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学习 > 正文内容

以什么为什么(以什么为什么的句式)

2023-04-23 06:10:06自我学习1

以什么为什么的句式

以何是介宾前置的标志。例如《曹刿论战》中,“何以战”以是凭借,何是什么?凭借什么作战?

这是一个介宾前置的句式。

以什么为什么的句式相近句式

答:

[yǐ]

1.用;拿:~少胜多。晓之~理。赠~鲜花。

2.依;按照:~次。~音序排列。

3.因:何~知之?。不~人废言。

4.表示目的:~广视听。~待时机。

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姓。

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前。~上。三日~后。县级~上。长江~南。五千~内。二十岁~下

以什么为什么的句式写一排比句

我认为大家欣赏排比句是因为排比句用的好的话,相较于其它句子更有气势。

排比句是用相同的语句结构、句式和意思,更清晰更有节奏感的表达意思想。当排比句运用的恰到好处之时,可以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让读者感受到如波涛般磅礴的气势。也正是如此,排比句在各种体裁的文章中都颇受欢迎。

以什么为什么的句式初中文言文

何以是古文句式,意思是以何,主要有1、用什么;怎么2、为什么;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或不能这三个意思。

1.用什么;怎么。

《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南史·陈后主纪》:“监者又言:‘ 叔宝 常耽醉,罕有醒时。’ 隋文帝 使节其酒,既而曰:‘任其性,不尔何以过日?’” 明 高启 《卧东馆简诸友生》诗:“何以度兹运?相勗蹈其常。” 冰心 《寄小读者》八:“为着人生,不得不别离,却又禁不起别离,你们何以慰我?”

2.为什么。

《诗·大雅·瞻卬》:“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论语·季氏》:“夫 颛臾 ,昔者先王以为 东蒙 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七:“我无汲汲志,何以有此憾?”《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元年》:“ 琚 固辞, 金 主曰:‘卿之才望,无不可者,何以辞为!’” 巴金 《灭亡》第八章:“大家有点愕然,不明白他何以会这样不高兴。”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或不能。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江乙母》:“今令尹之治也,耳目不明,盗贼公行,是故使盗得盗妾之布,是与使人盗何以异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辩惑总论》:“凡人有好则有恶,有喜则有怒,有誉则有毁,圣人亦何以异哉?” 明 刘基 《袭封诚意伯诰券》:“古称名世,何以过之?”

以什么为什么的句式公文

“例如”在公文中一般指拿同类人或者事物中的“一个”为例,作插入语,用逗号隔开,可置于句首、句中或句未。

“再如”在公文中表示拿同类人或事情中的“多个”类似现象“重复”、“再说一遍”,有强调的意思。

“又如”在公文中有“假如、如果是、就好象”的意思。能够起到假设、打比方的作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792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