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部百科 > 正文内容

国考和京考区别(国考和京考区别大不大)

2023-04-29 22:24:05西部百科1

国考和京考区别大不大

1.京考相对国考来说要容易一点。

2.京考相对于国考来说,有相对限制性的考生报考,大部分只限当年的应届毕业生和退伍大学生,留学回国人员报考。

3.京考大部分职位都是安排在了北京的乡镇、街道等基层岗位,相对国考来讲,属于基层部门,所以对人员的要求来讲,并没有国考那么严格。

京考和国考的考试内容区别

国家公务员是国考,北京公务员是省考,这其实就是国考和省考的区别:

1、组织考试的部门不同:国考是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部公务员管理局组织的,而省考是省人事厅公务员管理处组织的;

2、命题组织模式不同: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有自己的命题组,由命题专家统一命题,但地方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组织自己的命题组,所以省级考试试题主要来自人事部门考试中心题库;

3、职位从属不同:国考是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省考是省直属及各地市所属单位招考;

4、考试科目:国考和省考大部分都是考行测+申论,但是国考银监会,证监会等需要加试专业知识。

5、题量不同: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近两年都是135道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地方的公考与中央、国家的考试有一些区别,各地方也不尽相同.

国考和京考区别大不大呢

1、报名时间不同。

2021年国考报名时间为10月15日到10月24日,笔试时间为11月24日。按照过往经验,京考考试时间一般在国考后1到2周。

2、招录差异。

户籍:国考是面向全国招录,大部分没有户籍要求;京考对户籍有一定的限制,北京常住户口、在京应届毕业生、外地学校应届生中的“三好学生”等。专业:专业分类都是按照教育部的专业目录,国考不限专业的岗位较少。

3、笔试差异。

分级命题:国考分为副省级和地市级;京考所有岗位一套试卷。笔试内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考试行测国考副省级135道题,地市级130道题。京考135道题。申论国考5道题,京考4道题。考试时间:行测均为2个小时申论国考3小时,京考2.5小时

4、面试差异。

国考的面试形式较灵活,且各个系统有各个系统的特色。有的单位单纯采取一种形式,有的单位会多种形式结合。京考面试形式固定,均为结构化。

5、体检、政审差异。

国考今年在公告中在报名条件中对“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政治素质”、“正常履行职责的心理素质”提出要求。

国考与京考的区别

国考和省考的具体区别有:

1、组织机构不同:国考是由中央组织部组织的,而省考是由各省组织部组织的。

2、招考岗位不同:国考的岗位一般都在北京,少数在其它各地,是中央、国家机关及其直属机构的职位,而省考的岗位一般都在本省内,是各省、市、县、乡四级机关招录的岗位;

3、招考对象不同:国考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全国各省的居民都可以报考,大部分没有户籍限制,省考部分省市有户籍限制;

4、考试时间不同:国考一般是每年的10月报名,次年11月底进行笔试,通过笔记的考生在笔试的第二年的2-3月份参加面试;省考由各省自行决定考试时间。一般参加联考的省份考试时间是在当年的4月下旬,北京、上海的省考在国考后一个月,广州、深圳实行单独招考,重庆、四川、吉林通常有两次考试,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

5、录取编制不一样:国考录取后的编制是属于国家公务员,而省考录取后编制是属于地方公务员序列

国考和京考哪个上岸率高

1 京考130分的水平较低。不能上岸。2 京考是指在北京市范围内的一种考试,分数满分为300分,而150分只是50%!的(MISSING)成绩,说明考生的表现不够优秀。

3 一般来说,150分左右的成绩可能只能够获得一些基础的岗位,而想要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公务员国考和京考有什么区别

公务员,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相关义务的公职人员。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

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其职位特殊性,需单独管理的,可增设其他职位类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5月30日发布的《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公务员719万人。

针对公务员范围的各种不同意见,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反复研究认为,干部管理制度正处在改革过程中,公务员的范围需要同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相适应,同我国现阶段干部管理体制相符合,公务员草案的规定符合实际情况,建议维持草案规定的范围;同时,建议对关于公务员定义的表述作修改完善,以符合所要规范的公务员范围。最后,立法机关接受了这个建议。

《公务员法》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按照上述规定,是否属于公务员,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一是依法履行公职

即依法从事公务活动的人员,他不是为自己工作,也不是为某个私人的企业或者组织工作或者服务。这里所依的“法”,是广义的“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宪法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因此,政党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不同方式参与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决策及实施的活动也是一种履行公职行为。

二是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仅以履行公职为标准,还不能作出明确的界定。有一些在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中工作的人员,他们从事的也是公务活动,但并未纳入国家的行政编制序列,因而不能认定为公务员。必须是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序列、履行公职的人员。对于“编制”一词,实践中有多种用法,除使用行政编制外,还有政法编制、国家编制、机关编制等。这里的“编制”系指各种纳入国家编制管理机关管理的机构序列及人员,不仅限于行政机关编制。

三是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也就是由国家为他们提供工资、退休和福利等保障。公务员属于国家财政供养的人员,但并不是财政供养的人员都是公务员。财政供养人员的很大一部分,如公立学校的老师、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等,虽然由国家负担其工资福利,但不属于公务员,因为他们不具备另外两个条件。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06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