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暴雨的标准是日降雨量达到250毫米以上
大家好,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暴雨的标准是日降雨量达到250毫米以上,很多人还不知道。以下是详细的解释。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暴雨标准
特大暴雨的标准是250毫米以上。
根据我国气象规定,24小时降水量50毫米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根据其降水强度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50-99.9毫米,称为“暴雨”;暴雨落在100-250毫米以下;超过250毫米称为“暴雨”。
世界上最大的暴雨发生在南印度洋的留尼汪岛,24小时降水量达1870毫米,中国最大暴雨发生在台湾省新寮,24小时降水量达1672毫米,都是由热带气旋活动造成的。中国是世界上暴雨最多的国家之一,几乎所有的省(市、区)都有暴雨。主要集中在夏半年。暴雨日数的区域分布明显南多北少;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迎风坡多,背风坡少。台湾省山区年暴雨日数在16天以上,而在华南沿海的东兴、阳江、汕尾和江淮盆地的部分地区在10天以上,而在西北地区,平均每年不到1天。
假设50 mm的降雨量在24小时内均匀分布,给人的感觉就是毛毛雨。如果一分钟内完成9 mm的降水,会给人天塌下来的感觉,这不是暴雨能形容的。9毫米只能算小雨。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南方部分地区暴雨标准基本定在80mm/24h,但就像我国新的台风标准一样,暴雨的定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郑州的暴雨是千年一遇,三天就亏了一年。
近日,河南遭遇持续强降雨,暴雨红色预警连发,成为全国强降雨中心,多地进入“观海模式”。2021年20日17时,河南郑州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ⅰ级,达到应急响应最高级别。河南这轮雨有多严重?
17日以来,河南出现持续强降水,多地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地区特大暴雨。据统计,降水量超过50毫米的雨量站有4098个,超过100毫米的有1923个,超过250毫米的有606个..
与此同时,河南此轮降雨异常突出。截至20日,连续三天监测(数据截至20日11时)显示,五个国家级气象站(松山(512.2毫米)、巩义(358.9毫米)、新密(324.8毫米)、偃师(290.4毫米)、登封(288.3毫米)已超过建站以来三天累计降水量历史极值。
据气象部门监测,截至20日14时,郑州24小时平均降雨量达253毫米,接近暴雨量级。16时至17时,小时降雨量达201.9毫米,单日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建站以来)。单小时降雨量超过日历史极值,降雨强度历史罕见。郑州市政府发布紧急提醒,此次郑州遭遇百年一遇强降水袭击,形势严峻。
我国防汛应急预案参照国家防汛应急响应级别制定,分为ⅳ、ⅲ、ⅱ、ⅰ四级,其中ⅰ级为最高级别。
根据河南省防汛应急预案,当发生特别严重的洪水灾害时,需要I级应急响应。主要情况有:主要流域或多个区域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导致农作物被淹、人民受灾、城市内涝等重大灾害;主要防洪河流重要河段发生超标准洪水;主要防洪河流重要河段堤防决口;蓄滞洪区需要启动;大型水库发生重大险情,或具有重要地位的中小型水库发生溃坝。
因此,一般情况下,只有在洪涝灾害特别严重时,才会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郑州市气象局对这次暴雨做了数据整理和汇总。郑州20日16时至17时一小时降雨量达201.9毫米,19日20时至20日20时单日降雨量552.5毫米,17日20时至20日20时三天降雨量617.1毫米,其中小时降水量和单日降水量均超过郑州站1951年建站以来60年的历史记录。
郑州年平均降雨量640.8mm,相当于前一年这三天的量。从气候学的角度,通过拟合分布曲线,小时降水量和日降水量的概率和重现期都是千年一遇。
在气候学上,重现期是指在某一年的降雨记录统计期内,大于或等于某一暴雨强度的降雨发生的平均间隔时间,即暴雨频率的重现期。
以上解释了暴雨的标准是日降雨量达到250 mm以上,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信息有误,请联我们进行更正。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