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资金saas(什么是诚信资助)
什么是诚信资助
我是一个来自于农村的孩子,一家人靠种田维持生活,可是家乡生活环境恶劣,加上我家人口多,土地少。我的记忆当中,一家人的日子一贯以来都是紧巴巴的,每年的学费都是让家长头痛的事情,我做梦都羡慕城里人有钱。近几年由于党的惠民政策越来越遍及百姓,特别是国家施行的“两免一补”政策,让我们这样的家庭大为受益,我们父母再也不用因为给我们筹集学费的事而发愁了,我家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我家只靠父亲外出打工赚钱养家,一家人拼命的省钱,虽有点积蓄,但每年开支太大仅供我们两孩子上学。每学期学费都要好几千加上人情往来,经常超支消费。母亲在家务农,一家子的人吃饭靠一个人挣钱,怎么能够?我当初选择读技校一是由于家庭经济不宽裕,二是想学得一门技术,早日踏入社会为父母减轻一些负担,虽然现在我也长大了,但也还离不开家中的扶持,还不能够自己养活自己。每次,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母亲都会提前为我筹备好学费以及生活费,为的是不让我担心。每当我怀揣着学费乘车奔向学校的时候,我的心情总是沉重的。坐在车上心情非常复杂,眼前时不时浮现父亲在外面风里来雨里去辛勤工作的背影和母亲每日早出晚归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身影,每当那个时候我的眼泪都只好往肚子里咽,那种滋味是别人所无法理解的。曾经,我也有想过放弃求学路,但是没有勇气说出来,今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一项是关于“助学政策”,凡农村户口学生和城市低保学生均可享受真政府补助1500元,当校长把这个喜讯传到我们耳中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同时也充满了感激之情。心想这对我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我心怀感激。同时这也是一种肯定――对我们付出的努力给予的肯定,但我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今后还有待改进,学习上丝毫不敢怠慢,再苦再累与书结伴也是快乐的。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更是一种享受,一路走来我收获很多。在这一年的学习中虽然我走得很艰辛,哭过、笑过也迷惘过但是我却没有放弃过,因为在这里改变了我的价值观,让我知道了社会充满爱,在这里让我发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并且带着一份坚持的关爱一直走下去。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能在课堂里听课获得各种锻炼的机会与国家的资助是分不开的。我怀着一颗回报社会的心但愿能够多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让爱心传播开来。如果说,国家的助学金给我带来了什么感想,我觉得反思大过于欢喜。一想到许多贫困学生因家庭窘况而被迫辍学,再想到我有这样好的机会获得国家助学金政策的资助我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感激,是的,除了“感恩”我想我应该没有什么比其他词汇更能诠释我此时内心的感受了吧!助学政策的资助促使学生学会感恩。资助传递着国家的责任感和社会的公德心,它不仅仅使青少年学生在物质上受惠,同时还从另一程度上要求他们逐步进步――是广大青少年拥有强烈的感恩之心,浓厚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度的社会公德心,只有他们认识到并且持之以恒地坚持和传递这一种精神,才能塑造自我并影响他人,奉献社会。“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知道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们青年人担负着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会更加认真刻苦的学习,争取早日成才,以能够早日为家乡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当国家助学政策是激励和要求学生自强自立的,同时,我们也知道自强自立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自强自立需要在青少年学生身上体现。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资助对于贫困学者而言只是帮助他们解决眼下的暂时性困难而不能从根本上根除他们在经济上长期处于困窘的局面。国家和社会给予我们资助,为的是是我们变得更加自信,更加自立和自强,因为也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也才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贡献青春的力量,当国家助学金降临到我手中的时候,我毅然把它当作了学费,国家的助学金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让我倍加感激国家和学校对我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感谢国家的资助政策让我的中专生活充满阳光。这个学期面临结束,回首往事还历历在目,真不敢想象如果没有国家的资助的话,这个学期的我将会是什么样子呢?对我来说它不仅仅是解决了我的生活困难还对我的理想扭曲也做了个及时的矫正。是这笔助学金把我从颓废中及时拯救出来,以至于现在的我是那么的自信。感觉生活里充满了希望与此同时还让我学会了感恩。我想,不仅仅是我,还包括其他收到资助的每一位同学都会有同样的感受,让更多的人心存感激,更多的人火爆社会。我将永远不会忘记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国家帮助了我,助我成长并助我成才,是它伴着我一路走来。得到国家的资助我很幸运,将来用自己的成就来回报社会和国家,那将是我不可推脱的责任。昨天,我们因年轻而不懂责任;今天,我们或许因力不足或不能及而还不能很好的履行责任;但我保证,明天的我一定会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我将以一颗感恩的心回馈社会。
诚信资助是什么意思
助学金从财政拨款到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再将款项给学校,由学校发放给个人。
资助标准
全国平均每人每年2000元,具体标准在每人每年1000-3000元范围内确定,分为2-3档。中央高校分档及具体标准由财政部商有关部门确定,地方高校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
2.基本申请条件
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③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④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⑤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同一学年内,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可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试行免费教育的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不再同时获得国家助学金。
助学金申请流程:
准备家庭情况调查表。家庭情况调查表可以在网上下载,很多在录取通知书中附有。
家庭情况调查表有的学校需要盖三级证明,而有的学校只需要加盖一级公章。
准备贫困证明。国家助学金本就是为了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所以家庭贫困证明是必须的。
准备特殊材料。特殊材料注入残疾证,低保证等。这样的材料在学校中划分资助等级的时候可以申请特殊贫困资助。
班级讨论划定名额。每一个班级都有一定的名额,所以不是每个人都会得到国家助学金的,所以准备好材料之后还要在班上决定名额和等级填写资料,获得资助。填写自己的确认信息,或者银行卡账户,学校公示之后无疑问的在学期末将发放国家助学金。
什么是诚信资助政策
第一条 为规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励耕计划(以下简称励耕计划)的管理和实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帮助解决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教师的生活困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部有关项目资金管理的要求与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励耕计划是指使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教师。励耕计划由财政部、教育部委托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负责具体操作。
第三条 励耕计划的管理和实施坚持“公开透明、量入为出、突出重点、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四条 有关励耕计划的所有宣传材料,均需注明“彩票公益金资助——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的字样。
第二章 资助范围、对象、标准
第五条 励耕计划的资助范围与对象为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基金会每年重点选取部分省(区、市)作为当年励耕计划的资助地域,并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
第六条申请资助教师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工作认真负责,生活俭朴,诚实守信;
4.家庭经济特别困难。
第七条励耕计划重点资助因遭受自然灾害、突发事故或重大疾病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教师。
第八条 励耕计划采取逐年申请
诚信资助教育手抄报
意义: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充分认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战略意义,自觉肩负起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青少年是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我们党的事业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要研究青少年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青少年的思想变化和特点以及内在要求,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引导青少年知荣辱、明是非、辨美丑,锤炼意志品格,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守纪的基本道德观念。要教育青少年坚持社会主义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什么是诚信资助中心
1、立志成才
2、为梦想而战
3、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4、感恩奉献
5、奋斗励志
6、青春不老
7、这个梦想
8、为青春插上梦的翅膀
9、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10、梦在何处
11、平凡之路
12、微笑应对生活
13、青春梦
14、后天是完美的
15、助学,筑梦,铸人
16、助学筑梦,助我成才
17、多么庆幸,一路有你
18、温暖,追梦
19、谁的青春不奋斗阳光沐浴在我的求知路上
20、点燃期望,放飞梦想
2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4、爱的源泉
25、追梦必然遭遇坎坷
26、梦想花开
27、梦想,不分大小
28、迈向了辉煌的明天
29、走过了苦难的昨日
30、每个人都有一个梦
31、寒冷和挫折做伴
32、梦是一束光
33、以往经历的苦难与磨练
34、感恩,不曾忘却
35、最好的年华里
36、女儿当自强
37、逐梦之路
38、感恩励学
39、为梦而生,为梦而活着
40、别让你配不上自我的野心
41、一丝一丝编织爱
42、奋发自强
43、梦想,不曾放下
诚信资助内容简介
1.课程育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2.科研育人。发挥科研育人功能,优化科研环节和程序,完善科研评价标准,改进学术评价方法,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培养师生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3.实践育人。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整合各类实践资源,强化项目管理,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完善支持机制,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
4.文化育人。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校风学风,繁荣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建设优美环境,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
5.网络育人。大力推进网络教育,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拓展网络平台,丰富网络内容,建强网络队伍,净化网络空间,优化成果评价,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引导师生强化网络意识,树立网络思维,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创作网络文化产品,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守护好网络精神家园。(如何做好网络育人,作为辅导员你怎么做?)
6.心理育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着力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7.管理育人。把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加强教育立法,遵守大学章程,完善校规校纪,健全自律公约,加强法治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促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强化科学管理对道德涵育的保障功能,大力营造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8.服务育人。(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围绕师生、关照师生、服务师生,把握师生成长发展需要,提供靶向服务,增强供给能力,积极帮助解决师生工作学习中的合理诉求。
9.资助育人。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10.组织育人。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强化高校各类组织的育人职责,增强工作活力、促进工作创新、扩大工作覆盖、提高辐射能力,发挥高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的联系服务、团结凝聚师生的桥梁纽带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项工作和活动,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