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学习 > 正文内容

舂怎么读(捣米的舂怎么读)

2023-04-25 21:20:14自我学习1

舂怎么读

“舂”,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chōng,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舂”的基本含义为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如舂米、舂药;引申含义为冲击,如舂击、舂撞。

“舂”,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两只手握着“午”在一个“臼”里舂米,意思十分明显,后来陆续在金文时代、秦系简牍时代、秦朝小篆时代中发现,“舂”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系简牍时代演变而来。

捣米的舂怎么读

捣米去糠,使成洁净的白米。

舂米就是将谷类的东西放入石臼里用杵捣去皮壳或捣碎。舂出来的壳就是米糠,剩下的米粒就是我们吃的白米,舂米的工具有点像捣药罐,有一个棒槌、一个盛器。用棒槌砸谷子,把米糠砸掉。

碓怎么读

碓,读音:[ duì ] 。释义:木石做成的捣米器具。用于去掉稻壳的脚踏驱动的倾斜的锤子,落下时砸在石臼中,去掉稻谷的皮。碓的基本解释:部首:石 笔画:13基本解释:1、木石做成的舂米器具:碓房(舂米的作坊)。2、泉水滴穿的石坑。相关词汇:水碓 、碓房 、碓擣 、碓颡 、舂碓、 锉碓 、踏碓 、地碓 、离碓、 云碓 等。 碓的笔顺:横,撇,竖,横折,横,撇,竖,点,横,横,横,竖,横。碓的字形演变:相关词汇解释:1、锉碓[cuò duì] 斩断肢体的刑具。2、碓嘴[duì zuǐ] 舂米的杵。末梢略尖如鸟嘴,故名。3、槽碓[cáo duì] 利用水力舂米的器具。4、捣碓[dǎo duì] 在碓臼中舂东西。形容频频磕头。5、碓窝[duì wō] 指石制、铁制或木制深窝状家具。

舆和舂怎么读

1、《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

2、《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

年代: 宋 作者: 范仲淹

门外烟岚紫阁横,九衢风土更何情。

篱边醉傲渊明饮,陇上歌随桀溺耕。

三乐放怀千古重,万锺回首一毫轻。

鹏鹪共适逍遥理,谁复人间问不平。

3、《春秋战国门再吟》

年代: 唐 作者: 周昙

门下三千各自矜,频弹剑客独无能。

田文不厌无能客,三窟全身果有凭。

4、《鹧鸪天·门外寒江泊小船》

年代: 宋 作者: 赵长卿

门外寒江泊小船。月明留客小窗前。

夜香烧尽更声远,斗帐低垂暖意生。

醺著酒,炙些灯。伴他针线懒成眠。

情知今夜鸳鸯梦,不似孤篷宿雁边。

5、《陪韦中丞宴扈都头花园》

年代: 唐 作者: 赵嘏

门下烟横载酒船,谢家携客醉华筵。

寻花偶坐将军树,饮水方重刺史天。

几曲艳歌春色里,断行高鸟暮云边。

分明听得舆人语,愿及行春更一年。

舂怎么读 拼音

舂米是古代一种给稻米脱壳的工具,锄头是用来除草的工具。

舂——chong;锄——chu。(声调打不上去哦)!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798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