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怎么求(物体密度怎么求)
物体密度怎么求
在初中物理中明确的告诉了密度的概念,密度指某种物质单体积内的质量,用公式表示就是ρ=m/V(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也就是说,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如果质量的单位用千克体积的单位就有立方米,如果质量的单位用克体积的单位就用立方厘米,所以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或克每立方厘米。
物体密度如何求
一、公式法,直接用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来进行计算,但是这里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千克对应立方米,克对应立方厘米。该公式气体,液体,固体均可以使用。
过程:1、先用天平计算出物体或者液体的质量,记为m
2、再用量筒测出体积,记为v
3、再m除以v计算密度
二、视重法,该方法只能计算固体的密度(且该物体密度比水要大)。
过程:1、现将物体放在弹簧秤下进行测量,测得物体的重力,记为F1
2、在将物体浸入水中进行称重,测得读书,记为F2
3、将F2减去F1就是物体所受的浮力
三、刻度法,该方法只能用于计算固体的密度(且该物体密度比水要小)
过程:1、将物体放入水中,在水中漂浮,在吃水深度的地方划上一条线
2、计算排开水的体积和总体积的比值,记为x%
3、用水的密度乘以x%即为物体的密度
四、排水法
过程:1、用天平测出金属块质量m1;
2、往烧杯装满水,称出质量为m2;
3、将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将金属块取出,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3
4、密度为ρ=ρ

求物体密度的公式
计算密度的三个公式是m=ρV、V=m/ρ、ρ=m/V。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物体密度怎么求公式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计算密度公式是 ρ=m/V ; 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物体密度怎么求浮力中
=M/V
物体受到的浮力(F)=液体的密度(p)*重力加速度(g)*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
计算密度的三个公式
密度的计算应该注意注意事项: (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质量m与其体积V的比值,定义式为 ρ=m/V 根据定义,在SI中,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量纲为ML-3。 (2)表观密度 多孔固体(颗粒或粉末)材料质量与其表现体积(包括“孔隙”的体积)之比值。 (3)实际密度 多孔固体材料与其休积(不包括孔隙的体积)之比值。 (4)堆积密度 在特定条件下,在既定容积的容器内,疏松状(小块、颗粒、纤维)材料质量与所占体积之比值。 特定条件是指自然堆积、振动或敲击或施加一定压力的堆积等。 (5)标准密度 在规范规定的标准条件下的物质密度.比如,在温度为273.15K(0℃)、压强101325Pa(latm)下的气体标准密度;温度温度20℃、压强(latm)下的液体标准密度。 (6)参考密度 在规定的参考状态(温度和压强)下的物质密度。 (7)相对密度 在特定条件下,物质密度ρl与参考物质密度ρ2之比值.定义式为 d=ρ1/ρ2。 相对密度,过去常叫做“比重”。“比重”通常指某种物质的密度与纯水密度之比值,它已包含于上述相对密度的概念之中.历史上,“比重”还有一种定义,D=G/V,即单位体积的重量,这说明,“比重”这一概念本身就比较混乱,现在不再沿用。 密度是表征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物理量。且单位体积的同种物质的质量是一个定值,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因此可以用单位体积的质量来表征物质的这种特性。
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密度怎么求
密度就是质量除以体积。
如果问的是一个物体在被水全部淹没的状态(也就是物体完全在水面以下),和完全不在水里的状态。那么密度只要用不在水里的物体测量过的质量,除以物体完全淹没在水里的排水量,也就是让液面上升了多少的排水体积,也就是本身物体的体积,就能得到密度。
如果问的是一个物体被放在水里,有一部分在水下,一部分在水面以上。那必须要知道这两部分各自的体积是多少。被水淹没了多少的物体体积(也就是排水),乘以水的密度,得到这个物体的质量。然后用这个质量除以整个物体的体积,就能得到这个物体的密度。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