本、客户服务成本、研发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
3)SaaS利润模式
运营利润=毛利润-(销售营销成本+研发成本+行政管理成本+客户服务成本)
提高运营利润率的主要途径就是降低成本占比和提高毛利率。
4)SaaS的收入模型
①纯自动化的订阅收入模型
指SaaS交付之后的运行不再需要人工介入,由软件自动化提供。SaaS收入=软件产生的收入。
②自动化+人工服务的订阅收入模式
SaaS收入=软件产生的收入+人工服务产生的收入。
③混合收入模式
SaaS收入=订阅收入+其他收入。
④类SaaS收入模式
指除了服务平台架构是SaaS技术模式外,订阅收入的占比为0,所有收入都是“其他收入”。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