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手机余额(查询手机余额)
查询手机余额
手机余额可以用短信的方式进行查询,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手机中的短信标识。
2、列表中选择中国移动并发送查询信息。
3、系统回复信息,业务列表中找到话费相关代码,键入数字“1”发送。
4、系统再次回复信息,询问要查询的内容,找到余额101发送。
5、此次发送是有定向的内容,收到的系统回复信息就是要查询的手机话费余额。
查询手机余额中国电信
1、短信查询:
使用手机自带的短信应用,发送短信内容【101】到收件人“10001”,发送余额快捷查询指令101后,即可收到对应的余额短信消息,通过余额查看当前话费剩余。
如果你需要查询套餐剩余,只需要发送【108】到收件人“10001”即可。
2、电话查询:
使用手机自带的电话应用,输入中国电信客服电话10000,根据语音提醒在键盘上输入对应的数字转接人工客服询问当前手机卡剩余的话费即可。也可以通过智能客服查询。
3、app查询:
下载中国电信官方手机助手,使用需要查询话费的电话卡注册账号并登录,登录后在中国电信官方手机助手中查询到话费剩余,还能查询每个月话费账单、流量剩余、办理业务等等。
电信查询手机余额
查询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首先登陆中国移动网上营业厅官网,在主页面点击“网上营业厅”→“余额查询”链接。
步骤2、在“用户登陆”窗口中输入手机号和服务密码,接着点击“登陆”按钮,然后就会弹出手机话费余额界面。
步骤3、当不知道手机服务密码时,可在登陆窗口选择“短信验证码”,接着点击“获取”按钮。
步骤4、此时对方手机会收到一条信息,将该信息当中的验证码输入到登陆界面“短信验证码”输入框中,最后再点击“登陆”按钮也可查询到手机话费余额。
查询手机余额怎么查
1、登陆手机银行进行查询。用户可以在银行网点办理手机银行(持本人身份证和银行卡就可以开通),开通后登录手机银行激活账户,然后就可以在个人账户中查询到银行卡的余额。
2、网上银行查询。其功能和手机银行一样,只需开通网上银行,通过U盾等安全认证工具登录就可以查询到银行卡账户信息。
3、开通手机银行短信提醒功能。通过短信指令也可以查询银行卡余额,和信用卡查询额度一样,用户可以根据银行的查询规则,发送对应的短信指令到指定的银行短信服务中心,便可以收到回复,其中就会包含银行卡的余额信息(类似查询手机话费)。
当然你每次账户中的余额有变动都会收到短信提醒。要查询余额,只需要翻看最近的一条余额变动短信即可。
查询手机余额电话多少
有默认的初始密码的,就是手机号码的后6位数字,初始密码不能进行业务操作,初次登录需要修改密码,修改以后可以用该密码登录网上营业厅和手机营业厅查询话费、余额、详单、账单等。可通过以下的渠道修改服务密码:
1.可登录网上营业厅
http://www.10010.com/
首页点击自助服务 >办业务 >服务密码管理 >服务密码修改,即可修改密码;2.登陆手机营业厅客户端后,单击办理 >业务办理 >服务密码修改,输入原服务密码和新服务密码,即可进行密码修改;
3.可以免费发送短信“401”或“MMXG#旧密码#新密码#新密码”至10010修改密服务密码。
电信怎么查询手机余额
1.这里以中国移动为例:首先打开手机短信功能,进入短信页面之后,在于10086的短信页面点击文字输入框,
2.输入话费,点击发送,稍后即可收到10086话费余额短信。
3.还可以打开中国移动app,点击话费余额选项,即可看到自己的话费余额了。
查询手机余额中国移动
10086查询手机话费余额方法:
方法一:
1、在自己当然手机上找到短信应用,选择新建短信功能,编辑发送短信给“10086”,如图所示~
2、发送给“10086”的内容为汉字“话费查询”,即可快速获取自己的手机号码当前使用话费的情况,如图所示。
方法二:
直接给“10086”发送业务查询代号即可,发送“11”可以直接查询到自己手机号码当前的使用话费情况,如图所示~
方法三:
1、给“10086”发送业务查询代号“10086”,此代号可以查询移动的多种业务,本经验仅仅选择话费业务,选择代号“3”,如图所示~
2、发送“3”以后,选择自己想要查询话费的种类。如“301”查询当前话费使用情况,如图所示,也可以选择查询“303”账单查询~
3、在账单查询中,可以选择自己想要查询的历史账单,楼主选择“3030”查询当月账单,如图所示。读者可以选择自己想要查询的历史月份账单,如回复“3035”查询上5个月账单~
如何查询手机余额
中国移动客户可通过以下方式查询:
1、拨打1008611移动话费流量查询直通车查询。
2、登录中国移动手机营业厅,点击“我的”——话费余额,可查询账户余额
3、登录10086APP,首页点击“我的账户”可查询话费余额以上路径以办理页面实际显示情况为准,如有疑问,可拨打当地10086具体咨询。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