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和筝区别(瑟和古筝有什么区别)
瑟和古筝有什么区别
区别如下:
1、起源不同:琴的起源时间是西周到春秋;瑟的起源时间在伏羲时代;古筝的起源时间在战国时期。
2、弦数不同:琴一开始只有五根,后来又有文武七弦琴;瑟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和琴相似,有25根弦,早时的瑟有五十弦,所以瑟还被称为“五十弦”;唐宋时古筝有13弦,后增加到16、18、21弦,比较常用的规格是21弦。
3、样式不同:琴体下部分扁平,上部分呈弧形凸起;瑟和琴比较相似;筝的形状是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可以自由移动。
琴,又称瑶琴、玉琴,俗称古琴,还有“绿绮”、“丝桐”等别称。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
瑟和筝一样吗?
从外观上看,古琴和古筝却是有一点像,都是长条状,但仔细分辨一下,你会发现它们的区别,古筝通常大一些,差不多1.6米,而古琴稍小,1.2米左右,古筝上面的弦要多一些,主流是21根,而古琴的弦少,主流是7根,所以又称七弦古琴。 古筝的形状更像一个长盒子,中间的空的,而古琴从外观上给人的感觉是浑然一体的,线条更流畅一点。
从起源来看,古琴要比古筝要古老,相传三皇五帝时代就有了古琴,从史料及考古来看至少在商周时代就有了古琴,而古筝则稍微晚一点,差不多是在战国时代的秦国出现的,筝有一种说法就叫真秦音也。
从音律看,古琴虽然只有7根弦,但一弦多音,音域广,而古筝的弦差不多一弦一音。音色方面,古琴音低而清,古筝 的音高而亮,所以有一种说法叫古琴悦己而古筝悦人,古筝取悦他人动听,适合女孩子弹,而古琴深沉内涵,适合男孩弹。
从制作工艺来看,古琴的制作相对特殊复杂,制作工期长,面板较厚有漆胎保护,而古筝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板身偏薄 ,没有漆胎保护。所以古琴的使用时间比较长,传世的唐宋时期古琴还可以弹奏,明清时代的古琴就更多了,而古筝的使用 寿命较短,传世极少。
最重要的也是区别最大的是古琴和古筝的地位、受重视程度的不同,古琴从一开始就受到名人雅士统治阶级的重视,君 子四艺“琴棋书画”琴为首,古琴是体现一个人的修为,世人莫不以高尚的琴德和高超的琴艺为荣。从先秦圣贤孔子开始, 古琴就一直代表着高雅、内涵和节操。各时期古琴文化一直繁荣,名琴和名曲也不断涌现。而古筝相对而言就逊色一点,不 过现在古筝艺术也是蓬勃发展,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瑟和古筝有什么区别呢
1、从外观上来看,古琴和古筝就有很大的区别。古琴没有琴码,相对古筝来说要细长一些,同时两者的轮廓外形也是有非常大的区别,包括琴弦的设置都是非常不一样的。另外,两者的名称不一样,这就包括两种琴的年代也是不一样的。在古代呢,说道“琴”的话,就是指古琴,也称“七弦琴”“瑶琴”,而“筝”就叫筝,而且叫秦筝。根据古书上的记载来说,古琴的出现要比古筝要早很多年,目前估测至少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但是呢,我认为古筝和古琴的时间上谁的历史更加悠久还不能够下定论。
2、两种乐器,在琴弦上也有很大的区别,就数量上来说,琴最初5琴弦,后来成了7琴弦,中间没有琴码,一根琴弦能够发出多种声音。而古筝很多人都认为是从瑟这种乐器上发展而来,筝最初是12根琴弦,后来是13根,也就是唐筝,并且日本筝也延用13琴弦筝至今。后来琴弦数量越来越多,现在非常普遍的就是21根琴弦的古筝。古筝的琴弦是一根琴弦一个音。
古瑟和古筝
一,是名字不一样,古琴在古代名为琴、五弦琴、玉琴、瑶琴、丝桐等,很长时间就叫“琴”,文人四艺之首。古筝在古代名为筝、汉筝、秦筝、瑶筝等。
二,弦数不一样,古琴最少2千年以来就定型为7根弦;古筝现在大多是21根弦。
三,尺寸不一样,
古琴长125公分左右,宽20公分左右,厚度6公分左右。
古筝长163公分左右,宽36公分左右,厚度6公分左右。
四,音量不同,古筝的音量(声音大)是古琴的好几倍。
五,音色不同
古筝音色优美嘹亮,声音悦耳动听,适合舞台表演。
古琴音色仓古悠远,深沉宁静,澹怡养心,适合读书修身。
瑟和古筝一样吗
答:
50多根弦的琴是"瑟"。瑟是古代弹弦乐器,历史久远,曾失传千年之久。
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称“五十弦”。
瑟与筝是不同的两种古乐器,在构造上虽然都是整木斫成,面稍隆起,体中空,体下嵌底板,但瑟面首端有一长岳山,尾端有三个短岳山。尾端装有四个系弦的枘。常用瑟是二十五根弦。而筝面首端有一前岳山,尾端却只有一个后岳山。有三个出音孔(也有两个出音孔的)。一般有二十一根弦。在音色上,因瑟体较古筝大,而且都是单弦发音,所以,瑟不像古筝那样华丽高亢。《乐记》里“一唱三叹”,这个成语就是从描述瑟音来的。
瑟和古筝哪个好学
1、起源不同:琴的起源时间是西周到春秋;瑟的起源时间在伏羲时代;古筝的起源时间在战国时期。
2、弦数不同:琴一开始只有五根,后来又有文武七弦琴;瑟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和琴相似,有25根弦,早时的瑟有五十弦,所以瑟还被称为“五十弦”;唐宋时古筝有13弦,后增加到16、18、21弦,比较常用的规格是21弦。
3、样式不同:琴体下部分扁平,上部分呈弧形凸起;瑟和琴比较相似;筝的形状是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可以自由移动。
琴,又称瑶琴、玉琴,俗称古琴,还有“绿绮”、“丝桐”等别称。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
瑟,中国古代的拨弦乐器,和琴相似,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一般按五声音阶定弦。
瑟和古筝是一种乐器吗
1、起源不同:琴的起源时间是西周到春秋;瑟的起源时间在伏羲时代;古筝的起源时间在战国时期。
2、弦数不同:琴一开始只有五根,后来又有文武七弦琴;瑟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和琴相似,有25根弦,早时的瑟有五十弦,所以瑟还被称为“五十弦”;唐宋时古筝有13弦,后增加到16、18、21弦,比较常用的规格是21弦。
3、样式不同:琴体下部分扁平,上部分呈弧形凸起;瑟和琴比较相似;筝的形状是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可以自由移动。
瑟和古筝的区别
古琴和古筝,至少存在四方面的区别。
首先,两者形成年代上的区别: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形成在3000多年前,传说为"伏羲"、"神农"氏所造;古筝则晚得多,形成于秦代,相传秦时有婉无义者,将瑟(乐器)传与两个女子,二女要争,引破为二,所以称"秦筝"。 其二,形制上的区别:古琴琴身以独木所成,琴面系有七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 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纪60年代为21弦,近年增加到24-26弦。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属于弹拨乐类的"有马乐器"。
其三,音域、音色、表现力上的区别: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许多多的泛音和按音。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朴而典雅,表现力富有内涵,异常丰富,故古时被文人雅士列为"琴、棋、书、画"之首; 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
其四,传谱不同: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称为"文字谱",到了唐朝后逐渐演变为“减字谱"; 而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