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区别(诗词曲的关系)
诗词曲的关系
您这个题目有点大,如果详解细说,都可以写一部书了。简单来说古诗、词、曲从本质上没有必然的区别,只是表达形式和风格的不同,古诗偏于稳重,适于表达胸怀志向,以古朴为上,所谓大巧不工,重剑无锋;词偏于轻灵,适于述说心情感受,讲究婉转细腻,百转千回;而曲则偏于通透,讲究音韵愉耳,通俗易懂,用词用语比较直白。
总而言之,从古诗到词,从词到曲是从规整至于灵活,从雅士重回大众,是诗歌通俗化的过程,是不可完全割裂的一个整体。
诗词曲都属于什么的范畴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分别指的是各个朝代达到艺术巅峰的文学体裁。
诗词曲的概念
诗,指的是唐诗;词,指的是宋词; 曲,指的是元曲,赋指的是历朝历代文人的有名的赋。
意思是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来的优秀作品.
诗词曲各自的特点
一、诗歌的种类:
1、按音律分类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2、按内容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这是一种分法。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宋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现在我们试就上述三种分类再参照别的分类法加以讨论。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的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还有很少见的六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古体和近体之别。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仿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乐府产生于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由于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词大概产生于盛唐。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象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的形式。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2.押平声韵;
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4.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长律一般是五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是押平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这可以归入近体诗。
总括起来说: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乐府和绝句,有些属于古体,有些属于近体。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其实除了五言、七言之处,还有所谓杂言。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
二、诗歌的特点:
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
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三、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词曲之间的关系
“诗”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诗,指所有“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作品,《说文解字》:志也。意思是表达心志的文字。通俗地说,诗就是诗歌。在广义的“诗”中,不仅是词,一切诗词歌赋都是诗,既包括词,也包括辞(楚辞)、诗经、古风、民歌等。
狭义的诗,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专指古诗和近体诗。
人们常说的“诗词”,其中的诗、词是并列关系,诗指近体诗,词指由曲子词发展而来的一种体裁。它们互不包含。
诗词曲的区别与联系
诗: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歌。
词: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语言学里,词是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曲子由词牌名确定。赋:一种文章的文体,有三个特点:
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
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
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诗词曲的常识
1、句式不同:诗有固定句式,如绝句、律诗,词有词牌名,句式参差不齐,曲有曲牌名,基本上为长短句。
诗的创作一般要求押韵和对仗,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词则需要根据词牌名的要求,有高度音乐性,展现韵律美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曲则通俗活泼,更显得自由。
2、流行时代不同:诗流行于唐代,词流行于宋代,曲流行于元代
3、历史不同:诗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词是由诗衍化而来的,兴起于唐代中叶;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映射政治专权,社会黑暗,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
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唐诗的代表人物:李白、杜甫等。
词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宋词代表人物:陆游、李清照等。
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元曲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等。
诗词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大类,是我中华民族所独有的诗体,她是以“韵”、“声”、“调”三位一体为基本特征的诗体。古人根据不同的内容表达需要,创造了诗、词、曲这三类诗歌体式,并在各自体式中拥有不同的样式种类,可谓源同流分,各臻其妙。
三者之间不同的特色体现在题材、意境、风格、手法、形式等诸方面。
诗词曲有何区别与联系
诗词与诗歌是不同的诗文化概念。 诗歌是历朝历代直到现在所有可以称得上诗的优秀文艺作品的总称,包括古典风格诗、现代诗以及所有民歌。当然,近年鸹噪的那些废话口水话伪体诗不包括在内,因为它们根本就不是诗。 诗词则特有所指。这里,诗只包括产生于南朝,发展、蓬勃于盛唐,成熟于两宋的格律诗。唐代人称近体诗,新文化运动时称旧体诗。包括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以及长律或排律。
词,则是产生于初唐,兴起于中晚唐,光大于两宋,脱胎于唐教坊曲,有词牌、有格律,俗称长短句的文学艺术形式。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