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与安徒生童话区别(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区别怎么区分篇目)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区别怎么区分篇目
1童话的来源方面,格林童话主要来自民间传说。安徒生的童话多来源于自己的创作。《安徒生传》中的说法是有一天安徒生认真地思考谁最需要他为之写作,他的答案是丹麦的孩子。特别是穷苦的孩子。因为他想带给孩子们最美好的东西,而能传承着一点的就是童话。
2童话内容的区别。《格林童话》源于民间,因而通俗、质朴。不少主人公憨态可掬,滑稽可爱。在格林童话中.自然与神奇、现实与浪漫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使故事既有真实性,又有梦幻感。语言上朴实无华,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读来令人备感亲切。
而安徒生童话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属于“人造童话”,而安徒生童话由于文学性和艺术性过强,更多时候看起来并不像是将童话艺术话,而是将文学作品赋予童话的气息。
3意义上的区别:童话主要面向的读者是儿童,因此质朴的格林童话贴近童话本身并为广大儿童所喜爱,安徒生的童话也许有一部分不能为儿童所完全领悟,但却赢得了更多的成人读者。格林童话里充满了喜剧和奇迹,而安徒生童话则充满了对信仰和灵魂的赞美。
4格林童话的主人公分为两类:一类是善的化身诸如:裁缝、磨坊工、士兵、长工等。他们初遭不幸,几经周折,最后获得成功;另一类是恶的象征诸如:巫婆、魔鬼、强盗、继母等。他们多是一时得逞,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作者总是把二者对立起来描写,同情、歌颂前者,鞭答、讽刺后者。表达了鲜明的爱惜和美好的愿望,揭示了简单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
而安徒生童话里不乏此类作品,但流传更远意义更深重的则是一些充满诗意、幻想和信念的作品,如〈海的女儿〉里人鱼公主为了成为人以及对王子的爱却最终不能陪伴王子,投身大海化作泡沫。整个故事里蕴藏着的安徒生对人间的爱,对人这种高等动物的热切希望。丑小鸭最终变成白天鹅则歌颂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而《没有画的画册》和《光荣的荆棘路》则集中地表现出他所歌颂的这种诗情。这实际上是安徒生童话的“灵魂”。在所有安徒生的童话中,人们可以发觉这种诗情,不时忽隐忽现地发出闪光。
格林童话 安徒生童话 区别
一、作者不同:
1、《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
2、《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是由德国语言学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
二、主题和内容不同:
1、《安徒生童话》:
共由166篇故事组成。该作爱憎分明,热情歌颂劳动人民、赞美他们的善良和纯洁的优秀品德,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王公贵族们的愚蠢、无能、贪婪和残暴。其中较为闻名的故事有:《小人鱼》、《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等。
2、《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里面约有200多个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间的口头传说,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童话故事较为闻名。
三、创作背景不同:
1、《安徒生童话》:
在安徒生所处的时代,丹麦仍是一个君主专制主义社会,自中古以降,社会生活一直极少受到触动。进入十九世纪以后,则出现一系列重大历史变动,拿破仑战争造成的国力虚耗,在挪威问题上的失败,20年代的经济轰退,国王由保皇立场转向独裁,中产阶级谨小慎微、委曲求全,这些都使社会基本处于政治压迫和文化愚昧状态。在安徒生的作品中,我们也处处感到这个时代的灰色和压抑。
安徒生将童话作为一种现代表达方式来进行创作,他借用童话的“儿童”视角透视现代人的复杂生活。安徒生让童话超越了民间文学范畴的传奇想象,成为一种鲜明的个体写作和现代技巧探索。
2、《格林童话》:
格林兄弟生活和创作的命运同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时期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由法国大革命催生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18-19世纪之交席卷全欧,最先在德国这片混乱、落后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德国浪漫主义在整理研究德国民间文学中取得的卓越成就,有力推动了德意志民族文学的发展,提升了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格林童话》就诞生在这样的时代氛围和社会环境之中。
《安徒生童话》与《格林童话》的区别
不是一个意思。
一.创作背景不同,创作特点不同
格林兄弟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民间故事和古老传说的搜集者。两人因经历相似,兴趣相近,合作研究语言学、搜集和整理民间童话与传说,故称“格林兄弟”。
格林兄弟生于莱茵河畔的哈瑙,父亲是一名小官吏。他们的青年时代是在拿破仑占领德国时期度过的。当时,德国遭受异族侵略和强大的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他们大学毕业后,埋头研究历史,在德国浪漫派作家阿尔尼姆和布仓塔诺合编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的启发下,于1806年开始搜集,整理民间童话和古老传说,并于1814、1815、1822年陆续出版了3卷本的《德国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他们的故事特点:
1,故事情节曲折、但不离奇;叙述朴素、却不单调。
2,故事中这些奇妙美丽的意境、曲折迷离的故事情节,会让自己沉浸在故事里,久久难以忘怀。
3,这本小书中还有一些睿智隽永的民间故事,那些聪明机智、勇敢善良的劳动人民让人感觉那么的亲切。他们教导我们如何分清善良和邪恶。譬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灰姑娘》等代表作品。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11岁父亲病逝,母亲改嫁。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
少年时代即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后因嗓子变音而被解雇,从此开始写作生涯。由于小时候凄惨的童年,安徒生的作品都是充满幻想,切合现实生活,并着力描述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
安徒生的 故事特点:
一是具有诗意的美。
二是具有喜剧性的幽默。
三是故事题材切合现实生活。譬如《野天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国王的新衣》、《母亲的故事》、《她是一个废物》等等。
安徒生童话首次出版于1837年,一直到临死前不久(1875年),安徒生都还在进行童话创作。安徒生在创作童话之前,已经是颇为知名的作家,其主要作品包括游记、诗歌、戏剧,以及杂记。
二. 文学体裁风格的不同
格林童话中,故事背景一般设定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主题的呈现上,不脱理“善与恶”(小红帽》、《狼和七只小羊》等)、“美与丑”(《灰姑娘》、《白雪公主》等)、“勤劳与懒惰”(《三只小猪》等)等传统二元论的对立模式。
情节上多为“女巫、恶狼制造麻烦,靠仙女、王子、小精灵等来解决问题”, 结局通常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反派人物终将不得好死,正派人物一定如愿以偿”,以及“公主嫁给王子,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等刻板模式。
在故事叙述风格上,用词造句朴实无华,结构变化雷同,具有民间口传文学的特色。在人物角色的刻画上,多为“国王、王后、王子、公主、仙女、精灵、狼、女巫、拟人化的动物”,也具有相当刻板化的特点。所以很多女孩子很喜欢看格林童话,幻想自己变成漂亮的公主,遇见心目中的王子。
安徒生童话中,时代一般发生在当代,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则颠覆了传统童话中的二元论,变得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起来。像在其原创童话《豌豆上的公主》中,连一个真正的反派角色都没有。
许多作品的结局也不再是皆大欢喜的快乐场面,像《卖火柴的小女孩》、《母亲的故事》等篇幅甚至异常悲惨,堪比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搞得人都不敢看第二遍。在安徒生的刻意的安排下,读者不得不放弃预期的耳熟能详的童话结果,在情感和意义上会得到更为新鲜深刻的感触。
就文字风格上来说,安徒生本身就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作家,还写过戏剧,所以在场景描写和故事叙述上,他充分地考虑到戏剧效果和娱乐性,所以安徒生童话中,用文字所建立起来的幻想国度是非常栩栩如生,令人向往的。
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的区别比较总结
格林童话大多数都是格林兄弟从民间的传说和故事里收集整理得来的;安徒生的偶不太清楚,但他的童话一般反映东西会比较深刻。也就是说安徒生童话的档次会比较高一点,格林童话算是纯枕边故事了。
怎么分清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
答:一.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的相同点
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作为两部经典的童话作品,他们的产生背景其实是相同的,只不过作家所处的国家不同而已,由于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处在封建统治阶级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之间,所以这两部童话作品中主角的身份也更丰富了,从原来的公主和王子逐渐向裁缝、磨房主、铁匠和士兵等多元化方向演变。除此之外,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的相同之处更多体现在价值方面,故事的情节都是围绕着真善美的主题来展开的,起到教育的意义,传达出的积极精神具有永恒的价值。
二.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的不同点
1.取材与创作意识的差异
格林兄弟所处的历史背景是德国文化处于复古思想比较严重的阶段,作为民俗学家的两兄弟,也纷纷加入搜集和整编民间故事的队列中,并且乐此不彼地加工润色得到的民间传说和古老的神话。整理完成的格林童话充斥着夸张的想象和神奇的色彩,虽然童话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但由于其中的一些故事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保留下来的神话传说并非特意针对儿童读者所设计的。另外,童话中与封建思想和宗教迷信有关的部分是不利于儿童阅读和学习的,对身心健康无益,例如:《桧树》中继母把小男孩的头砍下,这有点血腥暴力,还有就是故事中夸大对上帝的膜拜,由此可见,格林童话还是有时代局限性。与格林童话的创作意识相比,安徒生是打心里实实在在地想为儿童创作童话,正是由于这样的初衷,他的童话故事大多都是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的,相比于民间神话,格林童话更多地是在讲述儿童身边发生的故事。虽然安徒生童话中塑造的主人公形象都很平常,但他们具有美好的品德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这样一来,读者可以一边品味有趣的故事,一边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安徒生在创作中常常将自己融入故事当中,这使得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更贴近真实生活,更能引起读者共鸣。
2.表达主题方式的差异
传统童话创作思路都是通过对比,最后鲜明地表达出对真善美的赞扬和对邪恶贪婪的批评。格林童话中的主人公大多都是纯洁善良的,然后通过一个反面形象来衬托出他们高尚美好的特性,例如:在《白雪公主》的故事中,白雪公主非常漂亮和善良,但她的继母却是个心肠邪恶的人,她总想把白雪公主害死,通过这种对比,很自然地就表达了故事主题,即歌颂美好的事物和向往纯净的世界。安徒生童话的表达方式与格林童话这种对比凸显的方式截然不同,它的主题里面的善与恶,美与丑不是通过对立来传达的,而是通过故事的悲剧性。安徒生通过塑造悲剧的故事,让读者感受美好的事物在眼前毁灭,从而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其中的价值,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描写了可怜的小女孩用火柴取暖,最后在平安夜冻死,这样一个弱小的生命就消失了,让读者内心受到巨大的震撼,也引发无限思考。
3.故事内容的差异
格林童话的故事内容受到了传统童话的影响,具有极大的想象和浪漫色彩,例如:在《魔鬼的三根金头发》中,描述了少年得到了魔鬼奶奶的帮助,得到了魔鬼的三根金发。除此之外,格林童话比较重视故事的完整性,而忽略细节的描写,展示出来的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都显得不够生动。安徒生童话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故事内容在保留了传统童话的夸张性和趣味性的同时,还着重追求细节方面的描写,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凸显的更加丰满,例如:在《海的女儿》中,为了表达小美人鱼的安静,有这样一段描述:“她是一个古怪、安静的孩子,不太爱讲话,总是静静地在想些什么东西”。通过这样的生动描写,儿童读者可以学会思考,当思维的火花摩擦碰撞时,相信读者能够获益匪浅。
总而言之,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儿童成长,给他们增添欢乐,为他们带来启迪。虽然两者存在着一些异同点,但他们存在的价值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希望这两部作品能够继续流传下去,亲近儿童的生活,让他们收获美好与感动。
安徒生的童话和格林童话的区别
1.作者不同:《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格林童话》是由德国语言学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
2.主题和内容不同:《安徒生童话》共由166篇故事组成。该作爱憎分明,热情歌颂劳动人民、赞美他们的善良和纯洁的优秀品德,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王公贵族们的愚蠢、无能、贪婪和残暴。其中较为闻名的故事有:《小人鱼》、《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等。
《格林童话》里面约有200多个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间的口头传说,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童话故事较为闻名。
3.创作背景不同:19世纪正是人类工业化的开始。虽然两者都是在19世纪创作和出版,但因《格林童话》本质上是民俗故事集,所以反应的是旧时代的童年观念。而《安徒生通话》是安徒生的个人创作,其是在印刷术普及、工业化产生之后产生的新的童年观念的影响下开展的童话创作。
如何区别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
一、作者不同:
1、《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
2、《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是由德国语言学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
二、主题和内容不同:
1、《安徒生童话》:
共由166篇故事组成。该作爱憎分明,热情歌颂劳动人民、赞美他们的善良和纯洁的优秀品德,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王公贵族们的愚蠢、无能、贪婪和残暴。其中较为闻名的故事有:《小人鱼》、《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等。
2、《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里面约有200多个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间的口头传说,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童话故事较为闻名。
三、创作背景不同:
1、《安徒生童话》:
在安徒生所处的时代,丹麦仍是一个君主专制主义社会,自中古以降,社会生活一直极少受到触动。进入十九世纪以后,则出现一系列重大历史变动,拿破仑战争造成的国力虚耗,在挪威问题上的失败,20年代的经济轰退,国王由保皇立场转向独裁,中产阶级谨小慎微、委曲求全,这些都使社会基本处于政治压迫和文化愚昧状态。在安徒生的作品中,我们也处处感到这个时代的灰色和压抑。
安徒生将童话作为一种现代表达方式来进行创作,他借用童话的“儿童”视角透视现代人的复杂生活。安徒生让童话超越了民间文学范畴的传奇想象,成为一种鲜明的个体写作和现代技巧探索。
2、《格林童话》:
格林兄弟生活和创作的命运同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时期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由法国大革命催生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18-19世纪之交席卷全欧,最先在德国这片混乱、落后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德国浪漫主义在整理研究德国民间文学中取得的卓越成就,有力推动了德意志民族文学的发展,提升了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格林童话》就诞生在这样的时代氛围和社会环境之中。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