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学习 > 正文内容

坐标是什么(残差图的横坐标是什么)

2023-04-30 10:10:08自我学习1

残差图的横坐标是什么

有残差图的定义知道,作图时纵坐标为残差,横坐标可以选为样本编号,或身高数据,或体重的估计值,这样做出的图形称为残差图.故答案为:残差.

残差图横坐标表示什么

将每一个数据点横坐标找出,将横坐标代入回归模型方程,计算出理论纵坐标值。

将数据点的纵坐标减去计算出的、对应的理论纵坐标值,得到两者之差。

计算两者之差的平方,并将所有平方相加,最后结果即为残差平方和。

扩展资料

解释变量与残差平方和

残差平方和RSS具有以下性质:

性质1 只有常数项没有其他解释变量的回归方程的RSS和TSS相等,其决定系数为0。

性质2 增加解释变量必然导致RSS减小。因此,如果想降低RSS,只要在回归方程中尽可能地加入解释变量就能达到目的。

性质3 包含常数项全部解释变量的个数K等于样本数n时,RSS为0,决定系数为1。

F检验和t检验之间的关系

在一些场合t检验不仅可以进行双侧检验,也可以进行单侧检验。而F检验没有单侧和双侧的区别。当进行双侧检验的时候两种检验的P值相同。

公式概念

为了明确解释变量和随机误差各产生的效应是多少,统计学上把数据点与它在回归直线上相应位置的差异称为残差,把每个残差平方之后加起来 称为残差平方和,它表示随机误差的效应。一组数据的残差平方和越小,其拟合程度越好。

残差图可以看出什么

用excel做残差图,在工具箱中点击数据,进入数据分析再点击回归,输入数据后再往下点击残差部分中残差图,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残差图。

残差图的横纵坐标

回归方程式的解题步骤如下:

1、首先要解出 x和y 的平均数;

2、然后解出对应的 x和y 的乘积之和;

3、接着计算 x 的平方之和;

4、代入后即可得a与b的值;

5、最后组合列式便可得到回归方程的解。

注:通常情况下因为模型中有残差,并且残差无法消除,所以就不能用二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方法来得到方程,要保证几乎所有的实测值聚集在一条回归直线上,就需要它们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到那个最好的拟合直线距离最小。

残差图怎么绘制

的理论y值之间的差值。标准残差,就是各残差的标准方差。在Excel中并不能直接绘制残差图,但可以通过Excel计算出残差值,再用残差值绘制散点图或折线图,从而得到残差图。如果残差图中各点的值差别比较大,说明回归曲线方程与实际值之间差别也比较大。也可以说,残差图的波动幅度,反映了回归方程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别程度。在Excel操作中,常常通过添加误差线,来反映残差值大小。线性拟合图,在Excel中,应该为线性趋势线。假如原数据区域的x值在A1:A10区域,y值在B1:B10区域,选中A1:B10区域,插入→图表→散点图选中图表中的数据系列,右击,添加趋势线,类型选项卡中选中线性,选项选项卡中,选择显示公式,确定,就可得到线性趋势线和线性回归方程(方程为y=bx+a的形式)。在C1单元格输入=A1*b+a(注意,公式中的a、b要换成回归方程中的相应数值)向下复制公式就可以得到线性回归的理论值在D1中输入公式=B1-C1向下复制公式,就得到各x值对应的残差

残差图怎么看

首先纠正一下,模型Y=α0+α1X1+α2X2+ε 里面的“ε”不叫残差,叫误差,包含了非可控因子所造成的实验误差,还可能包含有失拟误差(模型函数f与真实函数间的差异),通常我们为了简化,都是忽略失拟误差的。

“残差”指的是观测到的响应变量数据与代入回归模型后的预测值之差。简单来讲,就是你实验真实得到的响应Y值,与将此Y值对应的X值(你预先设定的)代入回归方程之后得到的两个值之差,理解这个之后不难用excel求残差。

至于你说的“ε”怎么求,通常我们是进行重复实验,即同样的一个处理施于多个单元,如当X1=100,X2=150时,我们在此种组合之下,重复实验3次(即做3次实验,不是做1次实验后取3个样检测),用这3次实验之间的响应变量Y的差异来估计实验误差的大小。

以上,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残差图定义

通过DW值是判断残差是否存在自相关的,如果需要检验原始数据是否存在自相关,比较精确的方法是通过时间序列中的自相关检验方法,通过观察自相关图来判断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07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