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金融(什么是金融危机)
什么是金融危机
08年的金融危机,又名次贷危机,是指大量投资机构,通过最初的房产抵押证明,反复抵押贷款。
人们把房子抵押给银行,银行抵押给投资机构A,A再抵押给B~~~最后业主说,换不起贷款,房子不要了。于是银行开始出现资金问题,再是投资机构,一经扩大,就波及整个资本市场、全球经济。
什么是金融危机举个例子
2008年8月,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暴跌,持有“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被迫接管“两房”,以表明政府应对危机的决心。问题的根源在于:
首先,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为危机埋下了伏笔。
其次,金融衍生品的滥用,拉长了金融交易链条,助长了投机。
什么是金融危机,什么是经济危机
大萧条和金融危机区别在影响范围不同。
大萧条就是一次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强度最大的经济衰退,在这次消退后,整个国家或者世界经济都会爆发一系列的危机,例如金融危机、粮食危机等。在狭义上,大萧条是指1929-1933年之间的美国经济危机,而在广义上,它是指1929年爆发于美国,并横扫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导致“股市崩溃、银行挤兑、投资与生产下降、失业率飙升”的全球性经济大衰退。
金融危机(Financial Crisis)是指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危机,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的现象,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候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什么是金融危机,表现为哪些
金融风暴指的是一种经济危机,主要指的是金融市场出现异常波动,导致股市、汇市、债市等市场价格大幅波动、金融机构出现破产、银行危机等一系列金融问题,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导致整个经济体系出现大幅度波动,甚至引发全球性的经济衰退。金融风暴通常由多种因素导致,例如金融市场的过度杠杆、信用风险、资产泡沫等等,这补充一下,金融风暴不仅对金融市场和经济体系造成了影响,还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在金融风暴期间,很多公司会裁员或倒闭,失业率上升,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下跌,投资者的资产也会遭受损失。因此,预防金融风暴对于社会和个人都非常重要。
些因素互相作用并逐渐升级,最终导致金融市场的崩盘。历史上的金融风暴包括了1929年的美国股市大崩盘、2008年的次贷危机等等。
什么是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欧债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统一货币和分散财政的矛盾。
只有实现货币和财政双统一,欧元区国家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危机的重演。虽然目前几个主要危机国的救援方案和减赤计划已基本就位,但要彻底摆脱危机,还需经历一个漫长的痛苦过程。欧债危机并非欧元危机,因此,各国外汇储备在危机中遭受的损失不大。真正对全球以及我国经济造成严重伤害的是欧洲经济很可能因此长期陷入衰退。考虑到欧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建议政府可在多边框架下对欧元区进行必要救助。国内企业尤其是银行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发起对欧洲优质资产的并购活动。
由于实行统一的货币制度,资金相对匮乏的小国可以搭资金充裕国家的便车,坐享欧元区统一低利率所带来的好处。预计,第二轮救援计划实施后,希腊政府在2013年~2015年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将大幅降低。今后来自希腊的主要风险是现政府在执行财政紧缩和赤字缩减计划过程中所面临的政治风险。
欧债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统一货币和分散财政的矛盾
尽管引发欧债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但正如大多数人所认同的那样,欧债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欧元区“统一货币”和“分散财政”的矛盾。由于实行统一的货币制度,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等资金相对匮乏的小国可以搭德国、法国等资金充裕国家的便车,坐享欧元区统一低利率所带来的好处。同时,由于财政决策分散,各国政府在本国财政政策选择上有充分的自主权,为推动就业和经济增长,实力偏弱的国家有很强的利用低利率融资(而不是高税收)来维持其高财政开支的动机。较低的利率环境和较高的公共开支又会刺激私人部门扩大借贷规模。这样一来,这些国家的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债务就会长期处于超量扩张状态,结果必然导致其国内工资和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而工资和物价水平持续上涨会严重损害这些国家产业部门的国际竞争力,导致出口减少,国际收支恶化,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政府税基萎缩。当上述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爆发债务危机。
由于欧洲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普遍建立了高福利制度,因此,很多学者将此次欧债危机归咎于欧洲所实行的高福利制度。但若仔细观察后会发现,虽然高福利制度通常会导致高失业,但高福利制度并非引发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瑞典、挪威等货币独立的北欧国家,虽然长期实行高福利制度,但其国内债务问题并不严重(尽管失业率偏高)。原因在于,这些国家都拥有独立的主权货币,如果政府过度依赖发债融资,那么,可能的后果有二:(1)推高利率,抑制投资、就业和经济增长;(2)保持低利率,但会因此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虽然瑞典、挪威等货币独立的国家实行高福利制度,但所需资金主要是借助税收而不是依靠发债筹集的。
在欧元区统一货币制度下,由于希腊、葡萄牙等高福利国家的政府能以很低的利率融到资金,因此,更倾向于通过大量举债而不是通过提高税负来维系其高福利开支(充分利用欧元区统一货币的好处)。因为这些国家的政府知道,由大规模发债所引发的通胀,是由所有欧元区国家共同承担而不是由其一国承担。当货币区内经济状况良好、借贷利率保持在低位时,这种融资模式尚可维系。但是一旦经济状况恶化,政府收入锐减,信用评级下调,融资成本攀升,则很容易爆发债务危机。因此,高福利制度并不是引发欧债危机的根本原因,引发欧债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统一货币”和“分散财政”的矛盾——因为它助长了欧元区成员国过度发债融资的道德风险。
尽管高福利制度并不是引发欧债危机的根本原因,但从长期看,高福利必然导致高失业。一方面,高福利必然伴随高税收,而高税收会增加企业税负,削薄企业利润;另一方面,高福利制度也会推高劳动力成本,从而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因此,高福利制度抑制企业投资,推高失业率。根据欧盟委员会的统计,最近10年,欧盟27国的平均宏观税负占GDP的比重高达45%左右,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即使在经济景气度较高的2007年,欧元区的失业率也在7%以上。
此次欧债危机,除因实行高福利制度导致政府过度举债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房地产泡沫。金融危机爆发后,欧元区部分成员国房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坏账激增,政府因对银行实施救助(注资),导致赤字大幅飙升,最终演变为全面的债务危机。此次欧元区债务问题比较严重的几个国家,都或多或少与房地产价格泡沫破裂有关,这其中最典型的是爱尔兰。金融危机爆发前,爱尔兰政府的债务问题并不严重,2007年政府债务余额仅占GDP的24.8%。金融危机爆发后,爱尔兰房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坏账大幅攀升,为避免银行破产,爱尔兰政府自2008年起被迫对其国内银行进行注资,结果导致财政赤字大幅攀升。 2008年~2011年,爱尔兰政府赤字占比分别为7.4%、13.9%、30.9%,呈加速增长态势。而在2008年之前,爱尔兰政府在绝大多数年份为财政盈余。 2008年~2010年,爱尔兰政府累计向国内银行注资376.6亿欧元,并将四家银行收归国有。由此可以看出,爱尔兰债务危机完全是由房地产价格泡沫破裂引起的,而非高福利引起。欧元集团之所以提出建立永久性危机救助机制(ESM),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在货币区制度下经常发生的因银行坏账激增而导致的政府债务危机。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