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部百科 > 正文内容

频率是什么(fclk频率是什么)

2023-04-30 06:40:07西部百科1

fclk频率是什么

数字电路中CP: Clock Pulse 时钟脉冲, 同步脉冲。 时钟脉冲是指脉冲信号是一个按一定电压幅度,一定时间间隔连续发出的脉冲信号。 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周期;而将在单位时间(如1秒)内所产生的脉冲个数称为频率。频率是描述周期性循环信号(包括脉冲信号)在单位时间内所出现的脉冲数量多少的计量名称;频率的标准计量单位是Hz(赫)。 电脑中的系统时钟就是一个典型的频率相当精确和稳定的脉冲信号发生器。频率在数学表达式中用“f”表示,其相应的单位有:Hz(赫)、kHz(千赫)、MHz(兆赫)、GHz(吉赫)。

fclk frequency 1ghz

一般来讲,无线电波的频段划分有四个部分:VHF(Very High Frequency),UHF(Ultra High Frequency),SHF(Super High Frequency)和EHF(Extremely High Frequency)。

VHF(30MHz-300MHz)涵盖了用于电视节目播放的信号;UHF(300MHz-3GHz)涵盖了用于报纸、无线低功率通信系统和蜂窝电话系统的信号;SHF(3GHz-30GHz)涵盖了用于不同无线电设备、微波设备和卫星数据传输的信号;EHF(30GHz-300GHz)涵盖了用于数据传输、无线电测量和微波通信系统的信号。

zen2 fclk频率

3200以下频率, FCLK 越高越好,3200-3800频率,最好是 FCLK 是频率的一半,3800以上频率,反而性能下降。

fclk frequency自动还是调成频率一半

微星785G-E45在主板上做的是个显卡超频开关。要超频CPU需要在主板BIOS里进行设置。具体的设置方法:一、BIOS主菜单

1、StandardCMOSFeatures标准CMOS属性8、CellMenu核心菜单

2、AdvancedBIOSFeatures高级BIOS属性9、M-FlashU盘刷新BIOS

3、IntegratedPeripherals整合周边设备10、UserSettings用户设置项

4、PowerManagement电源管理11、LoadFail-SafeDefaults加载安全缺省值

5、H/WMonitor硬件监测12、LoadOptimizedDefaults加载优化值

6、GreenPower绿色节能13、Save&ExitSetup保存设置并退出

7、BIOSSettingPassword开机密码设置14、ExitWithoutSaving退出而不保存

进入CellMenu核心菜单设置

二、CellMenu核心菜单设置

1、CPU相关设置

CPU相关设置有9项

1-1、CPUSpecifications:这是查看CPU的规格和参数,也可以随时按F4查看。

1-2、ANDCool`n`Quiet:AMDCPU的节能技术,也叫“凉又静”。依据CPU负载改变CPU的倍频和电压。当CPU空闲时,核心电压降到最低,倍频也降到最低。如果主板有微星的APS功能,请开启这个选项。该选项的设置是Enabled和Disabled。

1-3、AdjustCPUFSBFrequency(MHz):调整CPU的前端总线频率。默认的频率是CPU的标准FSB频率,用户可以自己调整,就是超频。在这里直接键入频率数值,比如220。

1-4、AdjustCPURatio:调整CPU的倍频。AMD的CPU一般是锁定最高倍频的,只能降低倍频。有个别不锁倍频的CPU才可以调整到更高的倍频。该项的默认设置是Auto。敲回车,弹出倍频列表,用户可以从中选择希望的倍频。

1-5、AdjustCPU-NBRatio:调整CPU内北桥(内存控制器)的倍率。AMDCPU整合了内存控制器,这个选项可以调整内存控制器的倍率。调整这个倍率要与内存频率设置相互配合,一般需要多次调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设置不正确,可能引起蓝屏死机。

1-6、ECFirmware:EC固件设置。这是AMDSB710芯片组新开的一个设置项,用于开启被AMD关闭核心(有部分是不能正常运作的)。这项的默认设置是Normal。敲回车,弹出选项菜单供用户选择。

Normal是普通模式,就是不开启关闭的核心。Special是特殊模式,开启被关闭的核心。注意这个选项要配合下面的AdvancedClockCalibration设置。

1-7、AdvancedClockCalibration:高级时钟校准。这是SB750开始有的有的功能。用于校准CPU的时钟频率,同时支持AMD的CPU超频软件AMDOverDrive。SB710继承了这项功能,还可以配合ECFirmware开启关闭的核心。默认设置是Disabled。敲回车弹出选项菜单:

Auto是自动模式。想开启关闭的核心,请设置为Auto。

AllCores是对所有核心都进行相同的高级时钟校准。选择了AllCore后,菜单会多出一个选项。

就是要求选择校准的百分比。在Value上敲回车会弹出百分比选择菜单。

PerCore可以对每个核心单独设置时钟校准百分比。选择PerCore后,菜单会多出一个选项:

也是要求选择校准的百分比。在每一个Value敲回车都会弹出百分比选择菜单。

请注意,Value的个数与CPU的核心数相匹配,比如2核的就有2个Value选项。

1-8、AutoOverClockTechnology:微星独有的一种自动超频技术,默认是Disabled,可以设置为MaxFSB。就是系统自动侦测CPU可能超频的最大FSB值。设置该项后,系统可能重复启动多次,最后找到最大FSB启动。由于FSB涉及内存的频率,可能会因为内存缘故而出现在最大FSB情况下,不能进系统,或者蓝屏死机。

1-9、MultistepOCBooster:这是微星独有的超频辅助技术,当CPU因超频较高,不能启动时,可以利用这个选项。它的作用是先以较低的频率启动进系统,然后再恢复原来频率。

该选项默认是Disabled,有Mode1和Mode2选项。Mode1是以低于原频率90%的频率启动。Mode2是以低于原频率80%的频率启动。

2、内存相关设置

内存设置有3项:

2-1、MEMORY-Z:这是查看内存的SPD参数。也可以随时按F5查看

插2条内存,弹出2条内存的SPD信息,如果插4条,就会有4条SPD信息。回车就可以查看1条内存的SPD:

2-2、AdvanceDRAMConfiguration:高级DRAM配置。就是用户自己配置内存时序参数。回车进入高级DRAM配置:

2-2-1、DRAMTimingMode:DRAM时序模式。有4项设置:Auto、DCT0、DCT1、Both。

Auto就是按内存条的SPD设置内存时序参数。DCT0是设置通道A,DCT1是设置通道B,Both是设置2个通道。默认设置是Auto。

这是DCT0的时序参数设置:

内存时序参数最主要的有4个。CL-tRCD-tRP-tRAS,这4个参数也是在内存条上常常看到的,比如8-8-8-24,就是这4个参数。

附注:内存时序参数知识

1、内存芯片内部的存储单元是矩阵排列的,所以用行(Row)地址和列(Column)地址标识一个内存单元。

2、内存寻址就是通过行地址和列地址寻找内存的一个存储单元。系统发出的地址编码需要经过地址译码器译出行地址和列地址,才可以对内存读写。

3、内存芯片是易失性存储器,必须经常对内存的每个存储单元充电,才可以保持存储的数据。读写前要先对选定的存储单元预充电(Precharge)。

4、对内存的存储单元读写前要先发出激活(Active)命令,然后才是读写命令。

5、CL就是CASLatency,CAS(列地址选通)潜伏时间,实际上也是延迟。指的是CPU发出读命令到获得内存输出数据的时间间隔。

6、tRCD是RAS-to-CASDelay,行地址选通到列地址选通的延迟。一般是指发出激活命令和读写命令之间的时间间隔。在这段时间内经过充电,数据信号足够强。

7、tRP是Row-PrechargeDelay,行预充电延迟。一般是指发出预充电命令和激活命令之间的时间间隔。在这段时间内对激活的行充电。

8、tRAS是Row-activeDelay,行激活延迟。一般是指行激活命令和发出预充电命令之间的时间间隔。

9、上述潜伏和延迟时间可以用绝对时间值ns,也可用相对时间—周期。一般多用周期表达。周期数越小,内存的速度越高。选购内存,不仅要看标注的频率,还要看标注的时序参数。内存时序参数标准由JEDEC制定。下面列出DDR3的时序参数规格,供参考。

标准的时序参数有7-7-7/8-8-8/9-9-9三种,其中7-7-7的最好。还有非标准的7-8-8/8-9-9的,这种时序参数的内存条,上标称频率就会死机蓝屏。降一级频率就没有问题。

2-2-2、DRAMDriveStrength:DRAM驱动强度。

该选项有4个参数,Auto是BIOS自动依据内存设置。其他是用户自己设置,DCT0是设置通道A,DCT1是设置通道B,Both是设置2个通道。设置为DCT0/1或Both时,会增加设置项目,下面看看用户自己手动设置的项目:

每个通道的信号驱动强度设置包括8项。

CKEDriveStrength:时钟允许(Clockenable)信号驱动强度

CS/ODTDriveStrength:片选/内建终端电阻驱动强度

Addr/CmdDriveStrength:地址/命令驱动强度

ClockDriveStrength:时钟信号驱动强度

DataDriveStrength:数据信号驱动强度

DQSDriveStrebgth:数据请求信号驱动强度

ProcOdt:CPU内建终端电阻

驱动强度的设置就是用户设置内存信号的强度,一般以默认为1,设置选项是默认的倍率:

2-2-3、DRAMAdvanceControl:DRAM高级控制。

该选项有4个参数,Auto是BIOS自动依据内存设置。其他是用户自己设置,DCT0是设置通道A,DCT1是设置通道B,Both是设置2个通道。设置为DCT0/1或Both时,会增加设置项目,下面看看用户自己手动设置的项目:

每个通道的高级控制有6项。

DRAMTermination:内存芯片的片内终端电阻。从DDR2开始内存防止信号干扰的终端电阻放在芯片内。DDR3也是这样。这项是设置终端电阻的参数,设置参数有Auto、Disabled、75ohms、150ohms、50ohms。默认是Auto。

DRAMDriveWeak:减弱DRAM驱动强度。设置参数有Auto、Normal、Reduced。Auto是让BIOS依据内存条自动设置。Normal是默认强度,Reduced是减弱驱动强度。

DRAMParityEnable:允许DRAM奇偶校验。奇偶校验是对内存读写是防止数据错误的一种方法。但允许奇偶校验会影响内存读写速度。设置参数有Auto、Enabled、Disabled。默认设置是Auto。

DRAMSelfRefreshRateEnable:允许DRAM自刷新速率。DRAM刷新就是充电,通过充电保持数据信号。自刷新是关闭系统时钟CKE,DRAM采用自己的内部时钟确定刷新速率。设置参数有Auto、Enabled、Disabled。默认设置是Auto。

DRAMBurstLength32:DRAM突发模式的长度32。突发模式是系统对内存读写时一次连续读写。连续读写的长度有32字节和64字节。这项设置就是选择32字节,还是64字节。设置参数有Auto、64字节、32字节。默认是Auto。Auto就是由系统依据数据分布自动采用突发模式的长度。

BankSwizzleMode:Bank搅和模式。内存芯片内的存储单元是按矩阵排列的,每一矩阵组成一个Bank,芯片内的Bank有4Bank、8Bank等,一般中文称之为逻辑Bank。

内存芯片组成内存条后,也有Bank,一般以64位为一个Bank。通常一面内存的8颗芯片构成一个Bank。双面就是2个Bank。CPU和内存进行数据交换时以Bank为单位,一次交换64位数据,也就是通常说的“带宽”,双通道就是128位。这种Bank称之为物理Bank。CPU访问内存时先定位物理Bank,然后通过片选(信号)定位芯片内的逻辑Bank。

插在DIMM槽的内存条有1个或2个片选Bank,访问命令不管实际有几个片选Bank,都是覆盖2个。BankSwizzle模式就是通过异或(XOR)逻辑运算,判定实际的片选Bank。设置参数有Auto、Disabled、Enabled。Auto就是交给BIOS和系统处理。Disabled就是禁止Swizzle模式,Enabled就是允许。Swizzle模式可以提高CPU的性能,但是会影响显卡性能。一般还是设置Auto为好。

2-2-4、1T/2TMemoryTiming:1T/2T内存时序。这个选项也叫做“命令速度”,就是内存控制器开始发送命令到命令被送到内存芯片的延迟。1T当然比2T快。但是要依据内存条的性能。性能低的设置1T后肯定要蓝屏死机。一般保持Auto设置即可,让BIOS自己去设置。

2-2-5、DCTUngangedMode:内存通道控制模式。选择内存通道的控制模式,Ganged是一个双通道,128位带宽。Unganged是2个单通道,64位x2带宽。设置选项是Disabled(Ganged)和Enabled(Unganged)。默认是Enabled。

2-2-6、BankInterleaving:Bank交错存取。内存bank交错存取可以让系统对内存的不同bank同时存取,可以提升内存速度及稳定性。设置值有Auto和Disabled,默认值是Auto(开启交错存取)。

2-2-7、PowerDownEnabled:开启或关闭DRAMPowerDown。内存掉电设置,选项有Disabled和Enabled。默认是Disabled。

设置为Enabled后,增加PowerDownMode选项,选择Channel模式和ChipSelect模式。

2-2-8、MemClkTristateC3/ATLVID:开启或关闭内存时钟在C3/ATLVID下的3态。默认是关闭的(Disabled)。

2-3、FSB/DRAMRatio:前端总线和内存倍率设置。

默认设置是Auto,自动识别内存条的SPD,设置内存频率。回车可以手动设置。

通过设置倍率可以改变内存的频率,FSB=200,1:2就是DDR800,1:3.33就是DDR1333。1:4就是DDR1600。

如果出现蓝屏死机现象,可以先通过这项设置降低内存频率试试,是不是内存不兼容或内存品质不良。如果降低频率可以排除故障,可以降频使用,或者更换内存条。

DDR31333内存条有3种,一种是SPD只有1066,没有1333,可以通过设置倍率(1:1.333)上到1333。第二种是SPD有1333,但是1333的参数不对,1333对应的频率应该是666,这种内存的频率是601,这样的内存也需要通过设置倍率上1333。第三种是标准的1333,SPD的1333频率参数是666或667。这种内存默认就可以上1333。

DDR31600内存有3种:超频1600的(SPD只有1333),可以通过设置倍率(!:4)到1600。第2种是SPD参数有1600(800),这样的内存条可以默认上1600。第3种是1600采用X.M.P规格,使用这种1600内存,BIOS会出现X.M.P选项,把这项设置为Disabled即可上1600

3、内置显卡超频

为方便用户对内置显卡4200超频,BIOS把显卡频率设置选项移到核心菜单,叫做:

OnboardVGACoreOverClock。

OnboardVGACoreOverClock的设置项有Disabled(默认)和Enabled。

开启显卡超频,增加一项调整显卡频率值的选项:AdjustOnboardVGAFrequency。默认值是500MHz。超频时直接键入频率值,比如550MHz。

4、HT和PCI相关设置

HT(超传输)总线是AMD的开发的芯片互连总线。AMD把内存控制器移到CPU,CPU内部采用HT总线。显卡采用PCIE总线,HT和PCIE之间需要桥接。AMD的北桥就起到HT和PCIE的桥接作用。北桥和CPU之间是HT总线连接。所以BIOS有HT总线的设置和PCIE总线的设置。相关设置有4项:

4-1、HTLinkControl:HT链接控制。这个选项设置需进入二级菜单。回车进入二级菜单后,看到的是2个选项:

HTIncomingLinkWidth和HTOutgoingLinkWidth:HT上行链接宽度和下行链接宽度。HT总线采用差分信号,单向串行传输。每一路采用一对信号线,一条发送信号(下行),一条接收信号(上行)。这两个选项就是设置HT总线的位宽。3个设置项:Auto(默认)、8位、16位。Auto是让系统自动设置,8位和16位是手动设置。

2-4-2、HTLinkSpeed:HT链接速度。链接速度以倍率表示,从x1到x13。默认设置是Auto,系统自动依据CPU动态设置,FSB超频会自动提升HT链接速度。用户也可以手动设置固定的倍率。X1是200MHz,X5就是1000MHz,以此类推。

2-4-3、AdjustPCI-EFrequency:调整PCI-E频率。

系统给PCI-E的频率是100MHz,由于现在的FSB和PCI-E时钟频率是分开的,调整FSB频率不会影响PCI-E/PCI频率。超频时不必再考虑锁定PCI-E和PCI频率。BIOS也没有锁定选项。这里的PCI-E频率调整是为PCI-E超频设计的,直接键入超频频率值,超频范围是100MHz-150MHz。

2-4-4、AutoDisableDRAM/PCIFrequency:自动关闭DRAM/PCI时钟信号。

默认设置是Enabled,系统将关闭空闲的DRAM和PCI槽的时钟信号,降低干扰。

5、电压设置

785GM-E65BIOS提供了8项电压设置:

CPUVDD电压:CPUVDD电压。调整范围1.1000-1.5500V

CPU-NBVDD电压:CPU内北桥VDD电压。调整范围1.1000-1.5500

CPU电压:CPU核心电压。调整范围1.025-1.975V

CPU-NB电压:CPU内北桥电压。调整范围1.202-1.520V

DRAM电压:内存电压。调整范围1.50-2.42V

NB电压:北桥电压。调整范围1.108-1.337V

HTLink电压:HT总线链接电压。调整范围1.202-1.454V

SB电压:南桥电压。调整范围1.228-1.472V

1、上面8项电压中,前2项VDD电压是CPU内的CMOS电路的漏极电压。调整这个电压可以使超频更稳定。

2、其余5项电压是供电电压。超频时提高一点电压可以提高超频成功率。因为超频后,CPU内的CMOS开关频率加快,输出信号的电平幅度会降低,导致信号不稳定,提高一点供电电压,就会提高信号电平幅度,增强信号。

简单讲CPU内的所有晶体管都是CMOS电路,都是开关。CPU运算就是这些CMOS开关电路不停地“开”和“关”。“开”就是导通,让代表“1”的高电平信号通过。“关”就是断开,信号变成低电平,表示“0”。如果代表“1”的高电平较低,就会与低电平的“0”混淆,CPU分辨不出“1”和“0”,自然运算就出错,导致死机、蓝屏。

3、电压提升过高也不利于超频,因为电压过高,把信号电平也拉高,信号电平越高,CMOS开关的频率就无法加快。这个道理可以从CPU电压的进展历程看出来。486/586时代,CPU的核心电压和I/O电压都是3.3V。奔腾4开始,把CPU的核心电压与I/O分开,核心电压降到2V左右,现在降到1.xxV,降低信号电平就是要提高CPU的频率。CPU的频率取决于CMOS电路的开关速度,信号电平设计的越低,开关速度就越快。

4、有些DIY发现,超频频率很高时,CPU满载运作会有“掉”电压的现象。于是想办法改电路,或者再提高电压。其实,“掉”电压是正常现象。频率提高30%,CMOS电路的开关频率提高30%,开关时间缩短30%,输出的高电平信号电压肯定降低,自然也要把供电电压拉低。

5、所以,调整电压要适当,不是越高越好。上述8项电压设置,灰色的Auto表示默认电压。白色数字表示正常范围的电压。红色数字表示非正常电压,包括过高和过低的。

6、调整电压时,可以用小键盘的“+”和“-”键,也可以用PageUp和PageDown键

超频CPU可以提高性能,但带来的坏处是降低CPU的寿命。建议过保再超。

fclkfrequency调到1ghz有影响吗

一、主板BIOS设置之CPU核心篇

Multi Core Enhancement:强制所有核心运行在最高频率,关闭这个选项可以省电

CPU Ratio:CPU倍频,通常会有几个选项,Auto,AllCore,Per Core,Specific Per core;Auto就是默认的CPU倍频变化,可以再AIDA64中的CPUID子页面中看到单核最大睿频,双核最大睿频,四核最大睿频等。All Core 对于超频用户来说是经常选择的选项,也就是所有核心同时设定倍频的频率。PerCore就可以设置在不同的负载下有多少核心的倍频有多大,就像Auto一样。Specific Per Core是给极限玩家用的,你可以分别尝试并分配每个独立核心最高可以达到多少倍频。

CPU Cache Ratio:CPU环形总线倍频,也是CPU缓存频率,北桥频率。

注:环形总线是所有核心L3缓存沟通的桥梁,通常不需要太高频率,够用就好。也就是CPU-Z当中的NB Frequency。

Minimum CPU Cache Ratio:最低CPU缓存倍频。如字面意思,防止CPU缓存自动降低。

BCLK Frequency:外频。 CPU与缓存的频率=外频*倍频。

BCLK Spread Spectrum:外频扩展频谱,超频请务必关闭。

注:当主板上的时钟发生器工作时,脉冲的峰值会产生电磁干扰(EMI),展频技术可以降低脉冲发生器所产生的电磁干扰。在没有遇到电磁干扰问题时,应将此类项目的值全部设为“Disabled”,这样可以优化系统性能,提高系统稳定性;如果遇到电磁干扰问题,则应将该项设为“Enabled”以便减少电磁干扰。在将处理器超频时,最好将该项设置为“Disabled”,因为即使是微小的峰值飘移也会引起时钟的短暂突发,这样会导致超频后的处理器被锁死。

Boot Performance Mode:进入Windows之前的CPU性能。通常会有Max Battery也就是CPU最节能性能,通常CPU会工作在最低倍频的状态下,直到进入Windows,设置为Max Non-Turbo时CPU就会工作在自动倍频下,设置为Turbo Performance时CPU会运行在最大速度下。

Reliability Stress Restrictor:可靠性应力限制。CPU会提交给Windows一些参数被记录在日志,通常用来防止损坏的主板或CPU运行。而Windows会将某些CPU超频现象归类为“错误”从而扼杀CPU速度。

FCLK Frequency:System(Home) Agent频率。CPU系统代理通常运行在800Mhz,如果CPU外频设置在200Mhz,那么这个参数一般设置为400Mhz,因为200*4=800Mhz。最高可以运行在1Ghz。(Intel也曾经建议Skylake以上的台式机最好提高FCLK到1Ghz)

System(Home) Agent是什么? 它包含PCIE、DMI总线、内存控制器、显示引擎等,它还包含CPU电力管理单元,与CPU环形总线智能集成。

AVX Ratio Offset:AVX倍频补偿。超频玩家最喜闻乐见的参数,可以大幅度提高超频稳定性,建议设置在3。设置在1可以让CPU在浮点运算的时候比整数低100Mhz,比如你的CPU一般情况下跑在4.5Ghz,那么在跑AVX指令集时就会降低到4.4Ghz,如果设置为3就会降低300Mhz,以此类推。这个选项对于超频十分重要,因为AVX指令集调用时,CPU的功耗发热都非常大,适当降低AVX频率有助于超频成功率的提升。

BCLK Aware Adaptive Voltage:外频/电压比率调整。当启用时,CPU通常会小心计算外频与电压之间的比率,这个选项通常适用于外频超频而防止电压过高。

Ring to Core Ratio Offset:环形总线与核心倍频比自动调整。如果你手动设置了缓存频率,这个选项通常不管用。

Intel SpeedStep Technology:Intel CPU节电技术。CPU会根据处理器任务量自动调整频率和电压。如果禁用,那么Windows电源管理的“最小CPU速度”不起作用。

Intel Turbo Boost Technology:CPU睿频。一般超频的时候这个选项不起作用。

Intel Speed Shift Technology:Intel CPU 节电技术、状态调整。启用后会暴露CPU的CPPC接口给Windows,出现在第六代酷睿上。以前CPU核心从深度睡眠的C7状态下激活需要很长时间,这个延迟通常比内存延迟要大得多,至少需要30毫秒。而这个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响应速度,官方介绍只需要说1毫秒。

Long Duration Power Limit:长期CPU功耗限制。对于超频来说,有多大调多大。

Long Duration Maintained:当CPU长期功耗限制的周期时间。对于超频来说,同样是有多大调多大。

Short Duration Power Limit:短时间CPU功耗限制。对于超频来说,还是有多大调多大。

CPU Core Current Limit:CPU核心电流限制。对于超频来说,一样,有多大调多大。

二、主板BIOS设置之内存篇

Load XMP Setting:加载XMP预设。内存出厂后会进行测试,找到一些电压、时序、频率之间稳定运行的参数,保存在内存XMP文件当中,当然你也可以手动超频无视这个选项。这个参数可以被HWiNFO64或AIDA64查阅。

DRAM Reference Clock:内存参考源时钟,比如100Mhz可以实现DDR 3000、3100等频率,133Mhz可以实现DDR 3333等频率。因为内存频率是按照与CPU外频和Home Agent的比率来实现的,通常可以设置为Auto。

DRAM Frequency:内存工作频率,比如DDR4-2800工作在1400Mhz,一般主板会直接显示DDR频率,而这个频率通常是AIDA64当中内存工作频率的2倍。

Primary Timing:第一时序,通常会打印成标签贴在内存颗粒上,就是你买内存看到的那四个参数,CL,tRP,tRCD,tRAS

CAS Latency:CL、tCL值。发送给内存横竖行地址的数据开始延迟。通常这个值可以比下面两个值低1~2个周期。这也是最影响内存性能的一个时序参数,直接影响到内存的延迟,也就是说会影响游戏性能哦~·

RAS to CAS Delay:tRCD值,打开内存行和访问内存列的延迟周期。

Row Precharge:tRP值,RAS to CAS Delay的充电周期。通常和RAS to CAS delay设置的值一样。

RAS Active Time:tRAS值,内存颗粒激活与发出内存充电指令的周期。这个参数必须比前两个值加起来大。比如你的内存为16-16-16-36,那么最后这个值必须比16+16=32要大。通常情况下为了稳定性,还要再稍微加一些周期,比如设置在36。

三、主板BIOS设置之电压篇

CPU Vcore Voltage:CPU核心电压,通常有三个选项,Auto为主板自动调整CPU电压,CPU在不同的频率下所需电压也是不同的。

Offset Mode可以在自动CPU电压的基础之上整体的稍微加压或减压,选择这个选项之后Sign可以选择加号或减号。所谓整体加压减压是因为CPU在不同的频率下运行的电压是不同的,也是动态的,比如CPU在节能状态下频率和电压就会很低。整体加减是对CPU所有频率电压下都做调整。Fixed Mode或者某些主板上的Manuel Mode就是固定电压模式,或者叫做手动电压模式,通常被超频爱好者喜爱。Ryzen的核心电压最高不要超过1.425v(其实超频的时候很容易就突破了),第八代酷睿根据官方手册电压最高不超过1.52v(或许你还用不到这么高的电压就因为100度高温而被强制降频了)。

CPU Load-Line Calibration:防掉压选项。CPU在高负荷工作下会自动降低电压来保护CPU寿命。有些主板的Level1或者Level7是反的,你可以多试试,打开CPU-Z跑一下压力测试,如果电压没有降低或者很少降低,那么CPU防掉压就生效了。有的时候超频稳不稳就是那么千钧一发,电压高一点,电压低一点就是不一样,当然,温度一定要控制好~

DRAM Voltage:内存电压,昨天的超频教程中有提到。

VCCIO Voltage:CPU除核心外CPU所有的通信电压,第八代酷睿默认0.95v。一般稍微提升一点对于信号质量的提升非常有利,超过1.2v是非常危险的。

VCCSA Voltage:System Agent电压,这个System Agent包括PCIE控制器、缓存、内存控制器等,一般是负责内存数据与环形总线沟通用的,环形总线是沟通三级缓存、内存、PCIE等所有数据的大马路。第八代酷睿默认电压1.05v,如果FCLK超过800Mhz需要稍微增加一下该电压来保证System Agent的稳定运行。

VCCST Voltage:信号维持电压,VTT电压,跟踪终端电压,第八代酷睿默认电压1.0v,对于系统稳定性有比较大的影响,笔者设置在1.05v。

CPU Internal PLL Voltage:CPU内部锁相环电压,锁相环是保证时钟信号干净清晰的东西,根据Intel官方手册上说,第八代酷睿所有锁相环默认电压都是1.0v,但有些主板上默认值为0.9v,稍微加压有利于极限超频。这个电压必须低于核心电压,否则CPU会挂起。这个电压降低后会影响CPU温度表现,不过有些国外玩家说这个锁相环电压影响的是CPU温度感应器的读数,而不是真正的核心温度,有待考证。

GT PLL Voltage:核心显卡锁相环电压。

Ring PLL Voltage:环形总线锁相环电压。

System Agent PLL Voltage:Home Agent锁相环电压。

Memory Controller PLL Voltage:内存控制器锁相环电压。

有些主板带有主板的数字供电的调节选项,这些选项通常是调整数字供电处理器当中的内容,本篇以ASUS著名的数字供电芯片Digi+ EPU举例。

CPU VRM Switching Frequency、CPU Voltage Frequency:CPU的供电部分是一颗或一些PWM开关芯片控制,它的作用就是调节MOS管的开关频率,开关频率越高CPU供电越平顺,波纹越小,同时MOS管的发热也会更大。

CPU Current Capability:CPU电流限制,可以突破100% CPU电流限制,以在防止CPU在高负荷下被系统降频。

CPU Over Temperature Protection、CPU VRM Thermal Control:CPU供电过热有可能会限制CPU性能,但长期过热有可能会损坏供电。

CPU Power Duty Control:动态调整每个供电相位的功率以适应他们的温度和电流消耗。

CPU Power Phase Control:CPU电源相位控制,以决定是否在系统空闲时停掉几个供电相。如果此项设置为Extreme,则CPU Vcore Spread Spectrum不起作用。ASUS原话说:用户可以开启CPU Spread Spectrum选项来降低供电的EMI干扰提升系统稳定性。如果CPU VRM switching Frequency没有设置为“Manual”(手动)而且CPU Power Phase Control没有设置为Extreme时,CPU超频频率较高时依然建议开启CPU Spread Spectrum来提升系统稳定性。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07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